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有幸现场观摩了第21届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的第二场比赛。看后非常兴奋,也倍感欣慰。这场比赛的选手年龄主要集中在十至十六周岁,虽然他们脸上还带着稚气,但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丝毫不逊成人,展现出我省少儿戏曲教育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本场比赛有以下几个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艺术照亮孩子

本场比赛小选手们演唱了京剧、豫剧、曲剧、越调、宛梆五个剧种的经典唱段,对于众多孩子来说,可谓一场戏曲的盛宴。每一个选手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他们是那么的沉着冷静,那么的全神贯注,没有丝毫的懈怠。有的选手唱到最后泪流满面,让在场的孩子们无比的激动,他们不仅受到了艺术的陶冶,更让心灵受到了洗礼,充分发挥了戏曲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舞台还给孩子

本场比赛除了主持人之外,还特意邀请了两位少儿主持人穿插主持,让孩子们参与到各个环节之中。他们娇小玲珑的身影、可爱稚嫩的脸庞、天籁般的童声,让舞台充满了无限的活力。虽然在主持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对一些生僻字还发不准音,但丝毫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自信和对舞台的享受,传递出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

让孩子走进剧场

本场比赛的观众除了参赛选手和孩子家长之外,主体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他们时而鼓掌,时而呐喊,时而欢呼,完全沉浸在小选手的表演之中。尤其可爱的是,他们时刻关注着每一个选手的成绩,每出现一个高分他们都会发出一阵惊叹。期间,他们还争相走上舞台,与主持人和选手们互动,或学习唱腔,或模仿表演,或接受采访,表达了他们对学习戏曲的强烈渴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第21届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有超过3000选手踊跃报名,最终有141个节目进入决赛,涵盖了豫剧、曲剧、越调、京剧、道情、宛梆等多个剧种,展示了我省戏曲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小梅花戏曲大赛的品牌效应也更加突显。戏曲教育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不仅需要从娃娃抓起,还需要持续接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戏曲人才队伍。令人欣喜的是,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届,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当年的一棵棵戏曲幼苗如今已经蔚然成林,有的已长成参天大树,如担任本场比赛评委的秦梦瑶就是当年从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如今她已经是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成为一颗耀眼的戏曲新星,见证了河南省小梅花戏曲大赛的成长与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贺宝林 河南省剧协戏剧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5月14日下午,有幸现场观摩了第21届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的第二场比赛。看后非常兴奋,也倍感欣慰。这场比赛的选手年龄主要集中在十至十六周岁,虽然他们脸上还带着稚气,但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丝毫不逊成人,展现出我省少儿戏曲教育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本场比赛有以下几个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艺术照亮孩子

本场比赛小选手们演唱了京剧、豫剧、曲剧、越调、宛梆五个剧种的经典唱段,对于众多孩子来说,可谓一场戏曲的盛宴。每一个选手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他们是那么的沉着冷静,那么的全神贯注,没有丝毫的懈怠。有的选手唱到最后泪流满面,让在场的孩子们无比的激动,他们不仅受到了艺术的陶冶,更让心灵受到了洗礼,充分发挥了戏曲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舞台还给孩子

本场比赛除了主持人之外,还特意邀请了两位少儿主持人穿插主持,让孩子们参与到各个环节之中。他们娇小玲珑的身影、可爱稚嫩的脸庞、天籁般的童声,让舞台充满了无限的活力。虽然在主持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对一些生僻字还发不准音,但丝毫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自信和对舞台的享受,传递出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

让孩子走进剧场

本场比赛的观众除了参赛选手和孩子家长之外,主体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他们时而鼓掌,时而呐喊,时而欢呼,完全沉浸在小选手的表演之中。尤其可爱的是,他们时刻关注着每一个选手的成绩,每出现一个高分他们都会发出一阵惊叹。期间,他们还争相走上舞台,与主持人和选手们互动,或学习唱腔,或模仿表演,或接受采访,表达了他们对学习戏曲的强烈渴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第21届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有超过3000选手踊跃报名,最终有141个节目进入决赛,涵盖了豫剧、曲剧、越调、京剧、道情、宛梆等多个剧种,展示了我省戏曲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小梅花戏曲大赛的品牌效应也更加突显。戏曲教育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不仅需要从娃娃抓起,还需要持续接力,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戏曲人才队伍。令人欣喜的是,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届,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当年的一棵棵戏曲幼苗如今已经蔚然成林,有的已长成参天大树,如担任本场比赛评委的秦梦瑶就是当年从大赛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如今她已经是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成为一颗耀眼的戏曲新星,见证了河南省小梅花戏曲大赛的成长与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贺宝林 河南省剧协戏剧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视频:张雪雪

图片:武百泉

编辑:陈彦波

校对:张秋丽

审核:蒋愈红

来源:河南剧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梭戏剧艺术的历史空间

徜徉逍遥自得的审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评戏

微信ID:lianzhongping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