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泰安市2024年第二季度“项目开工大比拼” 集中开工活动举行,肥城市分会场设在位于肥城高新区蔚蓝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肥城本次集中开工23个项目,总投资94.7亿元,分属新材料、新能源、现代食品等产业链。分会场所在的蔚蓝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项目,隶属新能源产业链,总投资25亿元、占地194亩,项目新上年产100吨单壁碳纳米管生产线,建设世界首条5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居世界领先水平;配套建设正极、负极材料生产线各1条、导电浆生产线6条,以及10万平米生产车间。

其中,单壁碳纳米管生产线,产能全球最大、可完全实现进口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制备电子设备、光学器件、电池电芯等领域,导电性能为普通导电材料的50倍,是当前性能最优的导电材料;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可实现从核心材料到电极电芯一体化绿色制造,在全球三大制备技术路线中,工艺最先进、成本最低、效能最高。

据了解,蔚蓝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聚集了来自中科院、武汉大学等院校的26名博士、37名硕士,主攻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获批发明专利11项,孵化的纳米碳材料、钠离子电池等28个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形成了以钠离子储能电池为主导、新型材料为支撑的产业布局。

相较于锂电池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钠离子电池可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国家策略顺利实施,产业园围绕“材料—电芯—系统”产业链,搭建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联动配套平台,由城投集团设立专项股权私募基金,全程跟进投资产业发展各环节,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利税5亿元,肥城市电池电极材料产业布局将由单一锂电材料向多元材料转变,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助力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基地。

(大众报业·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孙梦涵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