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斯大林格勒的战役,将会是希特勒灭亡的起点。”

1942年10月1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尚未结束,毛主席就做出了这样的断言。

而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主席的预见性。自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军开始步步败退,最终走向覆亡。

谁能想到,在1942年夏天,德军刚刚发起攻势的时候,斯大林格勒其实并不在德国的进攻目标名单上。

这场阴差阳错开始的战役,是如何一步步消磨了德国法西斯最后的力量,成为德国法西斯毁灭的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军发起“蓝色行动”

在法国以超出希特勒想象的速度对纳粹德国投降之后,希特勒却开始为下一个目标的选择而感到为难。

现在的欧洲只剩下了英国和苏联2个对手,但是无论选哪个似乎都很有问题。

英国与欧洲大陆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德国的海军实力却不怎么样,很难为登陆作战提供足够的支持。

可是要选苏联,万一英国从海峡那边打回来,德国就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

一开始,希特勒希望能够劝降英国,以此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但是英国却不买账,怎么都不肯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一次次拒绝的希特勒,一怒之下决定给英国一点颜色瞧瞧,制定了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

在希特勒看来,海军短板一时半会儿补不上,就用空军顶嘛。如果空军摧毁了滩头阵地,并为登陆部队提供足够的掩护,那也是一样的。

然而,在英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之下,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失利,显然无法达成目标。

时间长了,希特勒也清醒了,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德国资源也扛不住,于是大手一挥,表示英国这边先不管了,我们先去打苏联。

于是,在1941年6月22日,德军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冲入苏联境内。

起初,战争的进展还算顺利,但是苏联纵深更深,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之下,德军到底没能如愿在冬季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在寒冬的帮助下,苏联不但守住了莫斯科,甚至还对德军发起了反攻,将德军往回赶了200多公里。

希特勒为此大感不满,然而他也知道前线的德军确实面临严酷的困境,只能接受现实,并早早开始酝酿夏季到来后的攻势。

这一次,希特勒不打算去和莫斯科的苏军硬碰硬了,他打算集中力量去打南线。

如果能够夺取高加索油田等苏联的重要资源区,苏德实力对比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征服苏联指日可待!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希特勒与德国最高统帅部制定了1942年德军行动计划,代号为“蓝色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高加索地区位于里海和黑海之间,距离此时的苏德前线还有段距离,“蓝色行动”不得不分为4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占领沃罗涅日;第二阶段,歼灭顿河以西苏军的有生力量;第三阶段,推进到斯大林格勒,最少封锁伏尔加河;第四阶段,直取高加索。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下达第41号作战命令,确定这份“蓝色行动”为本年度的德军进攻目标。

随后,在5月8日,随着德军在克里米亚的进攻,德国1942年的夏季攻势正式拉开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格勒成目标

根据“蓝色行动”最初的计划来看,斯大林格勒虽然被提了一嘴,但是其实这里并不是德军进攻的重点。

德军把这座城市纳入攻击范围,主要是因为其交通枢纽的地位,不希望苏联通过这座城市背后的伏尔加河交通线源源不断地支援高加索,也防着苏军从这里出击,截断德军后路。

对于斯大林格勒本身,德军其实是抱着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算了的态度的。

毕竟,这座城市背靠伏尔加河,这意味着德军无法实现包围,断其补给支援,打起来肯定十分困难,德军人力本就不占优势,和苏联人死磕不值得。

结果,到了真打起来的时候,希特勒发现,苏军好像没有预想当中的那么强大嘛,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任务完成得比计划当中要快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希特勒就飘了。他觉得苏联军队不过如此,我们德军如此强大,完全可以在打高加索的同时,顺便也把斯大林格勒这个有苏联领袖光环加持的苏联重要工业城市、交通枢纽也一起给拿下了。

