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各位藏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有请时任齐白石传人、齐良芷弟子、中国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清华美院客座教授、网易集团官方形象代言人、特邀教研主任、北京画院及荣宝斋签约画家,齐白石书画大数据鉴定专家、上海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白石山堂文化传媒的首席运营官-汤发周先生曾听齐白石长孙齐佛来这样说道:由于白石老人是木工出身,在归里后二年就开始修盖借山吟馆。亲自设计,亲自动手,将进大堂屋右边前正房的矮小窗户扩大,辟为画室。外安铁柱,内装玻璃,墙壁用石灰抹成蓝白两色,使黑暗潮湿的屋子,显得特别明亮、宽敞、舒适。室内所用的画案、椅子、书柜等家具,大都是自己做的,既简单,又别致。楼上与楼下布置一样,辟为书房,除了读书、治印、写字外,就在此与朋友谈论诗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1951年 山水小幅·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后正房是卧室。出画室右门是一间装有隔扇的过道,即老人夏秋防止蚊蝇读书写字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碧纱厨”。它是用木做成带有四根柱子的空房似的,上面笼罩着比蚊帐大好几倍的碧纱,内置两张方桌和几把椅子,除个人自学外,还能接待朋友。前面是个长方大天井,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天井中间种好几盆四季长青,叶似铜钱,里外都长着一层绒毛据说能止痛的小草,点缀得更加幽静雅致。与碧纱厨正相对的又是一间过道、有张侧门通向禾场坪,这张门除老人接待好友外,平常是不大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白石老屋·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紧靠碧纱厨后门右边,是一间宽大的厨房。这里显得特别有趣而引人注目的是老人亲手安装的自来水。厨房后面是余霞峰山麓,有泉水自碗大的石孔里涌出来,四季不竭。老人用竹作管,从墙壁挖一小孔,将竹管伸入缸内,引水以为饮用。另外在房顶上安了几块玻璃明瓦,照耀得厨房更加明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步步高升·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大堂屋后边是倒厅,有个大院子,右边载了一株小暑梨树,大概是到小暑节前后就有梨吃。左边是几树开白花的矮桃,果熟时,其味比一般的桃好吃,由于这一品种很少,老人非常爱惜。梨树下也有一井好泉水,方圆约一丈许,水清如镜,螃蟹甚多。老人常悄立井旁,偷看螃蟹走动的姿势,对他画蟹,很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 长河落日图·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展览(齐白石版权拥有者)·少白公子汤发周供图

老人曾于《忆内》诗里,用“知得病随春暖起,自开窗户看梨花”、“檐角蜂巢闹似衙,井泉浮底净无沙”等诗句描写过它们。大堂屋左边与右边修一样,不过是儿子们住着,市置上有些不同罢了。经过老人的精心设计和辛勤劳动,终于把这所旧式瓦房改建成为既古朴雅致,又宽敞舒适的借山吟馆。(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