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类型国剧最容易出爆款?

Sir觉得非罪案莫属。

有悬疑,有犯罪元素,还能牵动一点尺度内的社会现实。

不信你看《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它们都来自于同一场厂牌

“迷雾剧场”。

一听这名字,就是个专门放罪案的频道,也一度是国内观众的信赖。

但迷雾剧场,好像今天已经迷失了方向

不可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鲜出炉的开分,6.3。

欧豪,有《胆小鬼》《风吹半夏》;

李一桐,《狂飙》孟钰让观众好感度提升;

赵阳,“平康白雪”,令人唏嘘。

这个配置并不差。

但兴冲冲点进去,差不多骂骂咧咧退出来。

这是迷雾剧场?这悬疑了个啥?

事实上更早以前,很多人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迷雾剧场接连放出哑炮

郝蕾、段奕宏加盟的《八角亭谜雾》,豆瓣5.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丽颖、肖央《谁是凶手》,6.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丞丞,文淇,《致命愿望》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都是主打罪案悬疑,并且风格化强烈

《八角亭》的昆曲,《谁是凶手》改编自甘肃白银案,《致命愿望》更是把赛博朋克搬上国产荧幕。

起初,一两部剧的失利可以理解,因为迷雾剧场本身就有着强烈的探索意味,既然有探索,就要允许有失误。

可是等到今年,迷雾剧场依然没有等来一部能重振旗鼓的剧。

观众们不免担忧

《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那样的巅峰,还回得去吗?

01

戏骨,但没用在刀刃上

简单概括下《不可告人》:

高阳(欧豪 饰)是警方安插在犯罪集团内部的卧底。

女友(李一桐 饰)和顶头上司(赵阳 饰)是他的警队大后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执行任务期间,高阳先后跟了两个老大,一个是假钞贩子刘青(刘奕君 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个,是刘青死后,他的手下雷乃武(张国强 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围绕六年前的一桩卧底失踪案展开。

与高阳同期打入犯罪集团内部的卧底老郑,是女友的父亲,上司的兄弟,也对高阳自己有提携、教养之恩。

但在刘青伏法当日,老郑却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如此。

包括高阳在内的警队铁三角,决定继续让他跟着曾经的二把手雷乃武,探听当年老郑的下落。

第二次任务期间,还发生了两件事。

一件是高阳发现自己被杀害的亲生父亲,居然是老郑的线人;

另一件,则是本市知名企业家的女儿被歹人绑架,强奸未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好是迷雾剧场,就一定有悬念。

全剧最大的谜题:老郑在哪、谁害了他,以及高阳的父亲当年发生了什么。

Sir当然不会剧透。

因为关键不在于整部剧何时解答这几个悬念,每个角色的最终归宿又是怎样。

重点是在整个故事推进演绎的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所有的戏眼和逻辑走向。

全部集中在主角(欧豪)一个人身上。

曾经“迷雾”最擅长的全员恶人式写法,或是都市群像的多视角叙事,没了。

本来呢,好演员不是没有。

刘奕君饰演的反派头目刘青,剧集本身给了他一个中医医师的白道设定,看起来带感不少。

有一个细节是。

当刘青需要判断面前的老郑,是卧底还是真正的交易方时,他用了非常聪明的一招。

搭脉。

感受老郑的脉搏,问问题,看他心跳是否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细节既展示了刘青不同于其他反派的职业特色,也侧面描摹出了此人的心机深沉。

他不仅信不过对面的人,也信不过手下的人,非得亲自上阵验明正身。

那么这样一个设定鲜明的恶人,高阳又是怎么取得他的信任的呢?

第一集的假越狱,为了留下混黑道的“前科”。

高阳徒手干翻了同车的犯人,持枪的民警也被他一顿胖揍。

结尾呢?

一个人戴着手上的铐子溜之大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期面对刘青的刁难,甚至是窒息的活埋,他也临危不惧。

那样子就好像提前读过剧本,知道马上会有人给自己送助攻来,不急。

果不其然。

泥土刚盖过头,“老大,查过了,警察确实在通缉这小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吗?

假。

但就是这么假的情节,居然骗过了种种伏笔铺垫,心机深沉的刘青。

给人的感觉就是去黑帮卧底比进传销还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扼腕。

哪怕是行走江湖的老狐狸,叱咤风云的大哥,也只能败在主角光环之下。

不仅如此。

这次再次饰演警察的赵阳,本来靠《沉默的真相》翻红,成为中生代难得的正剧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呢?

演技上倒是没什么问题,稳住基本盘。

只是他和高阳的对手戏基本上每次都是警方接头的戏份。

警方接头啥样?

伪装身份,高度警惕。

不小心被黑道察觉就会没命。

但《不可告人》呢?

