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点,或拉动万亿规模市场
AI PC渗透率或从约2%提高到2028年的85%左右
机构称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渐行渐近,2025年或将步入量产元年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全固态电池取得新突破,行业发展有望提速
1000万补贴!成都强势发力氢能商用车产业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目前行业困境,鼓励行业兼并重组

【主题详情】

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点,或拉动万亿规模市场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5月22日在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上发布《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该标准于2023年底正式启动编制,是我国首部针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技术规范。

低空经济主要分为“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四个板块。其中,低空基础设施包括地面保障基础设施和低空新型基础设施,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辐射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点。招商证券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受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本身具备乘数效应,因此低空基础设施板块将优先受益。由低空空域管理与开发利用带动,拉动的以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等低空基础设施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投资空间过万亿元。

上市公司中,华设集团自2015年建立了航空专业队伍,业务涵盖航空、低空的规划设计、平台系统、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商业开发等全链条,先后承担了百余项低空相关业务。设研院低空经济方面,公司参与或完成的相关项目类型有:三维高精地图制作,通用机场建设工程咨询、设计,高架直升机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停机坪工程扩建设计,普通公路“车路空天”一体化感知系统实施方案编制,普通公路智能感知系统工程设计等。地铁设计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等高等级、多专业的业务资质,拥有较为全面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掌握多项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公司参与了相关机场枢纽与轨道交通的预留与衔接工程,拥有丰富设计经验。

AI PC渗透率或从约2%提高到2028年的85%左右

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预计AI PC在笔记本电脑中的渗透率将从今年的约2%提高到2028年的85%左右,而其销量增长也有望推动平均销售价格的提升,从而使供应链受益。

AI PC使用场景与AI大模型目前覆盖的应用场景高度重合,被称为“大模型的最佳载体”。此前,AI PC的风潮席卷CES展会,众多结合大模型的PC新品亮相,阵容强大。从芯片、系统到终端,整个PC产业链均被生成式AI深度卷入,这昭示着AI PC元年的序幕被徐徐拉开。华泰证券表示,随着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厂商陆续发布AI PC芯片新品,AI PC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上市公司中,格林精密是专业的精密结构件制造商,可为AI PC等终端产品提供精密结构件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和“一站式”的制造交付服务。春秋电子控股子公司南昌春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为在笔记本电脑结构件领域存在业务关系。公司表示,会与客户积极配合,在AIPC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加大投入,目前专用于AIPC的新型材料也正在试验之中。华勤技术通过“2+N+3”的产品线布局打造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个人数字终端硬件生态和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办公场景下的数字生产力硬件生态,以双硬件生态为基础,努力拓展数据中心业务、汽车电子业务和软件业务的三个新赛道。

机构称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渐行渐近,2025年或将步入量产元年

2024年特斯拉股东大会将于6月13日举办,宣传视频中展示多个Optimus片段。视频中,Optimus已可实现电池流水线搬运、分拣,工业场景操作熟练;背景中多台Optimus分别进行物品摆放、衣物折叠、流畅行走等动作。

中航证券预计,随着特斯拉Optimus落地,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步入量产元年,其商用场景有望经历“特斯拉引领在特定领域工厂应用–制造业开始全面渗透铺开–成熟后走进千家万户”三个阶段,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有望达到约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上市公司中,北特科技主营汽车底盘零部件。山西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公司在客户需求下推进人形机器人用丝杠产品样件研发工作,迎来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机遇。公司4月16日公告设立机器人部件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100%控股,意在切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实现公司业务突破和升级。丰立智能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发展对公司业务上会有一定增量。公司主要的产品包括小模数齿轮、精密减速器及零部件,新能源传动以及气动工具等产品。斯菱股份机器人零部件产品计划覆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目前谐波减速器已在量产前期筹备阶段。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据媒体报道,近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国投证券认为,量子科技产业是21世纪以来的新兴科技研发方向,具备跨越式创新的发展潜力,值得重点投入和关注。此前3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遴选确定首批新质生产力的启航企业名单,重点布局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量子科技再次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前沿科技方向,产业未来有望迎来更多政策端的支持,从而实现更快发展。

公司方面,光迅科技子公司国迅量子芯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在QKD通信与量子测量等领域,公司产品研发主要是瞄准下一代量子信息系统设备所需的集成化、高性能光电子芯片与器件。国盾量子23年量子精密测量业务实现营收1772.2万元,同比增长467.3%。公司单光子探测、光学传感等量子精密测量组件产品实现了销售,冷原子重力仪、非视域成像等量子精密测量新品已完成产品定型,飞秒激光频率梳产品完成了1例交付。未来,公司有望成为量子计算、通信、精密测量及解决方案三位一体的全面的量子领域龙头企业。

全固态电池取得新突破,行业发展有望提速

据媒体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一研究团队利用熔融黏结技术,干法制备出具有出色柔韧性的超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离子电导率以及应力耗散特性可有效抑制电池内部应力不均导致的机械失效。运用该方法制备出的一体化全固态电池具有优异的界面稳定性、长循环性能。研究成果以“熔融粘结干法制备具有超薄电解质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为题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华鑫证券研报指出,固态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或将成锂电池终局技术选择。国内车企、电池厂共同推动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先行,固态电池行业发展有望提速。

公司方面,国轩高科发布的全固态“金石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相较主流三元电池提升超40%,采用硫化物电解质路线,通过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实现了材料端的突破。紫建电子已取得一种满足高倍率充放电的固态电池专利,该技术引入固态电介质层,能够满足高倍率充放电,能量密度高,方便生产制造。

1000万补贴!成都强势发力氢能商用车产业

近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9部门关于印发《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行动方案》提出,成都将加快形成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主的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显示度和竞争力,抢占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新赛道。

根据《行动方案》相关部署,到2026年力争全市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累计推广应用不少于3000辆,力争建成各类加氢站20座。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会进一步扩大,交通领域应用氢燃料电池将从新能源汽车拓展至飞机、船舶等,并且工业、发电和储能等领域也会进行全方位推广。

上市公司中,蜀道装备已具备制氢、氢液化、氢储运及加注等氢能源装备的设计、制造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并正探索研究氢燃料电池等技术和产品应用。科华控股持有江苏科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氢能材料目前已具备产业化的是复合双极板,可用于液流储能及氢燃料电池电堆。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目前行业困境,鼓励行业兼并重组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

光伏产业链上周持续降价,各环节领先企业或进入亏现金成本阶段,行业出清加速。华安证券研报指出,当下位置不应悲观,静待产业链价格止跌带来的板块反弹机会,预计价格止跌或在二季度。建议从①全年盈利质量最高②估值最低③前期下杀最明显④供给端有限制角度出发,排序为跟踪支架、光伏玻璃、硅片。

上市公司中,中信博主营业务为光伏跟踪支架、固定支架及BIPV的研发,自研的回转减速机已在跟踪支架系统上应用。意华股份现有光伏支架业务主要为为国外跟踪支架厂商代工,主要客户包含NEXTracker、GSC、FT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