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新文科背景下“影像史学”研究与实践新探工作坊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光启国际学者中心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以及媒体代表围绕“历史的影像与影像的历史”展开深度交流与讨论。在智能互联的全球一体媒介环境中,重新思考新文科背景下“影像史学”的未来发展,已成为学界人士亟待考察并研究的重要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活动海报

会议伊始,上海师范大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校级培育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影像史学”研究与实践新探》主持人陶赋雯副研究员介绍项目的中期进展。本项目设计了一套新文科背景下“影像史学”课程体系——作为有潜力的“新文科”学术增长点,“影像史学”与数字人文建设发展结合,丰富对历史认知的“剖析”与“阐释”,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历史影像思维”。与此同时,陶赋雯计划带领团队打造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影像史学与历史记忆”工作坊,定期邀请相关学者召开学术会议或专题讲座,立足建设成共享“影像史学”学术成果与实践创新的科研平台,旨在推动“影像史学”这一跨学科新类型研究的不断演进。

作为本项目的前期奠基之作,2022年2月16日《光明日报》(理论版)11版刊载了姜萌、陶赋雯、滕乐合作的《历史的影像与影像中的历史——影像史学的溯源、辨思与发展前瞻》,该文入选《光明日报》(理论版)“史学”十大热点话题,也让“影像史学”研究再次引发关注。在项目立项后,项目组还参与了部分历史影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梳理“影像史学”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解读“影像史学”的语言和特殊符号,透析“影像史学”的框架和叙事结构,目前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进展。未来将以专著或教材形式推出《影像史学——历史的十个面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与会嘉宾合影

主旨发言环节,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广智从“影视史学”这一概念的广义与狭义之分出发,结合电影对“影视史学”做出新的阐释。一方面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历史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这种古老学科与现当代各种新兴学科的“交叉”与“嫁接”,产生并繁衍了许多史学新品种与新门类。“影视史学”就是当代史学大家族中的一个新生儿。影视史学从广义上而言,不仅可以包括电影与电视,一切的影像都囊括其中。另一方面电影书写历史无论是震撼力还是表现力,呈现出历史古典之美和影像现代之力相结合,影像史学将来会有更多案例值得研究者们不断记录、研究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广智

陶赋雯副研究员从近年来立足“影像史学”视域下对东亚二战历史记忆的田野勘察,围绕《从真实的历史到“被表象的历史”》话题,谈及从研究历史记忆到进入“影像史学”这一新领域。她指出,记忆可以作为“影像史学”的研究素材、研究路径与意识形态阐释。她指出,研究“影像史学”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媒介环境与传播思维的变迁,如何达成影像与历史的共谋;二是艺术表述中的历史还真与失真,如何缩小影像与历史的分野;三是影像让历史学找回了想象力,如何去思考影像与历史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研究员陶赋雯

《新民晚报》国际部主编吴宇桢从新闻报道与国际传播层面向与参会者分享了在日本采访“原爆”受害者与调查“东京审判”的经历,她发现“原爆”受害者的认知与新闻报道有一定的差别。吴宇桢认为受当下媒介和受众影响,历史在传播上绕不开“影像”的方式,同时也需要受众对信息有再分析和再接受的基本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新民晚报》国际部主编吴宇桢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范丁梁从历史的文化视角展开。范丁梁认为历史的处理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处理有不同的结果。记忆和历史有一定的冲突,记忆是主观的,但是历史讲究主体间的逻辑的,弱化现实动机性,历史和记忆差别很大。另一方面人在接受图像信息的时候比文字更有触动性,影视其实是历史的塑造者,电影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具有文字达不到的冲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范丁梁

项目组成员、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青年教师成威华从《马丁·盖尔归来》一书入手,分享了历史研究工作者如何抵达历史的真相这一论题。成威华利用具体理论对该书籍的叙事版本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他提出了历史不等于过去、同一事件可书写不同的历史叙事、不同的历史叙事有优劣而无真假等观点,此外成威华还认为电影就有着微观史的某些优势,能够展示具体的表现。也许可以主要将电影视作一场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一场思想实验,而不是在讲述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青年教师成威华

厦门大学历史文化与遗产学院的助理教授黄肖昱则从自己在奥地利访学期间拍摄的战争纪念碑和记忆场所入手,向与会者分享了二战后的奥地利官方,是如何在国际社会构建起一个“受害者”的形象。黄肖昱利用现有的史料和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1986年的瓦尔德海姆总统竞选风波的来龙去脉,认为该事件有力冲击和动摇了奥地利长久以来形成的二战“受害者”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厦门大学历史文化与遗产学院助理教授黄肖昱

在圆桌讨论环节,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民愫也就《历史的影像与影像的历史》主题与项目组展开了精彩的对话,在场与会者围绕该主题展开了积极探讨。并就如何推动人文社科的跨学科研究,推进建设“影像史学”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梁民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圆桌讨论环节

据悉,“影像史学”研究之热,也让上海师范大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校级培育项目受到相关高校与学术机构的邀请交流,目前已经与多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影像史学”学科的建设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与会者现场合影

项目组指出,“影像史学”并非单纯通过电影认知历史典故,而是考察电影中的历史叙事,分析影像建构的历史所蕴涵文化与社会问题。基于此,工作坊将继续围绕如何推动跨学科视域下“影像史学”研究演进、如何设计新文科背景下“影像史学”课程体系、如何打造“影像史学”新跨学科学术平台展开讨论,这对于推动人文社科的跨学科研究,推进建设“影像史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陶赋雯 李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