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军事专家Hurin注意到,中国2000吨级隐身舰在短暂休整之后,已再度开始海试。第二次海试时的全隐身护卫舰,将涂装方案从原本的灰色,修改为了灰白二色的撞色设计。

更为重磅的是,隐身新护的烟囱设计既不是此前预料的水线排烟,也不是中规中矩的平烟囱,而是烟囱桅杆二合一的烟囱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以来,解放军对烟囱桅设计并不感兴趣,新平台是中国第一款主桅应用烟囱桅设计的水面舰艇,如此不走寻常路的设计,真的是让人大呼意外。

疯狂尝鲜的解放军,新平台主桅为烟囱桅设计,此前从未这样做过

在舰载雷达系统诞生之初,舰载雷达安装位置与光学测距仪接近。但雷达的安装高度越高所受干扰越少,探测精度也就越高。因此如何将雷达安装在更高的位置上,就成为了所有国家都需要回答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早期型雷达的重量动辄几吨甚至几十吨。传统的单柱桅笼式桅设计,是用来搭载瞭望员的,无法满足设置雷达系统所需。因此各国在设置更加坚固的桅杆以搭载舰载雷达系统的同时,也瞄上了高耸的上层建筑与烟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亚当斯级护卫舰

高耸且屹立于舰艇正中央的桅杆,拥有几乎没有任何遮挡的视野,但足够高耸的桅杆,底座面积一定小不了,会占据大量的舰体空间。而设置在烟囱与上层建筑顶端的桅杆,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雷达安装高度相同时,结构重量更少,并且还能腾出宝贵的舰面空间以设置其他舰载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诺克斯级导弹护卫舰

布置于上层建筑顶端的雷达,前方没有任何的遮挡,仅正后方存在一定的盲区。布置在烟囱位置的雷达优缺点与布置在上层建筑顶端的雷达相反。两处雷达安装位置,正好能满足两套雷达安装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上层建筑与烟囱之间往往有着不算小的距离,能够降低电磁兼容难度。省钱、省空间、降低设计难度的,上层建筑顶端的主桅与烟囱附近的后桅逐渐成为了世界主流的几种雷达布置方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大利贝尔加米尼级护卫舰

但是中国和意大利不同,解放军对烟囱桅设计不怎么感冒。仅会在辅机烟囱上应用烟囱桅设计,主机烟囱附近的空间宁愿空着也不会用来安装雷达。(054的桅杆设计也算得上广义的烟囱桅,只不过融合度远低于意大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2的后桅为烟囱桅设计

遭遇舰面空间有限,难以同时设置体型较大的雷达以及反舰导弹的问题时。中国宁愿将排烟方式调整为水线排烟设计,也不愿意应用烟囱桅设计。由此可见,解放军对烟囱桅设计是多么的不感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脱胎于F-22P的C-28A

正因如此,2000吨级新护平台下水之时,几乎所有作者都一边倒地认为,新护像C-28A护卫舰一样,是一款采用水线排烟设计的水面舰艇。盘子还结合22160论证了半天,论证过程严密且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新护卫舰首轮海试结束之时,新平台的上层建筑被熏得乌漆麻黑的。看到这一幕,盘子都感到怀疑人生了。这不应该啊,这咋还采用了常规烟囱设计呢,盘子结合075以及055的烟囱设计,提出新护卫舰平台可能采用了平烟囱设计的猜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新护平台的试验性非同一般的浓厚,竟然应用了解放军从未尝试过的主桅烟囱桅设计,烟囱位于八边形集成桅杆在舰桥后方延伸处。只能说盘子还是格局小了。虽说雷达被柴油机熏不是什么大问题吧,客解放军没这么做过,猜都不敢这么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海军吕特晏斯级驱逐舰

不得不感慨一句,在富起来之后,中国海军的探索欲真的是非同一般的浓厚。尝鲜舰是一艘接着一艘。双体“航母”都造了三艘了,搞一艘烟囱桅的护卫舰似乎也算不算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从未有过的新护平台斜后方视角,除了透露烟囱的具体位置之外,也曝光了新护的上层建筑后部设计。但新护平台第二次海试时已经调整了上层建筑的涂装,将武器平台之后,除后进气道前方一小块区域外的部分涂成了浅白色,根本看不清有没有机库。新护有没有机库有待进一步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盘子就猜到了新护会调整涂装方式,会讲烟囱附近的涂装调整为黑色。但烟囱附近确实涂黑了,可上层建筑整体涂白是什么操作啊?白色涂装那真的是一点都不耐脏,观察相关图片就能发现,新护平台的第二次海试还没走多久呢,桅杆附近就又被熏黑了,这涂装怕不是过段时间还得继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