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授衔时,有一位大校的获得者引发了一定的争议,此人就是罗厚福。很多同事和老下属对他没有被评为将官感到不可思议,因为罗厚福是三枚“一级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的获得者之一,1955年全军上下只有144个人能够享有这份殊荣,其中有141人被评为了少将以上的军衔,而且大部分都是上将和中将。除了两个因故没有参加授衔的同志外,唯一一个被降格授予大校军衔的就是罗厚福。这件事情乍一听似乎十分不合逻辑,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厚福在红军时担任过鄂东北道委第三路游击师师长,打了三年游击战争,资历十分深厚。要知道像李天佑这样如雷贯耳的开国上将,1955年也只获得了两枚一级勋章,不及罗厚福,按照罗厚福的早期资历甚至是够格评上将的。抗战时罗厚福是新四军旅长,解放战争后期担任了孝感军分区司令员,后来成了湖北军区副参谋长。即便按照后期资历,虽略有下滑但至少也要被评为少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降为校官的。罗厚福的很多下级,1955年的军衔都比他高出不少,比如林维先中将,就对自己老上司的大校军衔表示非常不理解,认为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出有因。罗厚福是1955年授衔时,唯一一个因为有经商行为、违反了军队纪律而导致调低军衔的人。原本组织甚至准备授予他上校军衔,考虑到他资格太老,对革命确实有贡献,又上调了一级成为大校,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晋升为少将。那罗厚福所谓的经商行为,真的是因为品质问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情不能单纯地从一个角度去理解。1948年孝感解放之后,部队官兵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加上孝感经济不发达,考虑到多重因素罗厚福司令员亲自做主,在当地组织开办了一间工厂。但由于没有资金,他号召部队里的一部分干部集资去做这件事,军区也投了一些钱。后来厂子效益不错,给不少人分了红,改善了生活条件,罗厚福干的这件事,在当时是赢得了交口称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1951年风云突变,此时刚刚建国不久,许多社会问题需要整顿和肃清,各行各业都要规范起来。罗厚福当年做主集资开工厂,还给下属分红这件事便被挖了出来,被扣上了干部品质不佳、犯下“走资”错误的帽子。加上工厂里的个别人成分有问题,1951年镇反时有人被揪了出来。当时的社会形势,正处在对反革命、旧势力的严厉打击阶段,罗厚福的个人形势一度很严峻。最终在老首长李先念的关心下,罗厚福写了多次检查,最后终于惊险过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因为这个特殊事件,他的后期个人发展受了限制,副军级的位置没有了,1955年评衔时只评了一个大校。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大部分老同事对罗厚福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认为他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困难时期也在为大家着想,本质上并不是犯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厚福作为老革命,并不计较自己的军衔高低。但是1975年因病去世之前,他唯一一次向组织提了要求,也是老将军的遗愿。罗厚福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说出:希望组织能够把1951年那件事搞清楚。罗厚福的这个请求,多多少少还是让人觉得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