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伙计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那些壮观的火箭发射视频?比如,中国最新的探月工程中,那个鹊桥二号中继星的发射?哇哦,简直太炫酷了!不过你们有没有留意到火箭发射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部分突然分离掉,比如逃逸塔、助推器、一级火箭和整流罩等等。有人说这是在“爆炸”,但其实这都是计划好的,不然火箭飞不上去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火箭发射的目标。你知道吗,要想去太空,火箭的速度至少要达到每秒7.91千米,才能超过地球的引力。但是如果把所有的推进剂都放在一个大火箭上,那得有多大的火箭啊!而且,越飞越轻的时候,你还得拖着一堆没用的空箱子。所以,俄国有个叫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火箭专家早在1903年就提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说要么提高推进剂的能量,要么减轻火箭的结构重量。而多级火箭就是把火箭分成好几段,每段都有自己的发动机和推进剂,这样一段飞完了就扔掉,就像用完了一层面膜一样,轻松多了!

你们知道吗,世界上的火箭大多都是多级的。比如中国的长征火箭、美国的战神火箭、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它们大部分都是三级结构。首先,第一级点火后,把火箭推到一定高度。等它把燃料烧完了,就把第一级扔掉,然后第二级点火。就这样,火箭越飞越轻,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就能飞出大气层,进入太空啦!

可别以为级数越多越好哦。如果火箭分级太多,要连接和分离的结构就会越多,火箭的结构质量会增加,可靠性会降低。而且分级超过一定次数后,提高速度的效果也不明显了。所以,现在的火箭大多不会超过四级。

你们知道吗,火箭的每次分离都是靠“爆炸”来实现的。所谓的“爆炸”,就是用一些小炸弹把连接火箭的零件炸开,让它们分开。比如,逃逸塔分离的时候,就会用爆炸螺栓把逃逸塔和火箭分开,这样万一出了事,逃逸塔就能带着舱里的人跑得快一点。再比如,整流罩分离的时候,火箭进入大气层后,就得把那个罩子扔掉,不然会给火箭增加阻力。所以会用爆炸螺栓让整流罩和火箭分开,然后整流罩就会飞出去,火箭就能更快地飞上天了!

火箭分离出来的部分通常会掉到发射台附近、坠落区或者大气层里。而有些部分会飞得更高,等任务完成后就会重新进入大气层,变成流星一样燃烧掉。当然,还有一些部分会停留在地球轨道上,变成了“太空垃圾”。为了避免垃圾影响太空环境,我们的火箭设计师会通过一些方法让它们离开轨道,最后在大气层里烧掉。

总的来说,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分离”其实就是为了让火箭更轻、更快地飞上天,而且还能保护我们的太空环境不被污染。所以,当你看到火箭发射的时候,别忘了欣赏它背后的科学技术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