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丨民宿客 ID:minsuke加我微信 tuxx001 留言可入交流群

最近一段时间,青年养老院突然火了。

前段时间,00后郑州女生开了家青年养老院的故事刷爆社交媒体,按照该女生的说法,还没开业订单就排到8月份,还有上千人没有预定上,“现在有太多人想要短暂养老,找地方躺平两天。”

现在刚开出来,已经打算在全国开二店、三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博主介绍,青年养老院的灵感来自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和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她深感:“为什么我们不去做自己向往的小院?”

她深感当下年轻人压力太大,特别憧憬养老院的生活,她想打造一个属于年轻人的乌托邦,这里没有职场焦虑、没有996和各种内卷,也没有各种复杂的家庭关系、夫妻、婆媳矛盾。

简而言之,就是抛开一切,躲进山里,彻底躺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看博主的生活,每天带着一群养老院的年轻人,大家一起做菜养花、一起喝下午茶、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了一群鸡鸭鹅兔,一起饲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子是花15000元租下的,2000多平的院子还包下一个山头,前前后后,装修大概花了100多万,在做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中,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质疑和不理解,不过那么多人的报名,进一步坚定了她做青年养老院的信心。

她觉得:“一开始是个很理想主义的念头,现在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她已经计划全国要开几十个分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养老院的定价为月租1500元(一个月起租),旺季会适当上浮,年租价格为18000元。

青年养老院配备有公共厨房,可以自己买菜做饭。养老院也会请人做饭,消费者可以按照餐标支付餐费。青年养老院内还提供“义工换宿”服务,即可以通过唱歌、画画、打扫、做饭等才艺抵扣一定的住宿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在郑州的郊外,在大理、西双版纳、重庆、宁波、江门、合肥等城市都开始出现“青年养老院”。

比如,在西双版纳的青年养老院,距离市中心2.7公里,有人在该养老院当了一个月的义工,每天工作是早上6-10点做包子,做完以后时间就自由支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很多人热衷青年养老院的另一大原因,是它的社交属性。

在新疆林场从事木材行业的谢岗今年到西双版纳的一家“青年养老院”过年。

除夕夜,包括谢岗在内的4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聚在“养老院”里,一起吃了年夜饭。饭后,4个人围坐在篝火旁,闲聊起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人说起自己不顺利的感情经历,还有人聊起家庭中的生活矛盾。有的人劝他别太“卷”,他则会提醒别人不要“恋爱脑”。4个人一直聊到凌晨2点。

“这个年是我目前为止过得最有意思的一个年。”谢岗说,他自从来到“青年养老院”起,就把手机设成了占线状态,外来的电话一律“屏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广东江门开了一家“青年养老院”的Vincent介绍说,他的“养老院”所用的场地原本是一个旧仓库,后来被他改造成咖啡厅,再后来又打出了“万是屋·青年养老院”的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incent也承认,“万是屋·青年养老院”依然是个咖啡厅,只是这个咖啡厅额外帮消费者缓解了一些精神压力。与一般的咖啡厅大多开在商业区或上班族扎堆的地方不同,“万是屋”的位置僻静,装修也更“朴素”,地面用厚厚的水泥铺满松树皮取代了常见的瓷砖、木地板,陈设多数是简易家具,灯光昏黄,颜色暗淡,设备简单,Vincent又做老板又做店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结束了旅居生活的lu来到西双版纳,在那里租了一间民房和院子,开办了“问巢·青年养老院”。

“之所以叫‘问巢’,‘问’是学习交流,探索问题,‘巢’是聚集地。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聚集在这里,通过交流解决年轻人的问题。”lu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巢·青年养老院”就是一排白色的平房,正中是“青年养老院”的招牌,下面是一个上世纪70年代的长条座椅,上面则挂着一盏上世纪80年代的白炽吊灯,前方的小庭院搭着篝火木架,很多年轻人喜欢聚在那里度过夜晚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巢·青年养老院”提供住宿,宿舍屋内陈设也很简单,除了床和桌椅柜子之外,也没有别的家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较于lu此前做的青年旅社民宿项目,“青年养老院”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活动:大家一起种地、养牲畜,一起看电影、烤火聊天。

根据lu对客户的统计,“青年养老院”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二十五六岁以上的中青年人,以90后为主体,他们很多都是背着父母来这里“养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时间,谢岗住在lu的“青年养老院”,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就是坐在院子里沐浴云贵高原的阳光。

在“青年养老院”里没有人会催促你工作,你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娱乐,可以一个人晒太阳看蓝天,也可以种地、饲养、做饭。 “随意做自己”是“青年养老院”最大的卖点,这也更接近年轻人心中的“养老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天来,他认识了3个朋友,4个人中已有两个人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就离开“养老院”,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和家庭生活中。待谢岗走后,剩下的一个朋友也会离开“养老院”。

到底“养老”生活和现实生活有何不同?为了探讨这个问题,lu还组织过几次情感沙龙,大家围坐在篝火前畅想自己真的到了70岁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很多人都说,聊过以后开始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意义。

有一次,一个小伙子因被家里催婚感到很烦恼,大家借着他这个事,聊起婚姻的意义。小伙子因此得到了很大鼓励,在“青年养老院”住了10天以后满怀信心地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在乡村领域,青年养老院似乎正在成为一个风口,农场、咖啡厅、酒吧、民宿、青年旅社,似乎都可以披上“青年养老院”的外衣,重新做一遍。

但更多的人认为,虽然“青年养老院”对硬件要求并不那么高,也不要求房间装修有多富丽堂皇,也不要求内部配置有多顶级,但“青年养老院”的真正魅力在于主理人,在于他/她能否带领大家玩到一起、聊到一起,能否设置各种活动、课程……

所以,“青年养老院”对人的要求很高,绝不是一般的民宿店长、管家就能胜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青年养老院的火速流行,也反映着当下年轻人的精神诉求。当整个时代变得越来越卷,年轻人内心越来越累时,实在太需要这样一个能够“躺着晒晒太阳、夜晚喝酒聊天”的场所了,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干,本身也无可厚非。

这也让我想起许多年前看到的一个案例:在日本,某个青年漫画家在极度内卷的状态下灵感枯竭时,一位前辈跟他说:“有时候,放下画笔,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

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时候都是要求年轻人要奋斗、要上进,好像无所事事过一天,就是犯罪,而“青年养老院”的出现,似乎就在告诉年轻人:

“有时候停下脚步,躺平一段时间,也不算是虚度光阴”。

如果可以,请进入视频,点个关注

喜欢视频就点一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