许多德国高级将领都对希特勒的这个想法抱有怀疑,然而所有敢于对希特勒表达质疑的人都被希特勒训斥甚至撤职。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没人再对希特勒说什么了,德军就这样一边继续向高加索推进,一边对斯大林格勒也发起了进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德军的推进却不再像之前那样顺利了。

原来,刚开始,由于苏军在夏季接连受挫,士气低落,遇到战事不利总是轻易选择撤退,而在战场上,局部的突然撤退很容易就会引发一场大溃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在7月28日,斯大林下达了第227号命令。

在这份命令中,斯大林向苏军将士们指出,每一次撤退都是在削弱自己而增强敌人,告知将士们已经到了不能继续退却的时候了,要求他们没有元首的命令不许撤退,违者枪决。

同时,军中的政工人员也在积极做工作,那些被占领区的苏联人民的悲惨遭遇在苏军当中迅速流传开来。

一步不许后退的命令阻止了苏军将士的溃逃,又被亲友的罹难激起了对德国人的仇恨,苏军的抵抗顿时变得英勇起来,成功拖住了德军进犯斯大林格勒的脚步。

然而,希特勒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两者兼得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好高加索那边进展还算顺利,那一路德军已经拿下了最近的迈科普油田,并进一步拿下了厄尔布鲁斯山,距离格罗兹尼油田只有80公里,离巴库也只有180公里了。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从高加索调兵去斯大林格勒啊!

在继续向斯大林格勒投入了海量兵力之后,斯大林格勒的战线终于能够继续推进,但是在大量兵力被调走了之后,高加索这边却打不动了。

甚至,即便如此,斯大林格勒的战事依旧相当不顺利,别说是占领斯大林格勒了,就连“蓝色方案”的最初目标——阻断伏尔加河交通,德军都还没能完成。

既然如此,希特勒干脆就把斯大林格勒作为了今年的主要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德军能够拿下斯大林格勒,就能够切断苏联中央地区和南方经济区的大部分联系,极大地削弱苏军的战争能力,同时为未来德军进攻高加索解除侧翼威胁。

希特勒觉得,要是能够在冬季到来之前拿下斯大林格勒,也算是没有白打一年。

就这样,原本并不是进攻重点的斯大林格勒,阴差阳错之下,居然成为了1942年苏德两军的决战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在德军的兵力一次次加强之后,苏军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8月23日,德军终于前出至伏尔加河,并在斯大林格勒北郊对生产了苏联近一半坦克的拖拉机场发起了猛烈进攻。

与此同时,德国空军出动2000多架次的轰炸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了疯狂地轰炸,将这座历史名城炸成了一片废墟。

然而,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民展现出了超出德军想象的英勇顽强,工人、学生们纷纷拿起武器投入战斗,和战士们一起,将德军阻挡在斯大林格勒城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苏联也在从其他方向抽调力量援助斯大林格勒,9月5日,苏军3个集团军对德军侧翼发起了猛攻,极大地迟滞了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脚步。

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指挥官保卢斯意识到了情况的危险,然而气急败坏的希特勒已经失去了理智。

希特勒坚持认为苏联人已经是强弩之末,要求保卢斯尽快占领斯大林格勒地区和伏尔加河两岸。

面对保卢斯的担忧,他仅有的妥协不过是继续从高加索等地区抽调了10个师,并抽调了大量仆从军交给保卢斯。

元首有令,保卢斯只能遵从,好在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得到增援之后,9月中旬,德军终于冲进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这是噩梦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军民并没有因为德军冲进城市而放弃抵抗,而是依托着城市的建筑和废墟,和德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

每一条街巷、每一栋建筑甚至是每一堆废墟,都会经历反复地争夺,例如第一火车站,在一周之内13次易手,才终于被德军彻底拿下。

在平原上无往而不利的德国装甲部队,在城市巷战当中的表现却相当无力,他们对于藏在建筑中的敌人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却极易遭到来自上方的反坦克枪和手榴弹的袭击。

