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阿里京东和唯品会等电商平台,陆续发布了今年1季度财报。受益于消费复苏的大趋势,1季度阿里和京东增速均达到了7%,而体量更小的唯品会,营收也有276亿元,各大电商稳健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平台在财报里,都很关注用户相关数据。比如阿里披露1季度88vip突破了3500万人。京东在财报里则强调,平台季度活跃用户数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加速增长,用户的购物频次也有提升。

同样,唯品会的用户基数和粘性也有稳健增长。1季度,唯品会SVIP活跃用户数增长11%,贡献线上消费约45%,高价值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唯品会还自研了“朝彻”大模型。

其实,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后,随着流量红利的干涸,电商的注意力也开始从拉新转向“留存”。就像天猫掌门人戴珊坦言,过去是“流量时代”,到了今天“流”将会变成“留存”的“留”。

对于天猫京东和唯品会来说,提升用户体验,让更多消费者“留”下来,无疑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在低价之外,各大平台还在“卷”服务,“卷”用户粘性。

就拿最近618大促来说,复杂繁琐的促销规则减少了,对消费者更加利好。像天猫直接取消了延续10来年的预售制度,京东618在服务层面有全面提升,包括免费上门退换、以旧换新和送装一体等贴心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品会更直接,不搞凑单满减,更不需要消费者做算术题,1件也能立减。唯品会618年中特卖节页面显示价格多少,到手就是多少。尤其是这家平台擅长的服饰商品,部分大牌将在60天最低价基础上再直降20%-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唯品会还不错的服务,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比如618期间快递繁忙,唯品会和顺丰却坚持送货上门,包括退货和换货,也能享受上门服务。比如买了衣服尺码不合适,顺丰小哥直接带着新尺码的上门,再取走不合适那件。

618是消费集中释放的窗口,也是电商行业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今年618不管天猫京东还是唯品会,都开始简化流程、注重用户体验,无疑折射出整个行业的风向变化。大家的思维打法,已经从“流量”变成了“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