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3天取款40余万元,这是为何?2024年4月16日,红花岗公安分局南关派出所接到了一条来自银行的紧急推送线索。线索显示,一位名叫罗某的女性,年龄51岁,在近两天内到银行取款存在异常行为。鉴于这一情况,银行工作人员求助南关派出所对罗某进行核查。

南关派出所对此线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警力展开核查工作。经过详细调查和核实发现罗某在2024年4月13日至2024年4月16日短短几天内,频繁前往遵义市红花岗区新店子的某银行进行取现操作。这一行为引起了警方的极大关注,因为这样的取款模式与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资金转移方式高度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进一步的核查中,民警发现罗某使用的银行卡(卡号6217XXXXXXXXXXX2800)存在明显的异常交易记录。罗某在短短几天内,通过ATM机和银行柜台共取现40余万人民币

其中,第一次是在ATM机上分别取了两次5,000元,柜台上取了49,000元,共计59,000元

第二次是在银行柜台取了141,000元

第三次更是在银行柜台取了高达200,000元的巨额现金。

这样的取款频率和金额,明显超出了正常人的消费和储蓄习惯。

经过深入调查,民警发现罗某的这些资金均来源于电信网络诈骗非法活动,罗某在明知这些资金是电信网络诈骗所得的情况下,仍然协助进行取现操作,并从中获利1,000余元。此外,民警还发现罗某的银行卡上仍有206,000元的电信网络诈骗非法资金未被取出

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民警对罗某进行了深入审讯。在审讯过程中,罗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并交代了其上家诸某的相关信息。警方立即展开行动,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诸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嫌疑人罗某

目前,犯罪嫌疑人罗某和诸某二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民警将继续深挖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细节和背后的犯罪网络,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这起案件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要警惕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支持和配合警方的工作,共同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防诈骗宝典

1

提高防诈骗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 “防人之心不可无。”积极参加法治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要懂得思考,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

2

不要感情用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讲“感情、哥们儿义气”的诈骗分子,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做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3

切忌贪小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尽可能克服自我贪小便宜和对突然到来的“好处”的过多追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来源:红花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