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前脚刚走,我们就拉黑了两家美企。难怪美国高官怒称,对此感到不安。这背到底有着怎样的逻辑呢?

在普京访华之前,西方媒体就阴阳怪气的企图将俄乌战争久拖不决甩锅给我们,但从普京最后一天的行程就可以看出,普京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回国前,专程去了趟哈尔滨,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中俄博览会,这不仅是对中俄两国关系的一次重要肯定,也为两国未来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俄企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酒、蜂蜜、巧克力、甜食等产品,以及启动对华肉制品的出口快车机制,都表明俄企正在急切的加强与中国在食品领域的合作。以前,我们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大头就是能源,而在食品、日用品等方面,俄罗斯还是以欧盟为主。

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与西方关系的急剧恶化,俄罗斯已经彻底转向了东方,除了能源外,农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中国普通消费者的餐桌,而我国的汽车、电子等产品,也受到了俄罗斯人的青睐。

200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只有区区的120亿美元,而到了2023年却飙涨到了2400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20多倍,现在,中国早就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了,而俄罗斯也成为了我们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在历史上一直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大客户,这是互利的,尤其是德国凭借着俄罗斯廉价的能源,实现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当然俄罗斯也从欧盟赚到了大把的钞票。但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欧盟自废武功,断绝了大多数与俄罗斯的商贸往来,舍近求远花大价钱从美国等国家购置能源,结果严重大通胀,德国去年甚至导致了负增长。

原以为俄罗斯缺了自己就活不下去了,但是欧盟想错了,俄罗斯从欧盟失去的,正在从东方大国一样不少的获得,而且产品更加物美价廉。比如,以前俄罗斯大街小巷都是清一色的德国汽车,现在已经被中国汽车取代了。

不仅如此,中俄合作的前景,远比俄欧合作的前景要广阔得多。2023年,欧盟总人口是5个亿,而我们中国的人口是14亿,是欧盟的将近3倍。仅东北地区人口就有9851万,比德国总人口还要多出800多万。这样的市场潜力,其实完全可以让俄罗斯整体置换欧盟市场。

当然,我国与俄罗斯进一步加强合作,东北也应该是最先受益的地区,本来东北的工业基础就相当雄厚,在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建设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可以和俄罗斯展开更多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传统的能源领域,中俄两国在农业领域也有着极强的互补性,东北有着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俄罗斯早在沙俄时期,抢的地盘比较大,也比较适合发展农业,双方现在可以加强农业技术及农产品的交流合作

因此,在新一轮的中俄经贸合作当中,东北将是合作的重点区域,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专门提到要联合开发黑瞎子岛周边水道,并着重表示,要共同与朝鲜协商,打通图们江航道。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困扰东北上百年的出海口难题,将有望得到一个完美的解决。而且,此举还有利于进一步将朝鲜引入可控轨道,这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俄罗斯而言,都是最好的结果。

不仅如此,中俄还表示将加强金融、军事等方面的合作,金融合作自然针对的是美国的长臂管辖和经济霸权,而军事合作也有助于俄罗斯顶住美国的军事压力。

就拿金融来说吧,2020年,中俄双边贸易中,只有10%是以人民币和卢布进行结算的,其余90%都被美元占据,谁能想到,到了2023年,超过90%的贸易都是以本国货币结算,仅仅3年时间,这一比例就出现了对调,这种速度用惊人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金融领域如此,那么其他领域还能差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合作的广阔前景,给了双方联手抵制美国霸权的底气。普京返回国内后,在前方战场上加强了新一轮攻势,并开辟了哈尔科夫新战线。

而我们随即宣布,将波音防务、空间与安全集团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之所以要拉黑这两家美企,主要是他们参与了对台军售。台湾是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们在核心利益上绝不会做出任何让步。

中俄协作的深化,无疑对美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对俄罗斯和中国进行战略遏制,但中俄之间的紧密合作,让美国的这些努力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美国显然嗅出了普京此次访华的味道,面对中俄这两大国家的联手,除了白宫发言人柯比坦诚感到不安之外,美国暂时还拿不出很好的破解之道。

柯比的不安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原因不应该仅仅是中俄两国,在中俄合作的基础之上,金砖国家完全有潜力成为一个没有霸权、尊重所有成员的新型全球联合体,这才是最要美国命的。

就在今年的10月份,下一届金砖国家峰会将在俄罗斯举办,非常令人期待。不知道届时,美国会不会由不安,直接变成了恐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