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即将退休的公务员,竟突然决定辞职,白手起家上山养蟑螂,就在一片反对声中,他用十年时,靠培养的40亿只蟑螂发家,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起蟑螂这个物种,这个长得丑,又生命力极极其顽强的生物,好像随时准备从下水道、厕所或者任何间隙钻出来吓人一跳,可就这么一个身上携带40多种病菌的害虫,却是李延荣眼中的宝藏。

48岁的李延荣,甚至为了它甘愿放弃了公务员的“铁饭碗”,国企老总的高薪,毅然辞职上山,小小的蟑螂究竟是有什么样让人着迷的魅力呢?

2019年一个晚上,李延荣的小女儿正在着一则关于蟑螂的科普动画片,片中一句话引起了李延荣的好奇,它声称:蟑螂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生物。

这让李延荣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蟑螂这种躲在暗处传播病毒的存在,怎么都不像是能与“完美”扯上关联吧?

因此,极具求知欲的李延荣急忙上网搜索答案,这一查,甚至成了他平淡人生改变的开始。

根据搜索他了解到,蟑螂别名叫做“偷油婆”,因为他的身体就类似一个食物焚化炉,不论什么吃的,它都能及时消灭干净,尤其嗜爱油脂类食物。

这让他联想到了公司饭堂的泔水,养猪户不允许回收后,公司饭堂的厨余,只能去送往环卫中心采取填土方法掩埋。

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还污染土壤,如果能由蟑螂来消化这些食物,那不是就解决了土壤浪费的问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验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李延荣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他特意买了五个玻璃缸,将蟑螂分别放进去,每天用不同口味的剩饭菜喂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更加坚信了蟑螂可以作为“泔水处理器”可行性,但是他也因为飞速繁殖的蟑螂和屋里蔓延的泔水味道,被老婆连带蟑螂一起逐出家门。

为了能继续研究,他在朋友的推荐下租了100平方米的山间野居,开始正式着手公司的泔水处理。

2011年,李延荣的蟑螂养殖场开始渐有了规模,这也让他萌生出了开始创业的想法,说干就干,他利索的辞掉给他安排的医药机械公司副总一职,在大家对他丢掉“金饭碗”的可惜中开始专心于蟑螂养殖的事业。

这并不是他一时的冲动而为,而是真切的做过调查,就济南市的章丘区,就有上百吨的餐厨垃圾,要是自己能与政府合作,甚至还能获得一笔政府补贴,无疑是最棒的前景。

就这样,李延荣将自己熬了几个通宵的计划书,上交到章丘环卫中心后,两人当即签订合约,以208元每吨的价格成交,毕竟这是支持环保事业,何乐而不为呢?

蟑螂的繁殖能力自然是有目共睹,李延荣的繁殖车间也开始逐步扩大,就连人工喂养的工具也开始从大铁勺升级为了大木桶,开始配备自动垃圾运输机、蟑螂分拣机、烘干消毒等专业设备。

在对蟑螂的十年研究里,光专利就申请了了42项,其中5项实用型,1项发明专利获批,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也在2016年,在山下建立了一个6300平方米的厂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研究,他发现了一种名为“美洲大蠊”的品种,不仅个头大,吃的食物多,就连它本身也具备着药用价值。

经过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研究表示,虽然蟑螂携带有各种细菌,但是它体内却具有丰富抗菌抑菌的物质,它被称为——抗菌肽。

只需要将蟑螂用高温烘干,就能成为每吨可达上万元的名贵药材,就这样,主打解毒利尿、活血化瘀,辅助治疗癌症,提高免疫里力的蟑螂粉上市。

为了防止单一的产品被市场饱和,李延荣再接再厉,开始尝试用蟑螂粉作饲料养起了小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精心培养下的肉鸡,体内富含高蛋白,其中硒含量比普通鸡高达1.8倍。

这种鲜美多汁,营养丰富的“蟑螂鸡”一经上市,马上好评如潮,李延荣也靠卖鸡又涨了数倍身家,发展成拥有10000多只鸡的大户人家。

他对蟑螂的利用还未停止,由于蟑螂的高密度养殖,它们呼吸所散发的热量高达500瓦,就像一个天然供暖中心,这也被李延荣看在眼里,在蟑螂上面建了一个玻璃大棚,专门种植反季节蔬菜。

直到2019年,李延荣工厂的蟑螂更是多达40亿只,靠蟑螂发展出得到蟑螂粉、养殖肉鸡、大棚蔬菜,一举成为身价百亿的富豪。

而这看似风光的一切背后,都是源于李延荣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以及敢想敢做的魄力,他深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朝目标努力,才能得想要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