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女教师发文称孕期因考核未达标被解聘”一事引发关注,女教师所在的华侨大学对此回应称未下达解聘通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教师再度发文

女教师在文中回顾了自己发第一条消息后的遭遇。她表示,自己在受到网友关注和关心后非常激动,导致胎心不稳,但学院方却一直要求她删朋友圈,她并未理睬。之所以再次回应,是因为学院领导打电话给她时一通狂喊,全盘否认解聘,这让她非常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教师还详细回顾了学院领导给她做工作的情况。学院领导口头通知她,根据她上交的考核材料,她未达到副教授的基本条件,校方准备解聘。领导征求女教师的意见,是让学院出面求情缓半年,还是任由学校解聘。女教师对此感到气愤,认为学院领导知道她怀孕的情况,不但不维护老师的权益,反而劝她早做打算,免得像系主任那样 40 岁被解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教师再次吐槽称,自己当时不明白合同中“3+x”的意思,学院也没有详细解释,导致她承担了很多与考核无关的杂事。她认为,作为青年学者,在没有学术人脉的情况下,很难完成签约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教师再次回应想要什么?

网友对女教师再次发文的目的提出质疑,认为她一而再发文,动机不纯。一名博士,怎么可能读不懂入职时签下的合同的意思?怎么现在就懂了——4 个 c 刊加一个省课题。而且,她后面的解释,纯粹是把自己只做“x”工作,没有完成学术目标的理由归结到学院领导身上。此外,学院领导在做工作时,也给了她选择,并提出了长远之计,怎么现在又成了学院领导不去维护老师的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网友最后的结论是,女教师因为没有完成聘期内的学术目标,把过错归结到学院领导身上,归结到“非升即走”的政策上。其目的就是想借此机会(即将临产)不被解聘。

女教师会不会被解聘?

5 月 20 日上午,澎拜新闻记者致电该校,从致电情况可以得出大致结论。

据反馈,19 日下午,该校已派一名校领导对怀孕女教师进行走访慰问,双方沟通还算顺利。校方会对这名女教师进行帮助,她应该享受的产假等均会保障,目前交流比较愉快,后面会努力进行解释工作,校方也对女教师怀孕表示了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实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校方还没有说服女教师认同非升即走政策。

校方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澎湃新闻有意无意借问系主任 40 岁被辞的事,透露了校方的态度——“相关工作均是根据流程进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人结语

高校非升即走政策好不好?对当事人来说,不好;对校方来说,好!没有非生即走的政策,高校教师会躺平,不去搞学术研究,大家都去混,高校哪还有学科建设的质量?高校的办学水平也得不到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教师一而再发文,这些行动本身的意义,就是在给自己没有完成签约学术目标找借口,其目的,就是想借机突破高校“非升即走”政策的底线,拿钱只干与学术研究无关的活,只能说,女教师想得太天真。

女教师最后会如愿吗?综合校方的回应和记者采访反馈看,产假会有,后续就要“按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做好考核和聘任事宜”。 真正的意思,大家秒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