在两个人都心知肚明高阳是黑帮卧底的情况下,兔子都知道不吃窝边草,赵阳饰演的队长和高阳的接头地点,居然是在警局大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吧。

戏骨的待遇都是这样,其他角色则只有更降智的份。

卧底行动的二周目,面对自己本身就怀疑的高阳。

作为新头目的雷乃武居然啥也不管,由着他随时出去约会,接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一桐,更是孟钰2.0。

日常是陪高阳谈恋爱、给高阳支援。

虽说是女主角,但几乎没有高光戏,比工具人还工具人。

稍微有点独立行动的戏份

请问你这套扮孕妇去酒吧侦察的蹩脚创意,是跟姚安娜学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角大开金手指不说,还要连同所有配角,一起为他服务。

到了最后,不仅是Sir。

各种逻辑漏洞的离谱程度,连网友也看不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本的逻辑谬误。

基本的角色硬伤。

或许对于演员们来说,“迷雾”仍旧是个心向往之的牌子(不然无法解释为啥好演员一茬茬来这里陪跑)。

但现实就是,没有好本子和好的制作加成,再牛的演员来了也只是白搭。

这还不止。

如果说剧本的问题,让好演员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挥的空间有限,低分算是一部分可以理解的无奈

仅限于此。

因为接下来的批评,可能就没什么借口好找了。

02

好的悬疑,不是临摹优秀作文

看剧的时候Sir就发现了

熟悉的旧厂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身带糖,遇事吃糖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杆箱藏尸(人)的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复数次的旋转楼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念的红毛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派的抽烟镜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频频出现的经典台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疑似涉及的经典作品

包括但不限于《狂飙》《沉默的真相》《漫长的季节》《摩天大楼》《无证之罪》《无间道》。

如果出现一、二处,Sir还能解释为致敬玩梗。

但就这样的密集程度而言。

大概。

也似乎只能用偷懒来形容。

除此之外,因为《不可告人》同样是多时间线交叉叙事。

导演在剧里某些时刻也想要设计一两个转场镜头,试图以精心布置的构图和打光,来制造物是人非的年代感。

比如女主想念父母。

回忆的部分是暖色调;现实的部分则是冷色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抛尸入海溅起的水花,和罪犯湿润的瞳孔重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则美矣。

毫无新意。

看得出团队似乎是想媲美《漫长的季节》,最好能用“神级”转场来补充叙事,达到文本台词做不到的一眼万年效果。

比如1997年的王阳站在校门口,镜头一转就是1998年的碎尸案现场。

父母双全的孩子站在镜子前洗漱,头发滴水,暗示十八年后妻儿双亡的父亲拼命想知道的死因和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些镜头本身承载了一部分的叙事,拿掉的话故事就会脱节。

《不可告人》呢?

它似乎只看懂了镜头的另一种玩法。

丝毫不顾剧本的需求和完整度,只想要在故事逻辑出问题,角色有硬伤的时候用所谓的镜头语言强行美化,徒增为草纸镶金边的塑胶感。

同理。

还有一个细节。

那就是犯罪剧热爱的乐器梗。

比如《漫长的季节》沈墨的钢琴,《平原上的摩西》小斐的长笛。

前者为了突出女主角在夜总会工作的清纯,成为她被港商盯上的引子;

后者则表示了她作为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与之后遭遇变故,家境一落千丈被迫委身他人形成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不可告人》虽说也有乐器。

但乐器出现的契机,感觉格外突兀,甚至好笑。

比如赵阳饰演的警察。

坐在办公室里回忆老友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一把口琴。

关键前面没告诉观众他会吹口琴,也没交代这把口琴和老友有什么关联。

于是画面就是一个劲儿闭眼尬吹。

思来想去的结果,无他,只能是导演非得装这个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

这还不是“迷雾”第一次出岔子。

早在前几年的《致命愿望》,Sir也扒出了一些与其他作品相似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构图,转场,角色的小细节和小动作。

以往这些都是组成一部优秀悬疑作品的必备要素,也成为“迷雾”本身令人喜欢的招牌菜。

但或许正是因为前面的高度无法逾越,以至于对很多人来说,能稍微比肩就已经不错了。

于是偷懒也好,甚至照搬也好,今天的“迷雾”相较于曾经能够攻占国产9分档的水平,已然下滑到被曾经的自己嘲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何况它的主打,是“悬疑”。

需要更新诡计的悬疑,需要凛冽故事的悬疑,需要更懂人性的悬疑。

如果说今天对《不可告人》的唱衰,是因为“迷雾”不复当年的质量。

那么悬疑作品只能通过模仿其他同类作品来创新这一点,Sir更愿意称其为整个国产创作的哀歌。

03

搞清楚,迷雾之下有什么

迷雾代表什么?

