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为何被称为“最早的中国”?一起探访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史记·封禅书》中,太史公仅用一句话,便指明了华夏文明发源地之所在。

60多年前,“考古寻夏第一人”徐旭生先生在洛河畔苦苦寻找。当地老农带他找到了一堆古陶片——这是故事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夏鼐、赵芝荃……更多的考古人扔下文献,拿起手铲,来到二里头遗址,寻找历史遗存,开启了尘封数千年的回忆。

2000年,《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

2019年10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成。从此,“最早的中国”——夏王朝走进了世人的视野。

01

从传说中走来的“夏”逐渐清晰可触

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夏朝的都城,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震惊中外。

据史书记载,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距今四千年左右,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夏朝只存在于古文献中。经过几代考古人长达60多年的探索,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夏代文物,并基本厘清了都城的范围及祭祀区、宫殿区、作坊区等遗迹分布。

这些实证,标志着夏朝正从传说具化为真实的、可触碰的历史。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第一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物馆外观采用旧紫铜和夯土墙为主要材料,夯土墙采用现代夯土工艺,结合紫铜、清水混凝土等元素,设计规划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夯土单体建筑。夯土是早期遗址文化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中夯土墙镶嵌着各个时期的陶片

二里头遗址为何被称为“最早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这样解释:“最早的中国”可从“最早”和“中国”两方面理解。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余其宅兹中国”。结合《尚书》《逸周书》《史记》等文献记载,“中国”指洛邑所在的洛阳盆地及以其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在西周人心目中,“有夏之居”所在的洛阳盆地是“中国”,这里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中国”的最初意义是“中央之城”或“中土之国”,指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是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最早的中国”就指地处“天下之中”的最早都城及其中心地区。60多年的考古探索表明,二里头遗址是最早在洛阳盆地建都的广域王权国家都城,最符合“最早的中国”。

02

二里头先民创造了中原地区首个“超级大国”

二里头遗址发现后,一扇通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王朝的大门就此被叩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鼎

赵海涛表示,二里头文化是在中原本地文化连续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从一万年前李家沟文化,再到八千年前的贾湖文化,再依次经过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后岗一期文化、大河村文化、中原龙山文化一直到二里头文化,中原文化发展序列不仅完整,而且连续不断。其建筑形制、墓葬形制以及陶器的组合在先前文明的基础上一脉相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松石铜牌饰

在继承中原主体文化之外,二里头文化还广泛融合了周边文明先进因素。例如西北的陶器类型、冶铜技术、绵羊、小麦,南方的后石家河文化的玉器,热带海洋的海贝,东方的玉礼器、陶礼器和东南的原始瓷器。

赵海涛认为,由于二里头先民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他们才能在激烈的多元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制度和文明成果,并在中原地区建立了一个超越地理单元的“超级大国”。

这个“超级大国”以河南为中心,东到周口,北达焦作,西至关中平原,南至湖北北部。据河南大学贺俊博士统计,其境内共有800多处聚落,根据聚落规模、遗存规格可划分四个等级,发现它的社会结构为“金字塔形”。大中型聚落占据了河流、交通要道、绿松石矿、铜矿等核心资源,周边小型聚落呈拱卫态势,形成“众星捧月”式的分布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璋

牙璋在二里头时期成为代表贵族身份的重要礼器,在这个时期,牙璋较以往尺寸更大,其扉牙变为龙形,且全部出自于高等级贵族墓。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香港南丫岛大湾遗址甚至越南背部雄仁遗址等等看起来和二里头毫无关联的遗址,同样出土不少二里头风格的牙璋。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主任赵腾宇表示,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中的和平性。在这些发现二里头风格牙璋的地区,没有发现其他二里头特征的器物,说明二里头人并没有占领那些地方,而是这些地区主动学习和接受了二里头先进的文化,二里头文化也借此散播至大半个中国,奠定了古代中国形成的重要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里头一期至四期陶器的变化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自开放以来,在陈列展览、数字展示、学术科研、研学教育、文创研发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已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示范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与展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