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致敬家乡,致敬童年。近日,菏泽籍作家大秀推出精品力作《大河的歌谣》。这是一部以鲁西南黄河滩候鸟为题材创作的生态主题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黄河之畔一群少年和一群候鸟的故事。作品通过情真意切的述说,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理念,主人公用智慧、勇气和担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歌谣。5月21日,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对大秀进行了采访,了解其创作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见黄河听见中国

“《大河的歌谣》讲述了黄河之畔一群少年和一群候鸟的故事,我通过这部作品致敬家乡、致敬童年。”5月21日,大秀在接受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

5月18日,《大河的歌谣》新书发布会在吉林长春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举行。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周长超,湖州师范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韩雄飞,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社长师晓晖、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总编辑陶然及出版社工作人员、广大读者参加发布会。发布会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石晓磊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大秀介绍,这部作品是一部以鲁西南黄河滩候鸟为题材创作的生态主题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黄河之畔一群少年和一群候鸟的故事。每年深秋季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至鲁西南黄河滩越冬。河滩上,捕鸟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护鸟儿,黄河畔的少年们在学校老师和候鸟保护站的协作、指导下,化身护鸟天使,开启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护鸟行动。少年们的陪伴和呵护,使得候鸟们安然度过了美好时光。春暖花开,候鸟北归,鸟鸣响彻大地。少年们用爱唤醒了河滩人的护鸟意识,用智慧、勇气和担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歌谣。

“《大河的歌谣》选取黄河作为叙事背景并嵌入小说标题,表现了作家宏伟的创作野心,他力图把黄河、古诗词、豫剧等文化符号融入其中,实现对黄河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动态演示。”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周长超说,作者在“黄河”这样一幅宏大厚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泼墨山水画之上,采用工笔人物画的技法,凭借色彩明亮、线条流畅细腻、笔法顿挫刚柔交错的手法,描摹呈现出以白藕、马槐为代表的乡村少年形象。在地域文化的背景之上,孩子们经历着个体与社会的碰撞,童年成长的主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这本书打破了文本中某一种固定文化的确切边界,实现了对儿童成长主题更为宽阔的、开放的文学想象。”周长超说,“《大河的歌谣》的出版,是儿童文学领域深刻挖掘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重要收获,是新时代具有致敬‘黄河大合唱’创作雄心的一部长篇小说。”

“《大河的歌谣》是一部充满了诗性色彩的儿童文学作品。”湖州师范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韩雄飞认为,这部作品可以用“清”“净”“雅”三个字来形容。所谓的“清”,是指清幽的自然风光。作品中对于鲁西南黄河滩的描摹,充满了自然的瑰丽。奔腾的黄河冲击成下游广阔的河滩,这里是鸟的天堂,也是爱鸟人的乐园。所谓“净”,是指干净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白藕、马槐、老白、老陶……这些人物形象都有一种“清白透亮”之感,他们热爱鸟,也热爱生活。所谓“雅”,是指小说的艺术格调,作品不追求繁复的技巧,而是用简约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故事,带有淡淡的牧歌情调和理想的人文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童年“鸟鸣”埋下创作种子

“我小时候生活在菏泽乡村。那时候村庄前后的树林里,到处充斥着悦耳的鸟鸣,鸟儿伴着我们一起成长。正是这种难以忘怀的童年经历和情结,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生态文学的种子。”大秀回忆,“大学毕业后我去城市生活,住在高楼大厦里,再也难以听到叽叽喳喳的鸟鸣。我一直很怀念那些有鸟儿相伴的童年时光,总觉得有鸟鸣点缀的生活才有诗情画意。尽管离开故乡多年,但我一直关注故乡和黄河。”

几年前,大秀看了一部纪录片,它讲述了鲁豫交界黄河滩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们与野鸟的故事。“我对护鸟志愿者充满了深深的敬意,童年记忆和纪录片驱动我创作了这部作品。2019年夏天我开始去故乡采风、搜集素材,为创作这部作品做准备。”大秀回忆。2020年3月,记者到浙江安吉进行“茶乡探春行”系列报道时,曾与大秀聊到黄河滩区护鸟的故事,并提供了一些线索。

