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察者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普京在致辞期间出现了逗趣一幕:有感于自己讲话时间太长,没有及时停顿留出翻译时间,普京打趣着向中国观众表达了歉意,称自己在中国感到宾至如归,都忘了自己说的是外语。

“非常抱歉,我刚才讲了很长时间,没有给翻译留出足够的时间,我只是感到非常自在,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还以为大家都听得懂俄语。”普京这番话获得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普京来到中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在中国就像在家一样,这是情与爱,心与心的交融共呜,才会迸发而出,有感而发的,很显然,这种从心灵深处激荡而出的情感,是真诚和纯洁的,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在美西方国家的全方位打压制裁下,俄罗斯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可尽管这样,中国对俄罗斯一直保持着尊重,做到不离不弃,这点对普京总统来说,肯定感同身受,因此,心中情感也会通过这种方式自然流出,已在情理之中。

俄罗斯访华代表团中包括6名副总理,以及外事、军事、经济、金融、核能、航天等重要领域部门负责人,还有大批商界企业代表。俄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称,他本人将作为总统办公厅代表随行出访中国。普京率领“规模庞大的”代表团出访中国,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代表团的组成和规模,反映出俄罗斯希望在面临西方压力的情况下与中国深化经济和军事合作。报道特别提到了新任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称其拥有与中国打交道的经验。

普京为期2天的对华访问行程中,其行程安排可谓十分紧密,也从侧面说明普京对这次访华行程的重视程度。不过这些都是顺带议程,此次普京访华最重要的2大议题,还是中俄关系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热点问题。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美国联合欧盟对俄罗斯展开了多达上万项的经济制裁,可以说覆盖了俄罗斯的方方面面。导致俄罗斯既无法通过向欧美出口获取外汇,同时向美获取先进技术产品的能力也遭到封锁,俄罗斯国家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去北京的繁忙日程,普京还前往哈尔滨参加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和第四届中俄地方合作论坛的开幕式。这一举措显然是为了推动双边经济合作,并加强地方层面上的交往,从而使中俄关系的根基更加牢固。在哈尔滨,普京还计划访问当地的工业大学,并与师生亲切交流,这一行程巧妙地融入了加强教育和科技合作的意图,同时也显示了俄罗斯对中俄友好交流的重视。通常,一个国家领导人出访时,是否签署联合声明,取决于两国会谈的结果。

普京表示,当代俄中关系独立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局势之外。双边关系的多层次发展是自觉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基于两国广泛契合的根本利益、深入的互信、强大的民意支持和两国人民真挚的友谊。这与我国对于中俄关系的认识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说法更加明确。独立于意识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结盟、不对抗,这源自对中苏关系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从北京到哈尔滨,普京总统的这趟访华之旅,必然会有满满的收获。而中俄两国的关系,也随着普京总统的到来,变得更加紧密。另外,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前4个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4.7%,达到765.81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普京总统在接受专访时说,中俄经济合作有巨大潜力。

在国际外交方面,中俄在重大问题上是非常需要抱团取暖的。因为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不会选择单独对抗美国的打压,毕竟可不是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在对付中俄,而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外交全面联盟!若非中俄联手,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会因为美西方制裁及贸易封锁变得十分惨淡,而中国虽然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但经济发展也会受阻,而正是中俄联手才让美国无法做到逐个击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已从上到下,从制度层面,完成了国家的集体东转,普京做出了切实的行动。这次俄罗斯国防部的人事调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俄罗斯正在从历史上,“幻想地依赖于西方,参与西方式的全球分工”的模式中,向以俄罗斯自身利益为核心导向的,“俄罗斯模式下的主权经济”,进行全面转向。但正是普京新任期下,政策的底层逻辑。普京终于意识到了,俄罗斯到底在什么位置上,又应在什么位置上。俄罗斯这一改变,离不开中俄关系的发展。

此次访华中俄有望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双方可能会签署一系列新的合作协议。俄乌冲突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俄乌冲突如今是影响全球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俄军对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发起进攻,乌克兰现在处于被动局面。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看俄罗斯有没有要发起夏季大规模攻势的计划。此次访华,他可以借助中方的外交斡旋了解更多关于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和意见。

俄罗斯的向东看战略,并不是因为俄乌冲突爆发后遭到西方制裁才一时兴起,过去迟迟没有推进这一战略,其背后的原因,其实不只是俄罗斯对西方抱有幻想。对于俄罗斯来说,中俄存在的领土纠纷,一直都是一个心结。俄罗斯此前拉上印度同中俄共同开发远东,便是有意利用印度平衡中国在该区域的影响力。不过随着俄罗斯如今解开心结,与中方在过去的争议之地达成重要的战略合作,俄罗斯今后在远东地区,应该还会对中国敞开更多的合作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希望拥有一个和平长久发展的外部环境。所以哪怕西方对中国竭尽全力地打压,但中国依然对世界敞开大门,无论是签证还是其他方面的都是如此。只有共同合作,世界各国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这次中国之行可谓是丰收满满,普京不仅得到了中方最重要的支持,为中俄关系的深化奠定了基调,还与中方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

中俄在远东开发、经贸合作和地缘安全方面的合作趋势已经形成,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两大常任理事国,中俄的互动对国际局势也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