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万家乡雷井口村的乡亲们都说

“在这里生活,幸福感特别强!”

他们还说

“要感谢袁书记”

袁书记是谁?

雷井口村位于松滋市万家乡东北部,东邻杨林市镇,北枕洈水河,与街河市镇隔河相望,地处三镇交界处。

这里曾是出湘入鄂的百年古渡口,曾留下天降惊雷而得古井清泉的动人传说,是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丽乡村,产业领军。作为松滋市万家乡雷井口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荆州市政协驻雷井口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袁思州没少下功夫。

松滋市同升家庭农场负责人 冯后权

袁书记他们经常来走访,指导打药、除草、施肥,我们的家庭农场也是他帮忙申请的,种柑橘现在一年比一年好,树也长大了,产量也更高,去年卖了五、六万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滋市万家乡是柑橘之乡,大片大片的柑橘园,焕发着勃勃生机,枝头上已挂满了小果,驻村工作队用心呵护的也正是村里的“致富果”。

袁思州说,雷井口村种植的柑橘是万家乡的特有品种,叫万家红,通过工作队积极联系协调,已基本解决柑橘销路问题,“来采摘的工人每人每天是100 块钱,带动我们周边的群众们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松滋市万家乡雷井口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巩固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走进九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簇簇赤松茸“害羞”地探出红褐色的“小脑袋”,长势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滋市九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陈孝高

这也是袁书记他们帮忙,长期指导技术、关心我们,终于把羊肚菌和赤松茸种成功了,效益很可观,每年为村增收20多万元。烘干加工后,赤松茸一斤要卖到 200 元,头等菇一斤卖到1000元左右。

目前,雷井口村的赤松茸已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袁思州希望把这两种高端食用菌“做大做强”,以雷井口村为核心区,联合周边村居共建“湖北省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村振兴,文化同行。雷井口村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贺龙元帅、贺炳炎将军等革命先辈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井口村投资450余万元,复原了“地下交通站”,打造红色文化阵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修建古渡口标志、古井、文化长廊、文化墙,总面积3500平方米,展现古渡口商贾云集的繁荣风貌,存续渡口古色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思州说,“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头上有汗,身上有灰,脚下有泥,这是一种常态”。但在一天工作结束后,他也会在夜深人静时,看一些散文、历史、乡村振兴相关的书籍,让自己沉淀下来,思考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发展。

每当袁思州分享乡村美景,都能收获朋友圈里一众友人和老乡的点赞评论,“他们都说雷井口村这两年的变化很大。看到这些,我心里感到很自豪,同时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滋市万家乡雷井口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荆州市政协驻雷井口村乡村振兴工作队

队长 袁思州

我常跟我们队员讲,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还有那一份责任。

雷井口村围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紧抓村居“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建设。全村“三横一纵”交通网已逐渐形成,一道道青绿扮靓了村里的颜值,而袁思州也如同“乡村调色师”般,怀揣着深情,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绘就着美丽的画卷。

《好人开讲》

播出时间

时间

频道

首播

每周三

20:00

荆州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频道

重播

每周四

13:00

荆州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频道

重播

每周五

20:35

荆州广播电视台

垄上频道

重播

每周六

17:45

荆州广播电视台

公共频道

记者:廖梦、范振宇

编辑:匡月晴 /责编:廖梦/编审:王桃芳 /监制:唐万全

出品:荆州市融媒体中心

更多内容,关注虎座鸟视频号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