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山毓秀,大河多娇。

大河镇位于中国凉都六盘水西北瑰丽的钟山境内,距离市中心仅6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这里彝、苗、汉十多个民族共同聚居,交通便捷,区位突出,有钟山“小江南”之美誉。

大河镇因一河流而得名,那就是穿镇而过的以勒河。《大定府志》曰:“以勒者,水城以勒土木之祖也”,其地形如“鸡肫”,地属以勒土目,河当然以以勒之名命之。

清灵灵的以勒河杨柳拂岸,呈S型缓缓流淌,将以勒坝子分为大桥和渡口两个村庄。两村房舍明亮,静卧群山怀抱,一村白墙红瓦,另一村白墙蓝瓦。从山上俯瞰,以勒河波光粼粼,弯曲有度,红顶和蓝顶的房屋抱团分饰两岸,既像两朵不同颜色的花瓣,清丽雅致,又像太极的八卦,阴阳相融,一片祥和。

沿着宽阔明亮的旅游公路盘旋而上,来到摩俄大坡,展现在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致。

海拔1800米的山间,天高地阔,宁静致远。身处此山,如履平地,丝毫没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之感。四通八达的彩色公路连接着大地村、周家寨等56个村民小组和两个居委会。沿途绿荫如盖,栋栋七彩小楼似粒粒珍珠,洒落在山丘下、果林里,湖水旁。公路两边,随处慵懒地躺着翠绿的草坪,洁净的花丛。那系在路两边随性的风车,清风徐来,便加速转动。竭力吹走路人的疲惫和忧伤,留下轻松与惬意。

穿行在这些村寨,会令人产生错觉,时而觉得身处荷兰的牧场,鼻间闻着青草的芳香。时而沉浸在绚烂的童话世界,相偎着山水、楼房。大河镇不仅家家洋楼、且造型别致,色彩明快。站在各村的观景台放眼望去,连片的绿色中多处涂抹着明丽的色块,映衬着碧蓝如洗的天空。此时的村庄既是一幅瑰丽的油画,通透、明朗,又是曼妙的少女,貌美、体香。

这些色块之中,尤以国学馆、凉都生态农庄最为突出。

作为文联的工作人员,地处周家寨摩俄湖畔的国学馆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曾多次带队到此参加活动,但像今日这般以游客的身份静静观赏,我还是第一次。

黄昏的摩俄湖,仿佛天上的瑶池洒落人间,揭开平常那神秘的面纱后,碧蓝清澈,水平如镜。魔俄是当地彝族土司的名字,传说他十分热爱子民,不忍寨民常年靠天吃饭,便带领大家修筑阿角仲河坝水库,用于干旱时灌溉田地。后世为了纪念摩俄土司的功绩,便将水库命名摩俄湖。

摩俄湖四周倒映着山的丽影,或高或低,或深或浅。湖中,石砌的九孔桥迈开大步横跨在湖面上,据说九个桥孔代表湖周九十九个泉眼 。关于此桥的传说很多,有的说是英俊的夜郎王为心仪的彝家姑娘浣洗方便而开凿的九十九道泉眼,有的说是美丽的夜郎公主思乡的眼泪化作九十九道泉眼,总之立于九孔桥上,你会沉醉在这些美丽的传说之中。

湖尽头的山背后,依次排列着21栋华夏朝代酒店,绿树掩映,鸟语花香。伫立最前端的便是史前酒店,它以洞穴文明为主题,粗犷的石器,原始的虎皮器物,让游客瞬间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我们来到富丽的唐朝,穿上飘渺的唐服,美轮美奂,是唐皇,亦可是贵妃。中国红映衬的室内,极尽古典与奢华,掀开华丽的红账,真想一躺不起。

沿着朝代酒店走一招,就好比畅读一本中国古代史,不由感慨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深深被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试想,周末几家人相约带着孩子到此,选择一个喜欢的朝代酒店共同住上一晚,再游游湖边的山水,定别有一番情趣。

国学馆,亦称中国农耕历史文化博览园。从高空浏览,整个国学馆的建筑呈“杏”字,意为天圆地方。它的标志性建筑――金鼎,屹立在朝代酒店旁的高梯之上,很是醒目和壮观。鼎内,正中央摆放着一个直径为3米的歙砚。千万别小觑,它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歙砚。砚内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褶皱,还低调地隐藏着整个博览园的地形图,如无人指点,根本发现不了。正殿墙壁镶嵌着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历朝逸闻趣事,殿内氤氲着浓厚的国学氛围。

博览园充分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再现,将农耕源流、农耕风貌、村镇民居、传统习俗等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的各种元素汇集起来,全方位勾画出历代中国农耕文化的全景图,为游人深入了解农业发展进程、传统农业社会、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搭建平台,是中小学生了解国学,了解农业生产很好的一个教育基地。

来到国学馆,你不仅可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洗礼,还能感受大河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见证大河今日甜蜜安逸的生活。

位于大地村的“凉都生态农庄”,是去国学馆的必经之地。

平常多是路过,只能在车上远远地羡慕着,这次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在此成立,有幸小住了一晚,终有机会与之亲密接触。

那依山而建、整齐划一的60栋颇具异域风情的黄色别墅,占地400余亩,大气的格局引来无数路人的赞叹。在城市,这样的三层别墅都很稀罕,何况在大山之中。为了拜访住在36栋的作家朋友,我们的车在A区B区饶了几圈,沿途遇到许多外来避暑的游客,听口音以重庆的居多。他们说这里很清凉,暑期一到就带着孩子过来了。这里山高林密、空气清新,住着很是舒适。途中我们还看到了环绕农庄接游客出去的观光车,也在足球场上看到一些集训的球队和搭建的帐篷,看来,这里既没有城市的嘈杂,休闲出行也很方便。

为了晨起看雾,夜仰星辰,我们几位女友刻意早起晚睡,真真儿体会了一把鸡犬相闻,雾中听声的山村生活。

夜色中的大地村,非常寂静,人的心情也跟着平复,工作的烦恼,生活的苦闷都得以释怀。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时间仿佛静止,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这么安静的躺着,看着,享受着。

清晨雾刚散尽,站在农庄的入口向远处眺望,蓝天、云海、绿树、群山一览无遗,视野极为开阔。山风徐来,耳中可听到山脚以勒河水哗哗流淌,鼻翼可闻着摩俄大山葡萄园和蔬菜基地传来的瓜果清香。那是自然的清香,没有任何修饰,纯净得让然生不出一丝杂念。

过去出门跋山涉水,走上几天几夜,一路上随处可踩着羊屎疙瘩,厕所只挂着一块遮羞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国家关心,政府支持,只要勤劳,一路都是好日子!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坐着一辆破旧的中巴车,在那九曲十八拐,包包拱拱的乡村公路上,顶着一脸的灰尘,吐得稀里哗啦来到大河镇的情景,如今,高速公路、旅游公路、通组路、串户路缩短了乡村与城市的距离,昔日黢黑的房屋,嘈杂拥堵的集市已随风消逝,大河正以全新的面貌,静等八方来客。

(选自王华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大美凉都——六盘水地域文化散文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