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农历五月份了,相信不少人早就已经开始做好了五月初五端午节小长假的规划了。

别看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很期盼五月份,可是在过去许多人却很避讳五月份,只因在过去民间有种说法,说农历五月份是“恶月”、“毒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间还有着“五月九毒日,四事要切记”的俗语流传甚广,那“九毒日”是指什么呢?又有哪些说法呢?一起来提前了解下,大家也好早做准备。

一、五月的“九毒日”分别是指什么?

在过去民间把农历五月份称之为“恶月”、“毒月”,是因为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病毒细菌繁殖迅速,这样人也容易感冒、生病。

尤其是在古代还常发生瘟疫,而农历五月份据是瘟疫盛行的一个月份。所以古人认为农历五月份是不太吉利,忌讳五月份,是极为不吉的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毒月”,实际上是指气温高,天气炎热。在王充《论衡·言毒篇》云:“夫毒,太阳之热气也,中人人毒”。说的就是这里的“毒”,指的就是太阳的热气,并且在该书中还把“太阳认为是万毒之源”。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农历五月份,有九个日子要注意,也就是俗称的“九毒日”,它们分别是指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还有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二十七日这九天,这样的日子是“毒月”的“毒日”。

即古人把端午节称之为“九毒日”之首,这九天是毒月中的“毒上加毒”的日子,因此被称为“九毒日”。在这九天里,人们需要格外注意身体健康,避免受到疾病和病毒的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北方很多地方就很忌讳这些,甚至连官员也忌讳,比如就忌讳在这样的日子去上任,认为以后就再也不会升迁了,所以古人也忌讳在毒日去上任。

二、九毒日的说法与忌讳

而在我国民间,每逢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也是有些说法和忌讳的,其中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忌同房。

在古人的观念中,每逢五月的九毒日期间就是夫妻也是不宜同房的。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这九毒日,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日子,而这样的日子最怕的就是阴阳失衡了,这样身体就容易出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本来同房就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使得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果是在九毒日同房,就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

因此,他们建议在这九天里避免同房,以保持身体健康。其实古人这也是在提醒我们,要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尤其不能放纵情欲之事,这样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第二,忌讳造屋。

在过去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五月盖屋,屋主头秃”的说法,认为在农历五月份建房子,尤其是在五月的这九个毒日里,那是毒月的毒日,就更不能建造房屋了,严重的就会导致人头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的 一些古籍就有记载,比如在《风俗通》中就说:“五月盖屋,令人头秃”。而唐朝的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广知》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俗讳五月上屋,云五月人蜕,上屋见影,魂当去”。

因此在民间就流传开来了,认为五月是不能建房子的。可能也是受此影响,有些人担心会头秃,在过去北方很多地方还忌讳在五月理发,这也是为了讨个吉利,还说五月剃头对舅舅不利。在乾隆年间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记载:“不剃头,恐妨舅”。

第三,躲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因为在这九毒日很特别,古人认为这对于一些人是不利的,所以就有了“躲午”的传统,也就是俗称的“躲端午”。但是在过去一把是出嫁的女儿才躲午,这一天都会回娘家,最好是在娘家住几天,等过了端午节之后才回去。

但是后来却发展成为了本命年的要躲午、老弱病残要躲午,还有自我感觉运势不佳的也要躲午等。总之就是在九毒日期间,人们应该避免外出活动,出门的话也要避免鹅他人发生纠纷。

第四,忌打午时水。在过去端午节期间还有打午时水的传统,传统说法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而且在民间传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很多地方还流传着谚语:“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午时水也是有讲究的,就是不能在九毒日的午时去打水,也就是中午十一点到中午的十三点,而正午则是十二点,这个期间是不宜从井里打的水。

其实这样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个期间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经过太阳暴晒以后的井水,其实并不太适合拿来饮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古人的这种说法,就是在提醒我们在饮用水源的选择上要注意卫生和安全。我们应该选择干净、卫生的水源饮用。

在农历五月份关于九毒日期间的这些忌讳,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有些过时或缺乏科学依据,但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戒惧却是深刻而有意义的。这些忌讳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