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底,一个大人物引爆了整个国内舆论界,一时间全国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香港,而台湾,香港等各地的媒体更是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他们争先恐后追着采访此人,询问他此番来港的目的,以及下一步的动向。

此人在香港逗留了一阵,一直到1981年初,他因为忍受不了媒体的持续轰炸,最终他留下了一句名言:“苦海无边,岸在北京。”撂下这句名言之后,他带着家人收拾完行李,随即北上前往北京。是什么人能引起这场舆论风波呢?为何各方都在关注他的动向呢?

这个处在舆论风口的人名叫沈醉,在中国近代史上,他也是极为出名的人物。沈醉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他本人是军统的核心人物之一,在当时的军统内部,有著名的三剑客,这三人中最为出色的就是沈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醉的人生从最初就充满着戏剧色彩,他出生于湖南湘潭,这里曾经走出过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革命思想在当时的湖南影响极大,沈醉从小也受此影响,他决意投身革命事业。不过年少的他,对于革命还不够了解,当时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姐夫余乐醒。

此人也不同凡响,余乐醒早年出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受到新民学会的影响,开始思考中国革命的未来。回国之后,他决定投身共产主义,并且成为周恩来等人组建早期党组织的骨干之一,此后他更是成为中共的核心成员,一度担任北伐军独立团的党总支书记。

余乐醒的辉煌履历,让年轻的沈醉无比仰慕,他曾把姐夫当作是自己人生的榜样。如果按照这个剧本发展下去,沈醉未来是会加入中国共产党闹革命,可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余乐醒擅自离开了党,随后跑回上海发展。此后他更是背弃了曾经的信仰,选择加入戴笠组织的情报机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余乐醒把沈醉介绍给戴笠,沈醉也就此开始了自己的特务生涯。

当时的沈醉只有18岁,可他却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进入军统之后,沈醉的人生可谓是一路开挂。他虽然年轻但有勇有谋,行事思维缜密,即便沈醉一向不喜欢去做那些复杂麻烦的事情,可只要戴笠交待下来的工作,他都会很好完成。

看着身边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戴笠心里是非常高兴,于是他开始重点培养沈醉,甚至有意让他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在戴笠的提拔下,沈醉的仕途也一帆风顺,他十分年轻的时候就成为军统总务处的处长,被授予少将军衔。这在当时让很多人都想不到,即便是军统内部,也有很多人质疑戴笠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沈醉也有了不少敌人,无数的人都嫉妒他这火箭般的升迁速度,很多人就嘲笑他,把他称作“娃娃少将”。然而沈醉却靠着极强的本领,练出了超一流的暗杀手段,他更是对军统内部了如指掌,渐渐成为戴笠的大管家。

眼见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沈醉也有了更大的野心,他对戴笠十分尊重,可他心里也希望能在未来接戴笠的班。然而这一切美好的幻想,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空难破坏。戴笠的意外去世,直接导致军统的地位一落千丈,在戴笠飞机失事后,沈醉也是主动请缨出去带人寻找戴笠。然而,他的这些行为,再加上他往日深受戴笠宠信,也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无论是国民党内部其他的情报机构,还是军统内部的毛人凤等人,他们都把沈醉视作眼中钉。很快一场针对戴笠嫡系的清洗行动到来,沈醉由于功勋卓著,他没有遭到这些人的毒手,可他还是受到了排挤,最终被打发到云南担任保密局的站长。被派到这里任职,这也基本宣告了沈醉的“死刑”,被变相流放的他,在国民党内部的仕途已经到头了。

沈醉也因此对毛人凤等人恨之入骨,他甚至想过要毒杀毛人凤,可惜最终还是没有下得了手。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沈醉,也彻底死了心,可他也没想到,反而是这次的失败,救了他的性命。由于沈醉被早早排挤出权力的中央,他此后一直在云南过着变相流放的生活,这反而让他没有参加保密局在重庆集中屠杀共产党员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解放战争临近尾声,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此时的云南局势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时的主席卢汉决定起义,促成云南解放,可他必须要搞定国民党在云南一些重要的人物,于是他想到了沈醉。

云南起义已经迫在眉睫,卢汉等人需要逮捕云南境内诸多的特务以及反动的官员。能协助他完成此事的只有沈醉,沈醉当时的立场已经动摇,他肯定不打算与国民党同进退,这也让卢汉有机会拉他下水。

于是卢汉靠着自己掌握的一部分人员名单,与沈醉摊牌,见此情景沈醉也选择合作,协助卢汉逮捕了大量反动官员与特务。随着沈醉的加入,起义也变得更加顺利,诸如原军统要员的周养浩等人相继被逮捕,起义也没了阻碍。

沈醉在通电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下令云南自己的部下放下武器投降,然而卢汉对沈醉的态度并不满意,他始终认为沈醉不是心甘情愿起义的。因此沈醉也被他关押起来,在解放军入主云南之后,沈醉也被送到了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对于这个结果,沈醉倒是没有什么怨言,他反而开始真心接受改造,在功德林期间表现非常不错。

