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收集整理和辛勤创作的内容,文中涉及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书籍、图片、人物等,如果有侵权嫌疑,请联系作者删除

01 晋国来历

如果说大器晚成有一个排行榜,那公子重耳,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绝对会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公子重耳,即晋文公,乃晋献公之子。

说到晋国,不得不提一下晋国的来历。

晋国的首位国君是唐叔虞,他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唐叔虞的母亲是姜太公的女儿邑姜

一日,成王与弟弟玩耍,他随手将一片梧桐叶子放到了叔虞的手上,说:我把这个封给你。

第二天,周公旦长知道了此事,问到成王,成王说是和弟弟在玩耍,开了个玩笑而已。周公旦告诫成王:“君无戏言,说出的话,必须要实现,否则如何为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成王无奈,为兑现诺言,将这个地方封给了弟弟叔虞,唐便成了叔虞的氏,后来唐叔虞之子即位后将唐改为

因为成王的厚爱,晋国面积非常大,国内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再加上晋国国君的勤勉治理,国力日益强盛。

02 晋国内乱

很快,晋国就传到了19代,国君晋献公上位。

晋献公不是省油的灯,他在位不到30年,用各种计策吞并了周围大大小小的国家不下10个,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国力进一步加强。因为国力的强盛,也遭到了周天子的忌惮,对晋国国君进行了一些敲打,因为此时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所以晋国稍做收敛。

和所有的国君类似,老年的晋献公非常宠爱年轻貌美的妃子骊姬,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于是日夜在献公耳边吹枕边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献公生病差点丧命,痊愈之后,骊姬对献公说:大王生病期间,太子申生多次打听大王的病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又有一次,太子申生做了珍贵糕点进献给父亲,骊姬偷偷在其中放了毒药,待献公要食用时,又假意为了献公的安全,让狗先试吃,结果可想而知。

即使献公再如何信任自己的儿子,日积月累之下,献公还是对3个儿子起了戒备之心,将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三个人派到了边境,远离国都。

当时有忠臣劝谏,要他们离开晋国,这样才能保住性命,但太子申生不听,坚持留在晋国,重耳和夷吾则听从了建议,为保性命逃出了晋国。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太子申生被赐死,历史上有一句话: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说的就是这段典故。

晋献公死后,将国君之位传给了骊姬的儿子奚齐,史称晋庄公,骊姬如愿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很快,晋国就陷入了内乱,骊姬母子没有能力稳定朝局,庄公被权臣里克所杀,换了一个国君,又被里克所杀,最后夷吾继位,史称晋惠公。

晋惠公怕自己重蹈前几任君主的覆辙,成为国君之后,迅速解除了里克的兵权,让他赋闲在家。里克自知没什么好下场,无奈自杀,晋国的政局才慢慢稳定下来。

03 重耳流亡

重耳从晋国开始逃亡的时候,就已经43岁了,不要说春秋时期平均寿命才30出头,即使放到现代来讲,年龄这么大,别说当领导,就是普通工作也不用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狄国他做了十二年的努力都无法得到支持,狄国国君虽然比较赏识他,送别墅送美女,好吃好喝好招待。但说到出兵扶持,无论是国内的意见还是国力等方面都是无法得到保证。

重耳五十五岁时又到齐国游说,因齐桓公亡故,齐国国内诸子纷争,内乱不断,最终也无功而返。

重耳六十一岁时到达秦国,终于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将女儿许配给他并派军队护送他回国。

04 回国为君

此时,晋惠公刚刚亡故,晋怀公继位没几天,一听重耳被秦国军队护送回国,立刻就跑了,后来被杀。

重耳43岁流亡,62岁回国为君,在外流亡了19年。

如果说苦,是真的苦,多次因为钱尽粮绝,遭人白眼,作为一国的王子,他看清了世态炎凉。

说不苦,其实他也不是很苦。作为一国的王子,他到哪国,基本都是受到礼遇,好几个国家的国君都是又送钱又送美女,如果不是身边的忠臣天天提醒他复国大业,估计重耳早就迷失在了温柔乡。

即使在没粮食吃的时候,也有介子推这样的人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做熟给重耳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后晋国的六卿: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都是此次跟随重耳流亡数十年的忠良干将,谁又想过后来的晋国竟然亡在了这些人的后代手中?

历史就是这么操蛋!

说到历史的操蛋之处,秦晋之好也是其中之一。

秦晋之好的出处就在于此,因为秦穆公护送晋文公回国继承大统,又成为了晋文公的老丈人,秦晋成为了友邦,晋文公承诺,以后与秦国兵戎相见,晋国军队退避三舍。

实际上,晋国的国力和位置,恰恰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大障碍。

晋国存在一日,秦国就一日不能出函谷关。三家分晋之后,秦国才有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所以秦晋是历史早已注定的宿敌。

虽然晋文公只做了八年的国君,但他却使晋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试想如果晋文公早早即位,给他三十年时间治理晋国,那历史的发展真的尚未可知啊!

思考评论:

相比来说,公子小白就非常幸运。他30岁即位,称齐桓公,在位43年,定鼎中原,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不过齐桓公的晚年很悲惨,不听管仲和鲍叔牙的忠言,任用奸臣,落得最后惨死。儿子们知道齐桓公去世,第一件事情不是安葬君父,而是为了国君之位互相征伐,而任由桓公的尸体腐烂发臭。想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地步,真的是让人唏嘘感叹!

晋文公的晚年得以善终,而且他的儿子晋襄公继承父业,力压楚国,延续了晋国的霸主地位,并且使晋国的国力更上一个台阶。

如何评价晋献公?为什么晋文公流亡19年才回国?夷吾不死为什么重耳不敢回国?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