不过,在不惜伤亡、不计后果的进攻之下,德军的进攻还是取得了进展,一度占领了斯大林格勒超过80%的区域。

胜利似乎近在眼前,10月25日,保卢斯向总部报告,自己应该能够在11月10日前拿下斯大林格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越靠近伏尔加河,德军的推进就越艰难。这里的苏军有来自河对岸的炮火支援,并且,每次德军取得什么突破,就会有新的苏联部队渡过伏尔加河,投入斯大林格勒战场。

德军到底没能突破伏尔加河河岸附近的苏军最后阵地,有几次,他们几乎就要取得胜利,却又被赶来增援的苏军部队及时地顶了回去。

与此同时,德军士兵的士气也在这残酷的战斗中一点点被消磨殆尽。

苏军的顽强抵抗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在和钢铁铸就的怪物战斗,眼看着胜利似乎近在眼前却似乎永远无法得到的沮丧和久战的疲惫困扰着他们,而冬季的到来也令不少德军老兵想到了去年在莫斯科的恐惧。

很快,这些老兵的不详预感成为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王星行动

从9月开始,苏联就开始从侧翼进攻德军。

起初,这种行动是想要帮助斯大林格勒摆脱困境。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德军主力被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巷战当中,侧翼被交给了战斗力堪忧的仆从军防守,苏联方面产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打穿侧翼,将德军主力围而歼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了2个多月的讨论,苏联终于敲定了反攻的最终方案,代号“天王星计划”。

根据这一计划,苏军将从斯大林格勒的西北和南部两线出击,在最终在卡拉奇会师,包围并消灭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及周边的德军。

11月19日早上7时30分,位于斯大林格勒西北的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率先对罗马尼亚仆从军防线发起了猛攻。

仅仅用了半天时间,罗马尼亚负责的防线便被苏军突破,尽管保卢斯派出了德军的坦克48军和坦克14军前往支援,也没能稳住局面。

第二天上午10时,南面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对面前的罗马尼亚军队发起了进攻,仅仅75分钟便从3处突破敌军阵地,随后实现了对敌人的分割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平民出身、一步步爬上德军高层的军官,虽然有希特勒着意提拔的缘故,但是保卢斯本人也还是有点水平的。

在听到了苏军从南面也发起进攻的消息之后,保卢斯立刻意识到了苏军的意图,当即背后一凉,连忙询问之前被派去堵缺口的48军和14军战况如何?

在被参谋告知48军和14军没能堵住缺口,苏军还在继续推进之后,保卢斯当即决定要趁苏军的包围圈还没合拢赶紧跑路。

在保卢斯的命令下,德军司令部烧毁了多余的文件资料,随后分5路向下奇尔斯卡亚撤退。

然而,保卢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没什么用,他头上还压着希特勒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特勒听闻前线的汇报之后,也意识到了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面临的困境,然而,这一年,德军在这里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就这么撤了他实在不甘心。

于是,在获得了戈林“空军能够通过空投,保障斯大林格勒德军的补给不出问题”的保证后,希特勒决定赌一把,赌增援德军能够从外面打穿苏军包围,将战线恢复成之前的样子。

10月22日,就在苏联的包围圈即将成型之际,已经撤离到下奇尔斯卡亚的保卢斯收到了元首的电报,希特勒要求保卢斯回到斯大林格勒,建立环形防御,固守待援。

无奈,保卢斯只能放弃了趁苏军立足未稳突围的绝佳机会,带着已经冲到包围边缘的德军老老实实地回到了正在合拢的苏军包围圈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苏联方面来说,“天王星行动”则是出乎意料地顺利,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

不止仆从国部队战斗力不佳,沿线的德军也对苏军的行动毫无准备。

在22日凌晨,苏军先头部队到达卡拉奇的时候,德军根本没有检查就予以放行,被保卢斯叮嘱:“为防苏军会师,必要时要炸毁”的顿河大桥,就这么落入了苏军之手。

22日晚间,苏联南、北两翼顺利会师,“天王星行动”大获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败的“冬季风暴”

