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消息: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报道称,米歇尔·奥巴马有很多身份:职业女性、第一位非裔第一夫人、时尚偶像。关于她可能参选美国总统的传言已经流传了好几个月。人们猜测,现任总统拜登会在今年8月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以一种隆重的姿态,宣布放弃参选并提议由米歇尔接任他的位置。去年,甚至在拜登政府内部也有传言说,民主党人在问卷调查中测试了米歇尔的机会。

这是因为2024年美国大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不过对于今年的美国选举而言,局势和往年几届有所不同。现如今的美国可谓是面临着美国自建国以来,最复杂,最棘手的情况。国际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还在继续。而美国国内关于声援巴勒斯坦的抗议还在持续爆发当中,这些抗议对于当前的拜登政府而言不仅压力山大,而且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今年的选票。

而且还有一部分就是老拜登的年龄困扰,毕竟美国人质疑81岁的他能否胜任4年的总统工作。而刚刚60岁的米歇尔似乎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在此之前,有报道说,奥巴马一边助力拜登大选,一边暗示拜登不要再参选。这似乎就是为米歇尔登台做准备。虽然,奥巴马夫妇极力否认,但这个消息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关于她可能参选美国总统的传言已经流传了好几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有消息认为拜登可能考虑在今年夏天退出总统竞选,转而支持米歇尔·奥巴马参选。报道称米歇尔已被民主党高层秘密添加进“潜在候选人”名单中,目前正通过民调评估其可行性和在选战中的“生存能力”。报道对此评述称,“出现一名女总统的想法会激励许多美国人”。所以在美国博彩业中,从来没有宣布过参与竞选的米歇尔·奥巴马居然仍被视为今年11月美国大选中最有希望的候选人之一。

而米歇尔的出现,也意味着中间选民不必从拜登、特朗普当中二选一。所以就美国目前的政治生态来看,米歇尔不仅能巩固民主党的铁票仓,还能吸引不少中间选民,赢面真的不小。如果米歇尔真的当选,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也是第一位黑人女性总统,而且她和前总统奥巴马将成为第一对“总统夫妻档”;对于这个局面,不管是希拉里还是现任副总统哈里斯,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不过后来米歇尔专门辟谣,表示她完全支持拜登和哈里斯。然而,即便辟谣了,美国坊间的传闻却没有减少,很多人依然幻想着拜登能够主动把自己的位置让给米歇尔。美国民间的这种情绪,对拜登来说,可谓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民众的想法不会让拜登真的让位米歇尔,但他们的意见表明,在很多美国人眼中,没有从政经历的米歇尔比拜登这个从政超过半个世纪的政客要强。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的麻烦比拜登还大。首先是他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对外政策严重地违背了美国传统路线。特朗普亲俄,鼓吹孤立主义,对盟友们态度冷淡,这些都是共和党极端保守派的观点,特朗普把这些东西作为自己的主要政策,这就与美国的根本利益发生冲突了。因为他这么做等于要放弃欧洲,放弃欧洲则等于要了美国的命。所以,美国国内也好,欧洲各国也好,传统的政客们都对此顾虑重重,大家普遍都不希望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大消息:南都记者从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获悉,乌克兰官方宣布将乌国家战时状态延长至2024年8月11日。使馆表示,考虑到乌当前安全形势仍然存在高风险,请中国公民暂勿来乌,请自愿在乌境内停留的中国公民务必提高警惕,坚持做好安全防范及必要时撤离准备。对此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多次发布安全提醒,请在乌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并要求自愿在乌境内停留的中国公民坚持做好防空避险和应急物资储备。

而现在决定冲突成败的因素在于人心,腐败透顶的乌克兰历届政府疏忽了对民众的爱国教育,让他们在冲突爆发后,感到十分反感,对于当局的征兵令,表现得十分的抵触!如今,乌克兰境内已无绝对安全的地方,此前俄军就声称,西方雇佣军已经进入乌克兰,他们在某个地点集结,出于对敌打击的需要,俄方不得不发起提前攻势!所以说,乌克兰局势不容乐观!

第三大消息:据北京日报综合美国“政治新闻网”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五角大楼正式下令从尼日尔全面撤军。不过,有美国官员称,美方仍在试图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留下一小部分士兵。在尼日尔过渡政府今年3月宣布正式废除该国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协议后,美方在4月份称将开始讨论“有序和负责任的撤军”计划,但报道称美官员仍在与尼方就撤军条款,以及是否有可能留下部分士兵进行谈判。

对此,尼日尔过渡政府总理拉明·泽内在采访中说,让尼日尔过渡政府领导人感到困惑的是,美国一方面冻结了对尼日尔的军事支持,另一方面又坚持要求让美军士兵留在尼日尔。他说,让人感到特别不满的是美国务院主管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莫莉•菲的“威胁”言论。她曾说,如果尼日尔希望继续与美国维持军事合作关系,就不要以令华盛顿反感的方式与伊朗和俄罗斯接触。如果尼日尔寻求签署向伊朗出口铀矿的协议,就会受到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面对西方国家,哪怕是面对美国,尼日尔都表现得极为强硬。在与俄罗斯合作的背景下,尼日尔颇有“有恃无恐”的味道,尼日尔现在对美军并无需求,既不怎么指望美国的支持,也在经历政变后不惧怕美国的制裁。当然,无论尼日尔美军究竟是部分撤出还是全部撤出,对拜登而言都不是好事。拜登就任总统不久,美国就迎来“美军狼狈撤出阿富汗”的窘境,而今,美军又被尼日尔驱逐,美国颜面进一步被损害,美国民众难免要因此归咎拜登。

这也能看出美式霸权越来越不得人心。一旦认定哪个国家的作为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然而,美国的意愿无法强加于人,越来越多国家不愿配合美国;美国的威慑力正在持续下滑。曾经,就算美国的制裁动作得不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但美国的制裁威胁仍颇有威慑力,一些国家可能慑于自己也会被美国制裁而不敢和美国对着干。而今,无论是对待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还是非洲国家尼日尔,美国的制裁大棒似乎都吓不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