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东北我军兵力已达百万之众,为便于指挥,部队除建立单独的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外,又成立了第1、第2兵团,这两个兵团,下辖了当时东野的全部战斗部队,而担任兵团司令的,则分别是萧劲光和程子华。

能出任当时东野唯二的兵团司令,足以说明萧、程二人在能力上是得到上级认可的,毕竟东野名将如云,而这二位却力压一众猛人出任兵团司令,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但奇怪的是,同为兵团司令,这二位未来的人生之路却大不相同,萧劲光成了开国大将,而程子华却连个军衔都没有。

是程子华资历不行吗?当然不是,全军之中,论资历的话,程子华绝对是能排在前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在1934年举行的第二次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程子华因贡献突出,就被授予了二等红星奖章,不太熟悉军史的人可能对这枚奖章意味着什么不清楚,这么说吧,这个红星奖章是当时那个时期,最高级别的奖章。

当时这种红星奖章,一共分为一、二、三这三个级别,一等为金制,二等为银制,三等则为铜制。

而在我军众多将帅之中,获得过这种奖章的人并不多,并且,获得一等奖章的均为元帅级别的人物,比如朱老总、彭总、徐帅、刘帅等。

像罗荣桓元帅,所获得的也只是和程子华一样的二等红星奖章。

单从这一点去看,就已经能看出程子华的资历究竟如何,而这还只是其中之一,在获得奖章后不久,程子华又出任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职务。

什么职务呢?正是红25军的军长。

红25军,是我军历史上一支颇具传奇性质的队伍,该队伍在军史中留下最浓重的一笔,莫过于在长征期间,第一个抵达陕北。

除此之外,红25军也是著名的“娃娃军”,在长征之前,该军中就有一千多人都是15岁以下的儿童团组成的。

这些儿童团的成员,最大的不过15岁,最小的才只有八岁,他们的身份,要么是烈士遗孤,要么是孤儿,但正是这样一支队伍,却克服了艰难险阻,转战数千里,最终第一个抵达陕北,并在陕北创建了一片天地,为中央红军在陕北站稳脚跟以及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问了,红25军我知道,在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因为经费紧张,毛主席亲自打借条向红25军借2500大洋,而军长徐海东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从不多的经费里,拿出5000大洋交给了毛主席。

正因为这件事,让毛主席记了多年,多次盛赞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之人”。

5000大洋并不算多,但难得可贵的是徐海东在那个时候的做法,他党性之强,且坚定支持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这才是最令人所赞叹的。

但问题就在这里,都知道是红25军军长徐海东支援了中央红军,他程子华啥时候又当过红25军军长呢?

实际上,这是发生在长征开始之前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