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08年11月15日,年75岁的慈禧“老佛爷”辞世了。这天,皇宫内外最伤心的人,无疑是伺候了她44年的大太监李莲英。

慈禧去世后,李莲英一面整理情绪,一面也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了。他7岁末净身,8岁入宫,16岁调入长春宫伺候慈禧。如今那个宠了他半生的主子去了,他的晚年该如何安顿呢?

摆在李莲英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告老还乡,一条是另寻主子,继续伺候人。相比之下,后者虽意味着可能的荣华富贵,可前者明显更好,毕竟,慈禧去世这年,李莲英的年岁也不小了,他已经六十岁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莲英

慈禧死后,李莲英总时不时回想过去的辉煌。人开始“想当年”的时候,往往也是潜意识觉得自己“没盼头”的时候。

他李莲英当年是何等风光啊,他26岁成为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31岁升为四品花翎总管,与敬事房大总管平起平坐;46岁荣升二品,创下清宫太监做官的历史记录。要知道,雍正皇帝曾规定,太监最大官只能到四品,可他李莲英愣生生打破了这个限制。

李莲英能一路扶摇直上,全赖慈禧对他的宠爱。而他能得慈禧宠爱,与他一门心思伺候慈禧有关。别人伺候慈禧,顶多把分内事做好,他不同,他总想方设法替她分忧解难,他想过了:慈禧一个女人,又早早没了丈夫,后来儿子也去了,深宫寂寞,她最需要的绝不是奴才,而是一个知冷知热,能把她放在心尖上的人。

慈禧注重容貌,李莲英就去八大胡同找妓女学习梳头,给她梳最时髦、好看的发型;慈禧常感觉浑身酸痛,他就学了按摩功夫,每天早晚给她按摩;慈禧喜欢听戏,他就把《西游记》、《三国演义》、《小五义》《石头记》等名著里的故事全背了,没事就绘声绘色讲给她听,讲的时候,他还不忘加入一些慈禧喜欢的小曲,逗她开心……

慈禧

李莲英对慈禧的了解,超过了世人的想象。一个能把人放在心尖上的人,能不了解人吗?时间久了后,慈禧一个眼神,他便知道她想啥、要啥,这样的他,想不得宠都难啊!

也因为了解慈禧,他才发明了一个“老佛爷”的特殊称谓,并让皇宫内外的人都这般称呼她。

可也因为所有心思全在慈禧那里,李莲英对慈禧以外的人,包括接替慈禧掌握大清后宫大权的隆裕太后并不了解。没办法,这些人他虽然常见到,但从未花心思在他们身上。

不了解隆裕太后的李莲英,很快失宠了。

守灵期间,敏感的李莲英发现隆裕太后并不信任自己,却反而格外信任小德张。看清这一切后,李莲英决定:办完慈禧葬礼后,就离开皇宫。

可离开皇宫,自己能去哪儿呢?这个问题对李连英来说,可不是难题。早在伺候慈禧期间,他就想到了自己的退路,所以,他有多处私宅,仅在海淀镇上他就为自己安置了三处宅园:一处在军机处,一处在碓房居,一处在彩和坊。

李莲英故居

住的地方不用发愁了,可身后事呢?这个问题的确让李莲英有些头疼。毕竟,中国人有重死的传统,他李莲英虽没有后人,却毕竟也算一号人物,那他的身后事,就很紧要了。

李莲英一直对自己的侄子、侄女格外热心,没办法,他百年后的养老送终问题,都得倚仗他们。入宫这些年,他没少在侄子、侄女身上花功夫,他将自己的四个侄子过继到自己名下做了嗣子,还收了两个养女。目前看来,他们也都还算孝顺。

可他李莲英也清楚,他们的“孝顺”,多少是冲着他的钱来的。可那又怎样,他只得接受这个事实。

为慈禧办完葬礼后,李莲英收拾行囊离开了这个让他耗费了大半生的皇宫。走时,他向隆裕太后请辞时说:自己想为慈禧太后在宫外守丧三年。

李莲英为了取得隆裕太后的信任,竟在思虑再三后,将慈禧太后赏赐的所有财物都送给了隆裕太后。而自己在宫内藏的几百万两黄金,他也索性留在了宫中。不用说,这些钱,也算是他为隆裕太后备的大礼了。

至于其他的钱财,李莲英则按亲疏远近关系,分给了下属和亲信。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要“花钱保命”。曾经权倾一时的李莲英,因走在慈禧后头,不得不花钱买命,当真也是令人唏嘘。

隆裕太后拿了李莲英的钱,自然也高兴放他走,她还允许宫里按照此前每月60两白银的标准继续发放“退休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隆裕太后

如此一来,李莲英等于在一顿疯狂操作后,得了一张保险了。这张保险,说到底,也是基于保命的考虑。

李莲英为何如此大费周章地“保命”?答案与他做大太监总管这些年得罪了太多人有关。为了进一步保命,李莲英出宫后,在自己的多个宅邸中,选择了最低调的北京棉花胡同83号居住,住进去的当天,他在门口看了又看,进门前,他让人把门上的李府牌匾摘了下来。

住下来以后,他把平日那些奢华的爱好全去掉了,除了养鱼养花,其他的事,他基本都不干。为了不引人注意,他极少出门,连吃食也简化了,后期,他甚至开始吃斋念佛了。

他如此低调,他的子女们却并不安生,他们为了争夺财产的事,经常闹得不可开交。无奈之下,李莲英只得将他们召集到一处,早早把家产分了。分家产前,他反复叮嘱子女们:必须勤俭持家,防止坐吃山空。

李莲英将自己的财产平均分给了子女、亲属,其中,4位嗣子每人20万两白银,养女每人17万两白银,金银珠宝分给了亲属。

分财产的那天,李莲英也顺道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自己死后丧事需上报隆裕太后,不要私自发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