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俄乌战场逐渐磨光了乌克兰的有生力量之后,俄罗斯开始有了额外精力处理其他事情。6月中旬开始,普京开启了连续的访问流程,展开了对朝鲜、越南的访问。然而,在中国周边2个邻国积极开展洲际导弹和核设施的合作,却对中国的地缘环境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甚至可以说的上是有些“过界”。而如今,波兰开启对华访问,一待就是4天,就显得意义重大。

根据我国外交部的相关公告,在日前,受我国最高领导人邀请,波兰总统杜达宣布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一共4天。目前外界主要关注的,就是这4天时间。在国事访问这个外交环节,居然要花如此多的时间,恐怕中波要谈的事情会非常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观地说,这次波兰访华,对中国来说,其实主要是两件事情。一个叫“礼尚往来”,一个叫“斗而不破”。

我们先来说“礼尚往来”的事情。俄朝这一次碰面,给了中国很多“意外”。中朝关系有非常巨大的敏感性,甚至说半岛局势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引发中国国际战略的巨变。俄罗斯和朝鲜的合作,之前是炮弹交易,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涉及到了战略性武器,核领域合作,这就有点“过界”。尤其是签署那个一国遇袭,另一个要支援的条约,就更不用说了。而访问越南,同样是这个情况,这还牵扯到了南海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普京伸手“过界”,那中国也只能“礼尚往来”,和波兰谈一谈战略合作。尤其这里面牵扯的很多,比如俄乌冲突,比如北约东扩,又比如中欧合作事项。

我们再来说说“斗而不破”的事情。我们在过往的节目中说过很多次,中俄之间的合作,是互有需求,又互有警惕的。普京访华那会儿,给中国带来了几个礼物,一个是情报互换,给中国提供了很多内奸的情报。另一个就是中吉乌铁路,这一点是在中亚地缘政治里面,对中国的让步。而中国的商品、工业制造,产业合作和投资,成了当前中俄合作的主要内容。

但外交上的最大一个原则,就是国家利益。形势在变,需求同样在变。中俄之间合作的最大前提,是美国。所以,中俄也会将部分国家利益上的博弈,限制在一个区域,“斗而不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来说说中国和波兰这边的接触。总体上而言,本届波兰政府对中国的态度还成,反俄是真反俄,但是这不代表中国就不能和波兰保持良好关系。在2022年,中国冬奥会那会儿,欧洲搞反华议题,波兰是少数主动为中国站台,参加开幕式的欧盟国家领导人。

波兰现阶段有自己的需求,比如俄乌冲突上,波兰背后叫的凶,但是本质是贪图乌克兰西部的部分领土,真让他上前线,肯定不乐意。但是北约和欧洲这边的压力,让波兰非常为难。所以,和中国谈合作,也是一个战略选择。效仿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主动开辟一条新的地缘政治路线。所以,整体来看,这次波兰访华,哪怕没有达成一些大型的合作,但政治和战略意义,都是十分非常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