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普京总统此次中国之行,开始于凌晨四点的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举行坦诚友好、内容丰富的会晤;到访哈尔滨,出席一系列经贸、人文交流活动……为期两天的访华之旅,节奏快、行程多。随普京总统访华的俄方代表团阵容更是堪称“豪华”,不仅包括俄6名副总理,外交、经济等主要部门的部长,还包括多位大型企业负责人。“空前的阵容”彰显俄方对发展俄中关系的高度重视。

普京新任命的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绍伊古和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也将出席普京与中方的会晤。普京率领一个大型贸易代表团,代表团其他成员还有俄罗斯储蓄银行首席执行官格尔曼·格列夫、商界人士奥列格·杰里帕斯卡、俄罗斯外贸银行行长安德烈·科斯京、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诺瓦泰克公司董事长列昂尼德·米赫尔松。

俄罗斯方面之所以如此重视此次访华,也与该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密不可分。眼下,俄乌冲突迈入第三年,由于西方国家倒向乌克兰的立场,俄罗斯与美欧等国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诸多制裁。尤其是欧洲方面,已对俄罗斯实施了十三轮制裁,涉及能源、金融、交通等重点领域。

行前,普京接受新华社的书面专访时指出,“正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让我决定选择中国作为我正式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俄罗斯总统选举于2024年3月举行,俄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21日宣布,普京高票连任俄联邦总统。5月7日,普京宣誓就职,开启新的总统任期。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普京指出,今年对于中俄两国而言是特殊的一年。

2024年,中俄隆重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俄罗斯联邦是苏联的合法继承国,并重申愿在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中俄关系。在双方不懈努力下,中俄关系遵循两国国家利益,秉持永久睦邻友好精神,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中俄合作规模仍在扩大,深度不断拓展,速度持续加快。但一些论调称,一旦俄罗斯与欧盟或美国重新建立合作,或者其“向东看”政策失败,俄罗斯就会疏远中国。事实上,这种论调没有考虑到中俄合作的根本动力。俄罗斯的“向东看”政策始于2008年左右,俄罗斯也在国际舞台上给与中国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表示,当代俄中关系超越意识形态,无论政治局势如何改变,双边关系的多层次发展是自觉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基于两国广泛契合的根本利益、深入的互信、强大的民意支持和两国人民真挚的友谊。两国共同努力维护主权、捍卫领土完整和安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我们通过扩大经济和人文领域的平等互利合作,促进俄中两国的繁荣发展。”普京说。

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千方百计遏制中俄发展,妄图维护正在土崩瓦解的单极世界秩序。美西方的制裁可能会对某些领域产生影响,但中俄密切合作的总体趋势将持续下去。中俄以及其他主张构建更加公平的世界秩序的国家共同反对美西方的各项制裁。中俄加强战略协作,顺应了多极化趋势。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

另据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称,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奧多尔·卢基扬诺夫表示,普京将中国作为他上周就职以来的首个出访目的地,表明“中国无疑是我们的主要合作伙伴”报道称,在俄罗斯销售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采购电子产品、工业设备和汽车的推动下,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在2023年达到创纪录的2401亿美元,比2020年的1078亿美元翻了一番还多。

绥芬河中速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俄罗斯总经理陈刚表示,自己对今明两年俄罗斯市场对中国汽车的需求十分看好,因为不管是新能源车还是油车,国产汽车都在成本和质量上很有竞争力,预计今年俄罗斯仍会是一个“中国汽车进口大年”。此次访问的主题之一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进一步对接,如果成功实施,将为俄罗斯企业家进入新市场开辟新机遇。

中俄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加大战略协作深度、拓展互利合作维度,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是双方共同的战略选择。中俄关系发展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内生动力,历经岁月洗礼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中俄关系四分之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表明,不断巩固和发展中俄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俄罗斯计划每年通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约350亿立方米天然气,”哈萨克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阿巴耶夫日前接受俄罗斯塔斯社采访时称,俄罗斯计划建设一条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目前建设时间、天然气价格等有关计划细节尚未确定,仍处于谈判阶段。被问及相关计划的进一步细节时,阿巴耶夫透露,路线图已经签署,“现在关于价格的谈判过程正在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汪文斌表示,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哈、中塔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积极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为赓续中国同中亚国家传统友好,巩固双方政治互信,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访问期间,王毅外长将会见两国领导人,同两国外长举行会谈。

据报道,俄罗斯这项潜在的天然气管道的输送量,是首次被媒体披露。其数量将与2019年年底启用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旗鼓相当。阿巴耶夫称,途经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定价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资料显示,耗资达550亿美元建造的中俄东线,总长3000公里,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大的基建项目,对满足中国巨大且日渐增长的能源需求有重要战略意义。到2025年,该天然气管道输送量将达380亿立方米。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经济制裁。这些制裁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运行,也波及了能源行业尤其是天然气的出口。西方市场的封锁和合作伙伴减少使得以往稳定的出口渠道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作为全球天然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俄罗斯必须寻找新的市场和新的出口渠道,而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就是其中的关键。