七年前,Sir会告诉你,它是皑皑的白雪下掩藏的腐尸,是低温下凶手呼出的白烟,独属于东北的犯罪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年前。

它是张东升夸赞朱朝阳,最后那个难辨的嘴型“高手”。

或是对应爬山名台词的:“你还有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是江阳丢钱包的名场面,三人组“下辈子再一起喝酒”的命运无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往后。

《平原上的摩西》虽然没有爆火,也独具一格。

《尘封十三载》各类尸体的猎奇凶案也算可圈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

当“迷雾剧场”这个概念第一次被爱奇艺推到大众眼前的时候,当时的报道是这样说的:

迷雾剧场的脱颖而出。

迷雾剧场的脱颖而出,并非是在艺术层面完成了质变,而是一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界面新闻:《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大火出圈,迷雾剧场是如何诞生的?

相较于传统剧目的悬疑只着眼于人命官司。

迷雾的新。

在于他们不仅找出了凶手,还试图解决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

2005年,《大宋提刑官》已经树立了这样的概念。

想要讲好善与恶的关键,不在于单单为正义与邪恶的两极加码。

而是不能放过的两者中间的留白。

就你一个人

扛着一杆大宋王法的大旗

就能够横扫天下 澄清玉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装剧因为有时代背景包容,通过戏说历史来借古讽今。

那么现代剧呢?

无论是早期还是现在,无论走向多么崎岖,结局都是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征服》《重案六组》《黑冰》

国产犯罪领域,注定只能是戴镣铐、踩钢丝跳舞。

能做的,也只能是在高压下尽量玩一些花活。

但就是在这样的窄路下,“迷雾”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首先。

重新筑巢“反派文化”。

我们熟悉的李丰田、张东升,全剧几乎围绕他们的单人犯罪展开。

名台词和名场面之所以走红,更是因为主创本身所下的苦功。

反向抽烟。

因为拿掉过滤嘴,烟劲更大,点火更旺,“易燃易爆炸”。

秃头。

是跟导演闲聊时的突发奇想,临时发挥出剧本里没有的细节,暗示角色凋谢的男性魅力。

大手笔都留给反派而非正义,为国产反派变迁史添新履历,造成回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反面人物

一个非常阴霾的人物的话

它是很硬的一个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灰色地带的保留。

不仅仅将故事空间留给极恶的鲜血叙事,也将人性正与邪之间的犹疑,甚至是配角的平庸之恶写了出来。

比如虚伪的郭羽;看着朱晶晶坠楼的坏小孩;猜到儿子和女儿的死有关却只能包庇的朱永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及在此基础上。

衍生出的群体之恶。

强奸、诬告侯贵平的寡妇,霸凌朱朝阳的同学,特殊时期的暴力团伙……他们有的甚至没有名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推动剧情的重要人物。

这是“迷雾”的私心

女人、男人、小孩。

无论你是谁。

只要你是人,就可能被迫害,只要你是人,就可能害人。

区别仅仅在于机会和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最后。

当然。

其他国产剧可以做到的,已经做到了。

其他国产剧做不到的,也只有“迷雾”能试着沿着审核红线走钢丝,完成属于自己的“幽灵叙事”。

《隐秘的角落》。

朱朝阳面对的是母亲超强的控制欲,父亲唯一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同学的孤立,和爱无能的教育。

问:坏小孩,坏的到底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沉默的真相》。

一个反派的诞生需要恶的土壤,一座国产哥谭的存在背后又是什么?

它把回答留在沉默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原上的摩西》探讨凶案的发生根因。

好奇

恶人是由贫困造就,贫困又由什么造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现了吗。

每个不可言说的问题,在你读到它们的时候,心底里会自动弹起一个回音。

迷雾打破的,是曾经国产剧两极化的二象性。

它的聪明在于: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向观众提出问题。

除了好坏,人还有什么属性?

除了法律,罪恶还有什么归宿?

除了固定的结局,我们的国产剧还能有什么结局?

迷雾二字。

本身是将黑白分明的犯罪放在表层,将人性的核反应堆置于其下。

前者只需要判断有罪没罪,后者则将故事凝练成问题,抛还给观众们。

所以今天。

为什么说《不可告人》太令人失望。

本质上是它不够好,更是它试图通过对其他优质作品拙劣的模仿,不是反哺,而是吃尽“迷雾”这一招牌最后的红利。

“不可告人”。

剧中的定义当然单一,从高阳父亲的死因到老郑的下落,谜面贯穿始终。

但实际上呢?

不可告人的难道不是创作的温吞,对演员们的浪费,其他优质竞品的冒犯,以及最重要的

国产悬疑味觉的失灵。

我们不再想看非黑即白的警察抓坏蛋,老鹰捉小鸡。

不想看女性在现实题材里的作用,仅仅是谈恋爱,用美色作饵卖笑。

更想拒绝所有儿戏的悬疑,那种正义反面就是邪恶的“一刀切”命题。

曾经。

向我们提出问题的迷雾,是国产悬疑的答案。

而如今呢?

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们只有怀着对期冀与对曾经的回望,将问题再次抛还给它:

观众苦烂剧已久。

能不能告诉我,下一个国产巅峰,究竟何时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