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是幸福的源泉

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婚姻才能幸福长久。那么,第一天相亲,第二天领证,婚后共同生活没多久就起诉离婚,彩礼是否要返还呢?一起来看看,荔浦市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纠纷案。

【以案说法】关键词:离婚纠纷

案情回顾

原告李魏是初婚,被告莫秋是再婚。2022年6月14日,双方经媒人介绍认识,就彩礼问题协商一致后于次日(即2022年6月15日)登记结婚,李魏于登记结婚当日通过支付宝向莫秋支付彩礼190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2022年6月17日,莫秋跟随李魏回安徽共同生活,后以考驾照为由于2022年7月初返回广西。同年9月4日,莫秋再次返回安徽与李魏共同生活,双方因发生争吵,莫秋于9月17日离开李魏住所,此后双方通过微信偶有联系但未共同生活。

2022年11月,李魏提出离婚,因莫秋仍有继续与李魏共同生活的想法,及双方就彩礼的返还问题未能协商一致,最终,未能离婚。在此期间,双方登记结婚后未举行结婚仪式、未生育子女,莫秋所收彩礼190000元全部用于其个人生活。为此,李魏将莫秋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及莫秋返还彩礼190000元。(文中人物系化名)

法院审理

法院认为,李魏与莫秋经人介绍于见面次日即登记结婚,双方之间婚前无感情基础,婚后断断续续共同生活不到一个月,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亦未能建立夫妻感情。

李魏要求离婚,莫秋虽有挽留之意,但经法院调解后,李魏仍态度坚决,加之双方婚前无感情基础,婚后又未能建立夫妻感情,法院认为双方之间无和好可能。因此,李魏请求离婚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依法准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对于李魏要求莫秋返还彩礼190000元,法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本案中,双方虽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只短暂地共同生活不到一个月,婚后未举办结婚仪式、未生育子女。且李魏支付给莫秋的彩礼金额较大,莫秋收到该彩礼后也全部用于其个人生活。综合上述情况,法院认为莫秋应该向李魏返还彩礼,但从离婚的原因以及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长综合考量,法院酌定莫秋应返还彩礼金额为135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李魏与莫秋离婚;莫秋返还李魏彩礼135000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提醒

近年来,多地彩礼数额持续走高,使彩礼给付方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婚姻稳定埋下隐患,不利于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弘扬。同时,彩礼作为一种传统的婚嫁习俗,原本是为了表示对新人的祝福和尊重。然而,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彩礼退还问题逐渐成为婚约解除后的一大争议焦点。

自2024年2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该规定就彩礼认定范围、彩礼返还原则、诉讼主体资格等问题予以规范,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彩礼问题,让“彩礼”回归到“礼”。

△点击观看:

《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普法小剧场

法官在此呼吁,大家要秉持正确婚恋观,理性对待婚嫁习俗,避免将彩礼作为衡量婚姻价值的唯一标准。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让真情归于生活,才是婚姻家庭能够长久和幸福的根本!

相关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文 字:覃丽文 蒙 莹

编 辑:蒙 莹

初 审:杨子宸
复 审:欧阳芳
终 审:莫德远

△点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