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五月说影

编辑 | 五月说影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说,在世界上,谁控制了石油,就相当于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相当于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住了货币,就相当于控制了全球经济。

而美国已经用实践为我们证明了第一个观点,拥有着石油霸权的美国正在肆意地攫取世界各国的财富。

至于第三个观点,是贯穿于美国曾经的黄金和石油霸权之中的。从上个世纪开始,美国就已经开始了以石油、粮食、美元为三大因素为基础的国际布局。

而中国也曾因美国操纵而亏损破产,后来更是靠着投放战略粮而大获全胜。那么,在中美粮食两战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粮食战争

这件事还得从2001年开始说起,当时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卡住中国的脖子,于是便要求中国签订《中美农业合作协议》。

说是合作协议,其实是美国为了更方便在中国农业市场上形成垄断的一种无理协议。

虽然说当时的中国已经摆脱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低迷的窘状,并且在后阿里的发展道路上,中国政府为了让人民吃饱饭吃好饭,还多次作出了政策上的调整。

在政府的带领下,我国的GDP也从当初3678亿元增加到了后来的48637亿元,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中国解决了饿肚子的现状后,却发现了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如果进一步改善民众的生活,解决人民对于肉食的需求,就成为了当时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政府便开始寻求其他方法来解决该问题,此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但是,因为美国有言在先,要求中国必须先签订《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才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而这个协议中有一个条件,就是美国要求中国必须放弃农业进口配额制度。一旦放弃,那么在美国高产量低价格的粮食影响下,中国的粮农们就将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当时,同意与美国签署协议,加入WTO,对于中国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容放弃的机会,在犹豫许久之后,中国还是签署了协议。

1994年的时候,中美签署《中美农业合作协议》,2001年的时候,中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

正如前文中所说的那样,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确实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与此同时,美国粮食寡头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也开始了。

在签署协议后不久,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便批准了一批转基因大豆,并允许这种大豆投放至中国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大豆出油率更高,价格更低廉,一进入中国市场,便迅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数据显示,1994年之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之一,但是在美国大豆的影响下,中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越来越少。

1994年之后,中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迅速降低,缩减到了4.8%,而美国大豆则暴增到28.6%。

2001年的时候,美国的四大粮商更是开始作妖,释放出不一样。讯号,致使中国豆农损失惨重。那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我国又是如何实现逆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败于中储粮之手

而在这场中美粮食战争,国际四大粮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四大粮商,分别是美国的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以及法国路易达孚,这四大粮商巨头,美国独占三席。

早在上个世纪,我国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时,这四大粮商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转基因技术了。

他们和美国政府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政府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支持,而他们要配合美国政府,去打响全球粮食战争。

上个世纪中期,有国际媒体这样评论中国说以中国当时的粮食生产量是无法满足人口需求的中国需要大量地进口,国外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这番言论,让四大粮商开始盯上了中国,虽然美国在1994年与中国签订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帮助四大粮商解决了后顾之忧。

但是如何迅速地抢占中国市场,垄断中国粮食产业,对于四大粮商来说依旧是个问题。

于是在2001年的时候,美国实行了一个相当毒辣的计划,四大粮商开始在国际上释放“中国市场需要大量大豆”的假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少中国的农民开始大量地种植大豆,并且在后来四大粮商还刻意地提高了国际市场上大豆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不少中国农民都相信未来大豆会成为国际市场上最热门的粮食作物,一时之间,种植大豆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但就在大豆价格上涨至原先市场的两倍之后,美国粮商开始收网了,他们操纵国际市场,让大豆的价格,在短时间内跌回了2001年的水平。

并且以极低的价格去收购市场上泛滥成灾的大豆,等到市面上的大豆都卖光之后,美国粮商,再将这些收购过后的大豆进行加工后,以高价投放到市场之上。

结果可想而知,许多中国农民都在这场美国粮商制造下的大豆危机中破产了。与此同时,中国国内以大豆为原料的粮油加工产业也被美国收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危机之后,中国直接从世界上主要的大豆出口国变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而在尝到了甜头之后,美国打算故技重施,继大豆之后对我国的小麦下手。当然了,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之后,我国也不会轻易地让美国得逞,是时候展开反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反击

2004年3月,美国农业部再将国际大豆的市场价,哄抬到4300元一吨之后。迅速地调高大豆库存,大豆价格暴跌到每吨2200元,国内油商也因此面临着400多亿人民币的违约金。

这次事件之后,我国有1000多家,企业破产,损失相当惨重。而美国在2005年的时候,甚至还想通过哄抬小麦的价格,来收割我国的小麦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在美国政府的哄抬之下,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价格,涨了足足有5倍之多,玉米价格也翻了三倍有余。

这明显是美国想故技重施,收割我国大豆市场的方式,再次收割我国的小麦以及玉米市场。

幸好这次我国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在美国使用上次哄抬大豆价格的方式再次哄抬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价格之后,他们却惊奇地发现,我国的小麦价格仅仅增长了0.7倍。

这让美国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高价购入了中国小麦,但这招却行不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此前,为了保障国内粮农的利益,我国农业部就收购了大量的战略储备粮,在美国蓄意地哄抬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价格时,我国变相市场,投入了大量的储备粮予以反击。

也正是这番操作,使得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在孩子五六倍的情况下,我国小麦市场的价格却依然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即便是后来美国高价地购入国内小麦,想扰乱中国市场,最终却因为中国的储备粮实在是太多了,而不得已放弃了这个荒唐的想法。

对此,我国政府表示,我国的储备粮足够全国14亿人放开肚皮吃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这一招狠狠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让美国想收割中国小麦市场的想法彻底落空。而在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中国储备粮再次发挥了它的作用。

因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上有很多粮商都通过低价抛售粮食的方式,缓解经济危机。

这刚好给了我国机会。我国拿出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了这些低价出售的粮食,并将其储存了起来。

按理来说,这些粮商们需要中国的资金来渡过经济危机,而中国也刚好拿出资金来购买这些低价粮食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美国人看到却不愿意了。他们甚至在国际上开始抹黑中国,并哄抬国际市场上粮食的价格,企图扰乱中国的粮食市场。

而有了上一次成功的经验之后,我国这次更是游刃有余了。

我国农业部不慌不忙地,放出了中储粮。而且由于我国中储粮的存量实在是太大了,即使外国粮商联合起来,大量地购入中国国内市场上的粮食,也还是无法动摇到我国农业市场的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在那些粮商不得不放弃“购买中储粮,哄抬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这个荒唐想法时,我国的中储粮存量依旧在1亿以上。最终,这场战争以中国的获胜而暂告一段落。

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虽然如今我国的大豆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已经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像苹果,橘子等作物的种子,依旧被部分国家牢牢掌控着,实现完全自足,依旧任重而道远。

信息来源:
瞭望|国产种子正在“收复失地”,但差距尚在2018-04-06 07:49·新华网.
国产种子奋起直追“洋种子”2021-04-22 08:47·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