不过,虽然希特勒要求保卢斯回到包围圈里去,但他还是有认真安排援军的。

希特勒将曼施坦因元帅从列宁格勒调回,任命其为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主持率领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和2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去支援保卢斯的“冬季风暴”行动。

要说曼施坦因确实还是给力的,尽管原本被安排给顿河集团军群的部队有不少被原单位截留,如期报道的部队当中也有不少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但是曼施坦因还是在12月12日出发,并带着这样一支队伍沿着铁路线一路猛冲,几乎要打穿苏军的包围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兵力不足就是兵力不足,12月19日,在距离斯大林格勒只剩下40公里的时候,曼施坦因也打不动了,甚至连自己的侧翼都受到了苏军的威胁。

曼施坦因可不像希特勒那样抱着不切实际的妄想,他十分清楚,这一次,斯大林格勒德军如果不能突围,恐怕会被苏军吃掉。

于是,他给保卢斯发了个电报,让保卢斯赶紧组织突围和自己会合,一起跑路。

但是出乎曼施坦因预料的是,保卢斯拒绝了他立刻突围的要求,表示至少要再准备几天。

事实上,保卢斯会这么说,一方面是没等到希特勒的命令,不敢自作主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此时已经没能力突围了。

这就要说到戈林那个坑人的保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希特勒做出决策之前,戈林信誓旦旦地担保:“空军每天能空投500吨物资,被围德军供给绝对不会出问题。”

结果真正空投的时候,一天连100吨都没有,天气不好的时候还要停飞,总体来说空投的物资只够部队需求的十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保卢斯部队的后勤补给状况十分糟糕,所储备的燃油甚至不够把坦克开出40公里的。

别说保卢斯向来不敢违抗元首的命令,就算保卢斯下定决心不顾希特勒的坚守指令突围,他也得先攒几天物资再说。

但是曼施坦因也是孤军深入,等不起的。

眼看保卢斯一直没有动静,苏联又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后方两翼展开进攻并有所推进,曼施坦因不敢再继续等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月23日,曼施坦因告诉保卢斯,你不用突围了,随后自己后撤组织防御去了。

曼施坦因的这个决定,让自己的顿河集团军群免遭被围歼的厄运,也断送了斯大林格勒德军最后的希望。

1943年1月10日,苏军调集了5000多门大炮,对斯大林格勒的德军阵地发起了猛攻。

此时的德军已经走到了弹尽粮绝的边缘,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片面包,30颗子弹,重火力更是早已因为缺乏燃油、弹药而无法使用了。

尽管在元首坚守阵地的命令之下,德军依然在坚持抵抗,但是这种无力的抵抗显然没法扭转局面。

苏军在6天的时间里,将德军的阵地压缩了一半,德军伤亡惨重,指挥已经失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保卢斯十分清楚,他们已经不可能等到希特勒组织下一轮增援的时候了,继续抵抗已经毫无意义,于是他向希特勒发报,请求希特勒允许他向苏军投降。

然而,希特勒却要求德军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为了确保自己的命令能够得到执行,他还将保卢斯升为元帅——在德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元帅被俘虏。不仅如此,希特勒还给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空投了一批铁十字勋章。

不过这一次,一直听话的保卢斯却不打算从命了。在苏军打到指挥所门前之际,保卢斯命令手下向苏军举起了白旗,成为了二战当中第一个被俘虏的德国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格勒之役,德军损失150万兵力,这是他们入侵苏联时所动员的总兵力的四分之一,从此之后,德军丧失了在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

后续事情的发展,就如同毛主席在1942年的那篇社论当中所预料的那样,东线上的德军被迫收缩,西线上的英美也终于发起了登陆作战。

德占区,尤其是法国的人民也盟军登陆之后积极起义响应,法西斯德国从此开始一步步走向了灭亡的命运。

#深度好文计划#参考资料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全史 宿文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李久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