然而沈醉身上戏剧性的地方再次体现出来,当时在云南起义的人员里面,沈醉按照表现确实是有实际功劳,虽然他属于被迫起义,但他确实做了实际的贡献,没有他的加入,起义也很难顺利完成。因此在沈醉被关押十多年之后,经过组织的研究,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保了他,让他成为被特赦的前两批罪犯里面唯一一个军统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如其来的特赦命令,让沈醉也有些发懵,他其实也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压根没想过自己还能有被特赦的一天。在恢复自由之后,沈醉在北京担任了文史专员,他也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造,沈醉也彻底转变了自己的思想,他反思过往的错误,重新认识历史,也真心为国家的发展感到高兴。自己当初上错了船,为自己带来了无数的危害,他被关押期间,他的妻子也以为他已经去世,最终选择了改嫁。沈醉出狱后曾试图找到妻子,可残酷的现实让他只能放弃,他也因为工作的缘故,让自己的孩子们受了无数的苦。

于是沈醉沉下心来好好度过剩余的人生,他也开始照顾自己的家人,试图弥补自己过往对家人的亏欠。在解放前,他的几个子女都被送往了台湾,这反而让沈醉见不到自己的孩子,此后他一直与小女儿沈美娟相依为命。随着沈醉年龄越来越大,他也格外想念自己的家人,他的很多亲友都居住在香港,于是到了1980年,沈醉和小女儿一起到了香港看望家人。没想到他的到来,让各地的媒体一下子炸锅。一直以来,国民党都试图让沈醉回到台湾,即便沈醉不愿意,他们也要求沈醉留在香港,不要回去为共产党效力。

沈醉的身份确实非常特殊,他不仅是军统的核心人员,手里掌握着大量国民党的机密,他更是一度成为中将,地位相当高。因此沈醉这样的人物真心接受党的改造,这让国民党方面十分恼怒。沈醉也没有想到,在老了之后回到香港看望亲友,却掀起了一场大风暴。他此时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到底是选择留下,还是回到内地。

要知道当时国民党的要员想要接他回台湾,并且打算炮轰一套共产党强制压迫沈醉的舆论。而沈醉的亲友却不想他趟浑水,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罢,远离就好了,就留在香港做个富家翁不好吗?但是最终,沈醉做出了决定,他收拾行李和女儿回到了北京,并且留下了开头的名言。那么沈醉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沈醉来说,一方面他是真心接受了改造,认识了自己过往的错误。曾经的错误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他更是亲眼看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越过越好,这不就是自己曾经选择革命的原因吗?因此,他想要与过去决裂,继续在内地过着自己的改造后的新生活。另外一方面,他对于国民党已经没有任何好感了,虽然自己的子女有很多都在台湾,但沈醉心里一直都痛恨国民党当初的很多做法。比如他与保密局之间的矛盾,与毛人凤等人之间的深仇大怨,即便沈醉可以回到台湾,哪怕是留在香港,他也非常清楚,保密局那些人是不会放过他的,这些人早就想要除掉沈醉。

那么为何过了这么多年?国民党还要不断争取沈醉,甚至不惜除掉他呢?沈醉的行为也说明了答案,由于自己处在高层,沈醉对于国民党内部的无数事情都太了解了,他在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也开始回忆自己过往的生涯。于是沈醉利用文笔,把以前的很多事情都给写了出来,他也没想到,自己的这些作品,却成为新中国后来研究国民党,军统,保密局等重要的研究资料。在这些回忆录,书籍里面,沈醉也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党内的诸多黑暗,没有下限的现实。同时,他也记录了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功德林改造时候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所揭露的诸多事情,都让国民党对于大陆的诸多指责,都成了笑话,也让很多人能更加深刻意识到国民党统治的黑暗,珍惜后来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沈醉的定性也发生了改变,随着组织对于沈醉起义时期行为的审查,最终中央也给出了定义,沈醉在起义过程中是立下了重要的功劳。由于他为了促成云南起义所做的事情,再加上他在抗战时期立下了诸多的功劳,沈醉也从改造后的战犯,变成了起义将领。这个改变,也让沈醉有些懵,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能成为起义的功臣。这让他对中央更加感激,也彻底打消了离开中国的念头。

从香港回国之后,沈醉也担任了政协委员,他也成为军统战犯里面,为数不多能享受副部级待遇的要员。由于定性的变化,晚年的沈醉也活得非常不错,他所撰写的书籍更是在国内非常火。有趣的是,由于早年在军统的经历,沈醉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不仅手段高明,更是有着非常好的身手,在晚年的时候,沈醉的身体依旧非常硬朗。到了80年代的时候,有一次沈醉坐公交车,没想到他被两个小贼盯上,随后这俩人就对沈醉动手。没想到沈醉识破了他们的手段,反而把这两个小贼给打倒在地,这么大的岁数还有这样的身手,确实是非常惊人。

1996年,沈醉在北京去世,走完了他戏剧性的一生。一直以来,沈醉这个人的风评都有很多不同之处,一方面沈醉确实是一个最大恶极的人物,在做特务的时候,他也杀了不少的共产党员。可另一方面,沈醉对于国家也确实有不少的功劳,他随后也真心接受了改造,重新融入到了新中国。因此,沈醉前后的行为也能说明一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然而不管他以前所做的那些,在他决定回到北京,放弃香港台湾的时候,他就为国家立下了一个大功。他的选择也给无数质疑新中国发展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是让国民党一直抹黑大陆的行为徒劳无功,在这件事上,沈醉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