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但凡是国家负责的国企央企项目,必有“中国”作为名字前缀,例如:中国石油、中国邮政,中国铁路、中国银行,但唯独电网的前缀是国家而非中国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不是它配不上“中国”的前缀,而是咱们中国实在是太低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近期,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报了《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外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度》。

根据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到,世界上第一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工程已经完成向京津冀地区超过300亿千瓦时的“绿电”输送

什么概念呢?近乎82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其中节省掉的标准煤也足足有1050万吨。而这项工程从2020年启动,到现在也不过4年的春秋。

成绩瞩目,但国家电网的功绩绝非只是眼前。从中国电力开始发展之时到如今,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2年7月26日晚上七点,一根大约6.4公里长的电线在上海的外滩拉起,15盏弧光路灯也点缀其中。

灯光亮起,中国的第一条电线终于通电了。这是中国第一座发电厂的第一次工作,可惜,这家“上海电光公司”是英国人创办的。

而英国人来上海办发电厂的目的也显而易见:上海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些手满鲜血的“达官贵人”需要更好的物质生活。

所以,发电厂虽然建起来了,但是中国老百姓是没有资格去享受的。

1897年,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发电厂才终于建成,但电力依然没有走入寻常百姓家。

直到清朝覆灭、民国诞生,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普通人才有了享受电力魅力的权利。而中国电力的真正腾飞,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从无到有,中国电力走过的历程背后也正象征着中国这一头沉睡的巨狮慢慢苏醒的过程。但万事开头难,新中国的电力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弱到强,中国电力的强悍之处

走过战乱的岁月,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百废待兴。国家希望:在中国的每一户人家都能自如的使用电力;在中国,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永远有光。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并没有那么乐观。好在,当时的我们有苏联老大哥相助,电力发展上倒也不至于一筹莫展。

但受助于人也就意味着受制于人,建国不到十年,中苏关系崩盘。没了苏联的帮助,整个世界都在等着中国的笑话。

当然,最终的结果要令他们失望了。中国人民经历过苦难,更加自发图强。1972年,一条超高压输电线打了无数人的脸。

这条输电线电压超过330伏,技术难度自是不用多说。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条输电线从想法萌芽到成功建成,走的每一步、用的每一个零件全部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心血。

消息传出,举世哗然,不仅仅是在于他们看不到中国电力崩溃的那一刻,更在于中国人实现了电力方面大容量、远距离、超高压三重目标,成为一匹实打实的黑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在那个时候就有人可以窥见到:几十年后,中国电力的发展必然走在时代的前面。

如今的中国电力,超高压已经是基操,王牌则是特高压。什么是特高压?800千伏以上的直流电和100千伏的交流电,特高压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传输效率。

比起500千伏的高压输电,特高压传输的电能可以提4~5倍,传输的距离也可以提高2~3倍,但其中功率损耗减少4/5,土地的面积也节约了60%。

由此可见,特高压时代是一项利民的工程,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真的实现了家家户户皆有电,国土方寸处处光

当然,这么厉害就不可能是轻轻松松就可以研发,这样的技术全世界99%的国家没有,哪怕是美国、俄罗斯这样的强国也在特高压的研发上屡战屡败。

确实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掌握并精通特高压技术的国家,然而,这项先进技术的受益范围并不局限于中国国内。而这,也藏着为何国家电网不叫中国电网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电网属于世界

国家电网的前缀为何不是中国,因为国家电网实际控制的范围还包括世界上的其他朋友。

现如今,国家电网已经在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阿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运营超10个骨干能源网资产。

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国家电网动动手指,就能让11个国家停电。由此可见,此言不虚。

与此同时,中国电网的设备出口更是涉及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境外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不过,中国的一些其他单位也与外国有合作,为何他们的前缀不是国家呢?因为,他们都并非垄断业务。

国家电网在国外做的并不是经营性的电力公司项目,它所负责的是国家电力主干网的组网,也就等于是把控了其他国家的电力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中国银行在外面开分支机构,无非是开银行放贷款或者包销债券股票这些,你只是为所在国提供金融服务挣钱。

但是,国家电网是指让中国银行手握所在国的国家金库管理权或者货币发行权,这其中的重要性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技术是由我们提供的,电网维修一旦失去我们的支持,是难以维持的,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中国这么强的逆向研发能力和这么强的国家意志力。

所以,在我们看来似乎技术封锁没什么用,越卡越强,世界上七八成的国家都拥有不了这样的能力,没有工业没有科技人才,没办法做到拆解研究,即便研究了,也没办法去生产。

举一个例子,就随便丢部手机丢给一两千年前的人类,他们拿着就只能说这是神器,但若想指望他们造出来,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以自身力量造福他国发展,中国此举尽显大国担当,更是强悍的实力赋予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偏偏你最争气

中国电力从受制于人到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成为控制其他国家电力命脉的强国。这一路,中国走了一百多年,也仅仅只走了一百多年

1980年,已经64岁的刘华清将军参观美国航母,美国以保密为由不让触碰。他为了看得清楚些,就踮起脚前倾个身子细细地看,又可怜又无助。

他说:“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仅是刘华清将军,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抱着这样的想法,也正因他们坐得住冷板凳,不停地努力,中国才实现了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福建舰的一次次耀眼的突破。

终于,我们不需要再踮起脚尖,不需要看别人的冷眼,从参观者变成了“被参观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句话,从1949说到了2024。

75年励精图治,从“赶上”再到“超过”,中国每一步都走得分外踏实,分外坚定,而每一步也都认认真真踩下了脚印。

最近网上有一句话很火:“他们都看不起你,偏偏你最争气!”

无数网友最认可的答案便是:中国!

对此,您认同吗?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科“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电网:2024-5-15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外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