“黄河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栽种着郁郁葱葱的高大树木。祖父说,鸟天生喜欢树多的地方,所以它们不远万里飞来安家落户与我们做邻居。一年四季,鸟儿们组成的合唱团都在不停歇地演奏,热闹不已。”大秀回忆,“父亲说我们这一代孩子是‘野’大的,就像黄河里的鲤鱼,河滩上的荒草、芦苇和野鸟。”

童年时代,大秀和小伙伴常常溜出校园,去附近的芦苇荡听鸟唱歌,捡拾鸟的羽毛,捉知了、蚂蚱,或者从沙包里掏出粮食去喂鸟,再或者躺在麦田里数天空中飞过的鸟。那时候,大秀学鲁迅先生用铅笔刀在课桌上刻下歪歪扭扭的“早”字,却常常因为看鸟而上学迟到。

祖父常常给大秀讲爱鸟护鸟的故事,并带他保护鸟儿。大秀14岁那年,祖父在麦田里捡到过一只因误食毒种子而中毒的猫头鹰。大家对猫头鹰充满了兴趣,一时间祖父的院子里人满为患。那几日,祖父像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照顾猫头鹰。等到它身体恢复后,祖父把它放回了大自然。祖父说猫头鹰是益鸟,它可以帮助庄稼人捕捉鼠类和害虫。

“参加工作后,我远离了故乡。一晃许多年过去了,那些与黄河滩有关的事情常常如洪水一般涌现出来。”大秀说,“黄河就是那么神奇,它就像生活在故乡的老母亲一样,无论你身在何处,它总会让你深深惦记。”他认为,这些童年回忆对他来说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也是促使他创作这部生态题材作品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创作要深扎故乡

创作前,大秀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黄河滩的大力开发建设,河滩沼泽地的鸟类生存一度受到严重威胁,盗猎现象曾一度猖獗。后来,黄河滩人的生态意识渐渐提高,开始保护、修复河滩生态环境,还给鸟儿们一片蔚蓝的天空。更令人感动的是,黄河滩涌现出了一批护鸟志愿者。他们和盗猎者斗智斗勇,日日夜夜守护着黄河滩,守护着河滩上的昆虫鸟兽,守护着河滩上的每一个鲜活而富有诗意的生命。

“黄河滩护鸟志愿者的故事令我深深感动。于是,我决定静下心来给当下的孩子们讲一讲河滩人和鸟的故事,护鸟人与盗猎者的故事,黄河滩孩子的童年故事。”大秀说。

近些年,大秀创作了很多以鲁西南故乡为题材的作品,比如《皮影班》《爬杆儿》等,那么他如何看待文学与故乡的关系呢?“我认为写作就是写童年、写故乡。”大秀给出自己的答案,“我每次创作都是重回童年和故乡,这种‘故乡式’的写作也算是对生命和童年的回望。”今年春天出版的《爬杆儿》,讲述了鲁西南杂技村一个杂技世家,几位杂技少年勇于追梦的感人故事。故事里的几个小主人公为了让梦想开花,不畏艰难,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最终带着中国传统杂技节目《爬杆儿》登上了世界杂技大舞台。这部作品中随处可见羊肉汤、胡辣汤、小煎包、馒头等鲁西南元素。

除了《大河的歌谣》,近年来大秀以童年视角创作了《皮影班》《麻花辫》《红船谣》等多部作品。“《麻花辫》《皮影班》《红船谣》讲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故事,时间跨度比较大。《大河的歌谣》则是一部描写当下黄河滩区新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写的是当下的乡村,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黄河文化。”大秀说,“这部作品我下了很大功夫,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突破自我。我经常警告自己,不要重复自我,艺术需要创新,需要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