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区域协同 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文附于文末),对2024年药品及医用耗材集采相关事项作出指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官网

其中,耗材方面,《通知》重点提到了国家组织开展新批次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和人工关节接续采购;重点指导江西、安徽、广东、浙江、福建、河南、河北等7省分别牵头体外诊断试剂、超声刀、结扎夹、冠脉切割球囊、血管介入等医用耗材全国联采工作。

人工关节接续采购,今日开标

《通知》强调,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则,适时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开展人工关节全国统一接续采购。目前,人工关节接续采购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接续采购公告(第2号)》(以下简称“接续采购文件”),人工关节接续采购于今日(5月21日)在天津开标

据相关报道显示,本次接续采购中,全国6281家医疗机构填报人工关节采购需求达58.16万套,与两年前首轮集采协议量相比,增长了7.42%。此外,本次接续采购采购周期由原先的2年延长至3年,有望进一步引导市场对骨科耗材集采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品牌更迭对临床的影响。髋关节、膝关节的首次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集采价格自2022年落地至今已经两年。两年来,全国共使用集采人工关节超111万套,显著降低患者负担。

截至目前,国家已针对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脊柱类耗材、人工晶体及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开展了集采工作,其中冠脉支架已在2022年开展接续采购工作。整体来看,集采产品价格降幅趋于温和,企业中选率也稳步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中国医疗保障

《通知》还提到:适时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2024年,针对眼科、骨科、心血管或其他领域的新批次耗材国采或将来袭。

七大耗材为重点,开启全国联采

《通知》提出,要“扩大联盟范围,形成全国联盟集中采购”。国家医保局强调,全国联采要规范、高效开展,做好执行监测,增强效果;公平对待各类经营主体,严防“地方保护”。

各省份原则上均应参与全国联采,积极献计献策,做好集采执行监测管理,增强集采效果;对事关集中采购成效的关键事项,如报量管理、执行集采协议量、非中选产品价格管理及暂停挂网等方面,要树立大局观,原则上应与牵头省份保持一致,避免在政策执行上“放飞”“放水”。

《通知》还重点提到,将指导江西、安徽、广东、浙江、福建、河南、河北等7省分别牵头体外诊断试剂、超声刀、结扎夹、冠脉切割球囊、血管介入等医用耗材全国联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国家医保局官网

此前,这几类耗材基本都已开展过相关采购工作,例如江西牵头开展的二十四省(区、兵团)肾功心肌酶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采,产品价格平均降幅约77%,年节约采购资金近40亿元;2021年,广东牵头开展的16省市联盟超声刀头集采,估计年节约费用近20亿元,广东年可节约费用近5亿元……

2024年,针对《通知》提到的七大类耗材,新一轮集采即将开启。今年4月,江西开展了生化类检测试剂集中带量采购企业座谈会,集采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涉及糖代谢、微量元素、血脂、特蛋、肿瘤标志物等品类的74个项目。与此同时,肿瘤标志物、超声刀头、乳房旋切针等耗材的集采工作也已提上日程。

国家医保局强调,全国联采重点覆盖国家组织集采以外品种,以及采购金额大、覆盖人群广的“大品种”,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在执行层面,应强化牵头省份职能,加强采购执行;鼓励和引导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参加集采;畅通医疗机构和中选企业问题反馈渠道,确保中选产品质量、供应、优先使用、及时回款;以集采为抓手重点提升医用耗材网采率;将集采中选结果执行情况纳入医保基金飞行检查范围。

结语

2024年,随着国家及各个联盟加速推动耗材采购工作,我国耗材市场将迎来新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