那俄罗斯为啥非要舍近求远绕道哈萨克斯坦呢?选择蒙古国不是会节省更多修建成本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是,风险太大,中俄双方都不考虑。毕竟蒙古国与美国走得太近了。此外,不选择蒙古国,这还可以是中俄对蒙古国的一次敲打。俄罗斯选择绕道哈萨克斯坦是一步妙棋。

俄罗斯把天然气运输改成哈萨克斯坦很有可能是为了向哈萨克斯坦示好,很可能是想拉拢哈萨克斯坦站在俄罗斯这边。因为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国家,俄罗斯也怕美国渗透进哈萨克斯坦,给俄罗斯造成麻烦。其实哈萨克斯坦对中国以及俄罗斯还是非常友好的,单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贸易上的往来就能看得出来。

从造价上来说,西伯利亚之力 II型不用穿越复杂的地势,造价低廉,还能和蒙古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增强俄罗斯的战略地位,而中国还得给蒙古支付十亿美金左右的“过境费”。然而巧合的是,在2020年之后,蒙古国又开始了“第三邻国”的计划,蒙古国首相奥云额尔登甚至还来过美国,在中美高技术战争爆发的时候,他还跟美国谈起了稀土资源的进口问题,和美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鉴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一,对于能源的需求无比庞大。伴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化,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提倡优化能源结构的当下,天然气以其绿色属性,占据了我国能源领域中的核心位置。因此,俄罗斯向我国输送天然气不仅满足了我国的能源需求,也契合了我们的环保理念,为两国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欧盟相比,中俄政治互信,关系牢固稳定,已经结成了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且,俄罗斯有深耕远东的意愿,近年来格外重视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据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已超越其他国家,成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不断深化的合作基础。近期,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修建计划的提出,就是最好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伯利亚力量2”是中俄之间的一条新的管线,由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一号”与“中俄东线”组成,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出发,经过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中俄边界,进入黑龙江省黑河市黑河市管线,最后到达上海,这条管线总长5111公里,年输气量380亿立方,到了今年十二月上旬,该管线已经完成了500亿立方米,其中2023年的输气量已经超过了500亿立方米。

这新管道,虽然具体细节还没透露,但路透社分析说,这对俄罗斯来说可是雪中送炭。因为俄乌冲突,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去年几乎减半,能源巨头天然气工业公司都亏损了70亿美元。所以,这新管道一旦建成,俄罗斯就能多卖点天然气给亚洲,缓解一下经济压力。看这俄罗斯,直接调整策略,把目光投向了东方。这新管道的建设,就是他们向东看的一个缩影。

如果此条全新的天然气管道建造完工,俄罗斯每年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总量将再度增加不少于350亿立方米。此条管道建造完成之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必然更加紧密。这条管道对于中俄两国来说,都称得上是意义非凡。中国需要这条管道输送来的天然气来填补国内天然气资源的缺口。而俄罗斯需要借此机会加深与中国间的贸易往来,弥补自身因为西方国家限制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换言之,俄乌冲突使得俄罗斯看清了西方市场根本不靠谱,不得不将大量能源卖给中国赚取外汇。所以为了增加对华天然气销量,俄罗斯决定修一条经过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燃气管道。而且修成之后,将惠及三国,而哈国将从中收取过境费,还能带动当地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哈萨克斯坦而言,当下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

不过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依然没有停止,再加上被美国制裁等原因,天然气显然被限制了。伴随着新的管道建造,对我国来说弥补了资源缺乏,同时加强了和中亚地区合作。要知道新的天然气管道路线,早已经计划了。2022年年底的时候,哈萨克斯坦曾经坦言要把中亚的天然气和中国的天然气联系到一起,多余的天然气直接便输送到中国,只是当时比较动乱,土库曼斯坦不同意而已。

从事实上来说,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远没有明面上的那么简单,就连哈萨克斯坦本身,也并非“稳坐钓鱼台”。例如在2022年年初,哈萨克斯坦境内就爆发了一次颜色革命,如果不是俄联邦军队依靠集安组织派遣武装力量清场,那么哈萨克斯坦就要和其他的东欧国家一样彻底“变色”了,总统也不会是现在的扎卡耶夫。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的内部情况,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稳定。

但这些只不过是推测而已,未来,这些管道是否会满功率运行,究竟会向中国输入多少天然气,都还是未知数,但是我们已经可以预见到,随着俄罗斯经济战略的全面东移,中国东北,西北地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中俄两国共赢合作之下,双方必然会进入一条经济的快车道,因此,对两国来说,普京想要推动中俄盟管道项目,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管道要是建成了不仅能给俄罗斯带来丰厚的利益,还能让俄罗斯在中亚地区和中国之间扮演一个重要的能源转运枢纽的角色。这对于俄罗斯的地缘战略来说可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啊!中俄两国都是大国,在能源合作这事儿上可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和考虑的。他们肯定会好好权衡利弊,看看这改道到底值不值得。而哈萨克斯坦呢?也得好好想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