国防是外交最坚实的后盾,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如今国际形势一日三变,各国各地冲突日益增加,仿佛三战一触即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导弹作为战略打击的一大利器,其各国储备量也被视为评判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准。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的导弹库存可能已经超过15万枚,甚至还在接连不断的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现在中国的导弹有多少枚,中美之间军事差距又是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 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请理智阅读 仅供参考

导弹对比

美国作为导弹技术的领跑者,其导弹储备量高达15万枚之多。这个数字不但远超一些小国家的常规武器总量,而且种类也是纷繁复杂,包括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导弹、巡航导弹等诸多型号,配套设施也相当完善。

美国导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洲际导弹最大射程可跨越半个地球进行打击,精度极高能实现精确制导,具备覆盖全球远程打击的强大能力。

凭借着这支强大的导弹力量,美国不仅对其他国家形成强大的战略威慑,而且在实战中也屡建奇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了“战斧”巡航导弹,这款导弹命中精度高、破坏力强、射程远,对伊拉克的指挥控制系统等重要军事设施进行了精准打击。

2018年,美国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发射数十枚巡航导弹,成功袭击叙利亚多处重要军事目标。可以说,美国导弹在世界多个战役中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比之下,中国导弹的储备量约为1万余枚,虽然数量远不及美国,但已拥有多种先进型号,发展势头强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时,我国从苏联引进了导弹技术,自行研制了东风1号、东风2号等第一代导弹,但它们射程有限、只能作为常规武器使用。不过,这为后来固体燃料导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到了,1980年代至2000年代,我国开始转向固体燃料导弹,不仅克服了液体燃料的缺陷,也大幅提高了导弹的机动性和反应速度。

东风导弹系列在这一阶段持续升级,包括东风3号、5号中程导弹,东风4号两栖攻击导弹,东风11号、15号战术导弹等,我们掌握了固体燃料导弹的关键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0年代至今我国导弹则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东风31A洲际导弹、东风26常规导弹等新型远程导弹相继亮相,其中东风41洲际导弹,被认为是世界最先进洲际导弹之一,而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则机动性更强。

凭借这些技术突破,我国导弹的整体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突防、反导能力也日益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与美国导弹实力仍有一定差距,但近年来中国导弹的发展潜力正在不断释放。

相信未来我国在导弹领域定将取得更大突破,继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战略支撑。

除了导弹,海陆空三军的实力,也在战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军实力对比

在海军领域,美国海军虽拥有大量舰艇,但存在舰龄老化、财政吃紧等问题,军舰数量增长乏力,曾不得不寻求他国合作维修保养,费用沉重。

相比之下,中国海军正通过自主研发大力现代化,新型舰艇如万吨级055驱逐舰、054A护卫舰等数量和质量快速提升,造船能力日益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陆军领域,美军拥有先进坦克、火炮等陆军装备,炮兵远程打击能力强大,并有大量可携带武器的战机支援。

但中国陆军在无人机系统、信息化作战等新兴领域占优,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中力量方面,中国正大量推广新型战机歼-20,性能可与美制F-35A、F-22相媲美。在重型战斗机数量上,中国的歼-16、歼-11B等远超美军,新型号后期维护成本更低。

但美军那些F-22、F-35隐形战机在隐形和综合作战能力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美军部分零部件对外依赖严重,这些战机已进入中后期服役阶段,未来维护代价将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武器装备,军人数量和素质、武器研发生产能力、军费开支水平、军事理念和作战体系等,都将影响到中美军事力量的对比。

总的来看,当前美国装备先进性虽然总体领先,但中国在自主能力和持久作战潜力上表现不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军事较量错综复杂、方方面面,双方在不同领域都存在差异和特点。事实上,中国正在加快步伐追赶,虽与美国整体实力仍有一定差距,但未来双方军事实力谁强谁弱还说不准。

那么,综合来看美国略强一些,但他为何不敢对我国开战,只是挑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不敢开战的原因

美国在全球拥有大量军事基地,其霸权行径和对待他国的态度极其蛮横,美国对别国内战动辄插手,对他国内政横加干涉,却对其他国家的自主选择和国家利益视而不见,动辄使用武力威胁。

然而,美国对其他国家战争毫无顾忌,却对中国却忧心忡忡。其真正原因是,美国对中国日益壮大的反制能力心有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令人咋舌。仅在近十年,中国海军的装备就实现了加速换代,新型舰机加快布局,效率之高令西方国家叹为观止,也让他们无法预测中国海军实力的天花板在哪里。

更让美国忧心忡忡的是,中国在导弹领域的快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型导弹的威力和射程持续增强,精确打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敌方拦截的难度加大。

其中中国的东风-41洲际导弹,能够精确打击美国本土目标,彻底打破了美国长期以来“本土绝对安全”的错觉和认知。面对这一新形势,美国被迫加大投入防御国土的经费和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航母战斗群是美军的主要打击力量。但如今,航母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因为中国的反舰导弹能对其构成巨大杀伤威胁,使得航母在未来战争中将无处藏身。

为此,美军被迫加强航母编队的防护,行动将受到更大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导弹更彻底冲击了美军长期以来依赖远程投射力量的传统军事部署方式。

面对中国的精确打击能力的增强,美军需要重新考虑未来如何部署、如何行动。

同时,如一旦爆发实战,美军将直面前所未有的毁伤风险。过去美军在打击别国时,往往能做到降低自身伤亡、控制作战成本。

但如与中国开战,美军将面临被精准导弹打击的严峻局面,伤亡恐将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应对中国的导弹威胁,美国除了加大探测和预警能力外,还将不得不大规模采购新型拦截系统,加强军舰防护,这无疑将带来巨额军费开支。

最让美国忌惮的,是中国军人意志品质中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铁血般的战斗意志,源于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源于革命传统的影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人就曾用英勇的战斗精神和坚韧的毅力,在恶劣环境下与美军周旋,用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震慑了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深刻印记,至今仍令美军心有余悸。在美军军校中,教官们一直在研究当年作战事例,希望吸取教训提高现代化作战能力,但始终无法抹去对中国军人顽强意志品质的敬畏。

今天,在常态化的严酷训练和现代条件下,中国军人的意志品质仍在持续体现,官兵们对军人使命的认同感和为维护国家利益冒生命危险的决心,正是精神力量对现代战争胜算的重要保障。

而这种精神动力,也正是令美国对付中国军队时,心存忌惮和疲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