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位于郑州市农科路上的一家企业收到了金水区城市管理局送来的锦旗,“勇担社会责任 助力品质金水”十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城管+企业”结对共建城市管理共治共享的新实践。

原来,近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农科路酒吧街“个性”公厕正是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的缩影。这座由河南嘉辰置业有限公司出资改建的公厕,通过高起点定位、高品位设计、人性化改建,将公厕作为城市展示的窗口和“颜值担当”,与“农科路酒吧街”的人文相匹配。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等多个主体。因此,要想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就像一场“大合唱”,只有各声部相互配合,才能演绎出美妙的旋律。河南嘉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勇说:“只有政府、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条件。”

打探!这座公厕太“靓”了

“要不是门头上的‘公共卫生间’五个字,我进来后差点以为进错地方了,这里的环境竟然和酒吧一样。”体验到农科路公厕优质环境和优良服务的市民李先生不禁连连称叹。

“这个公厕设施这么好,大家素质也很好,这活儿干起来不费劲。”公厕管理员石海英说。

农科路酒吧一条街不仅是年轻人忙碌一天之后寻求身心放松的首选之处,还成为了很多老年人散步溜达的乐园。作为生活必需品和救“急”的公厕,其作用愈发明显,需求日益突出。

金水区农科路酒吧街“个性”公厕面积127平方米,外观简洁时尚,内部的灯饰设计独具匠心,灯光的运用、设施的风格与酒吧的轻松氛围相呼应。门口的花坛中,色彩斑斓的花朵竞相开放,为过往的市民和游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走进公厕,酒吧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

有了精致的“硬装”,金水区城市管理局在“软装”上下足功夫,智能扫码出纸机、感应烘手机,感应洗手液盒、室内垃圾桶、安全提示射灯、灭蝇灯、第三卫生间的儿童座椅、儿童护理台、统一设计制作的标牌、文明标语等便民设施样样不缺,不仅有“颜值”,设施设施人性化十足、很贴心。

这座特色公厕的打造,不仅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对金水区城市形象的一次提升。它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更是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展示窗口。随着公厕的开放,农科路酒吧街的夜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市民们在这里不仅能够享受到美味的饮品和精彩的夜生活,还能体验到城市公共设施的现代化与人性化。

让公厕成为城市“颜值担当”

金水区城市管理局环卫设施维修科科长胡翔介绍,为解决部分区域群众“如厕难”的问题,金水区在人口密集商业区和生活区周边,公厕布局按服务半径300-500米,如厕步行5-10分钟内实现全覆盖。

“我们在工作中以绣花般的耐心、细心,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最大程度解决城市运行中所遭遇的‘痛点’和‘堵点’,让城市治理成果延伸到每一个角落,惠及每一位市民。”金水区城市管理局环卫事务中心主任聂思民说道。

下足“绣花”功夫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

一个城市的“味道”,让人浸润最深的便是“烟火气”。一个城市的繁华程度,如果以夜幕下的霓虹灯为衡量标尺,那农科路酒吧街就是城市夜空之上的璀璨之星。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对农科路酒吧一条街夜景设施进行提升也是金水区“城管+企业”的共建举措。

农科路上栽植有银杏树共234株,规格统一,长势良好,射树景观灯给周边景观增添了色彩,通过视觉效果强化街区更新;打造酒吧一条街夜景亮化,节日期间使用穿孔灯、灯带对道路两旁的树干和部分枝干进行装饰,在人行道上用各种灯具、中式宫灯搭建连廊,在绿植上放置生肖龙造型的装饰灯,吸引市民打卡参观。中式宫灯连廊“网红路”,给金水街景增添了一份喜庆和梦幻的华彩,也将农科路酒吧街成功打造为线上“种草”、线下“打卡”的时尚消费、网红经济新坐标。

金水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刚表示,“最多跑一次”改革、“十五分钟生活圈”“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种种改革措施都是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金水区城市管理局在城市管理中将“人”这个最重要因素放在中心位置,把管理寓于服务中,用“绣花”一般的精细治理,传递城市管理的“温度”,用心践行“百姓城管 服务百姓”。(郑州市金水区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