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事件频发,就如普京访华时预测的那样,必然有大事发生。果然,2024年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专用直升机出事了。

上午写这篇文字时,还不敢确认莱希罹难,但中午时最新媒体资料显示,坠机地点没有生命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媒体报道说法不一,既有人说“直升机硬着陆”,还有人称“失联”。直升机“硬着陆”意味着什么,懂行的人一看便知。

伊朗总统莱希和外长等重要人物的直升机出事后,昨天晚上一直刷着有关消息,但没有任何更新。5月20日上午也没有确认,直到中午才确认罹难的消息。

从官媒发出的资料看,5月20日,多国领导人对伊朗总统直升机失联表达了严重关切。普京要求紧急情报部协助救援。俄罗斯、土耳其、阿塞拜疆、沙特、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对伊朗总统直升机失联相继发声,可见此事件影响重大。

在普京访华前后,不到一周时间内,接连出现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遇刺和伊朗总统莱希的直升机坠机两起重大事件,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不可预测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菲佐遇刺后,我曾分析过全球“暗杀”的疯狂时代将持续,除非一方力量战胜另一方,不听话的就将物理消失,这个疯狂的时代或将造成更为严重的问题。

(一)

伊朗总统莱希坠机,就是一起黑天鹅事件。作为一国总统,其出行安保必然是第一位,但为什么三架中,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出事?

这起事件将对中东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打不过,就必然出阴招,我已经在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遇刺中分析过。

疯狂时代的到来,大国不想失去霸权地位,眼看地区大国越来越强,焦虑心态下就会出现神经质,也必然出现阴险的动作。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阴谋事件,缺的是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很多人还认为这是一起事故,依旧生活在被人改造的信息世界里。

莱希的事件是一起重大事件!

之所以重大,因为伊朗是中东的大国,对中东局势有重大影响。当前中东局势正朝着正面能量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以的残暴本质。

莱希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认可的班底之一,据说他有望接替哈梅内伊。

伊朗这个国家独具特色,政教合一,既是反美国家,又有一些亲美的倾向。国内外部势力对其渗透严重。

哈梅内伊作为最高领袖,是伊朗的核心人物,其安全备受重视,极少外出,即便出行,对专机的要求也极为严格。

只要哈梅内伊安然无恙,即使莱希遭遇不幸,伊朗仍能控制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莱希遭遇意外,也意味着哈梅内伊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无论是阴谋还是事故,莱希的坠机都太突然,太可疑。即使是阴谋,最终也可能被定性为事故,毕竟施行者和受害者都不愿承认阴谋的存在。

原本中东局势正朝着伊斯兰国家觉醒的方向发展,莱希作为其中的领导者之一,有望将美国赶出中东。但现在莱希的离世,将给中东局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接连发生元首政要遇袭,令人不禁联想到谁不顺从就会遭遇不幸并消失的情景。

西方大国的阴谋手段并不陌生,其手法既传统又常用。没有所谓的体面或大国的形象,只有阴谋与手段。

我们生活在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对此并不感同身受。即使发生阴谋事件,也往往会被外界改变认知,难以意识到某些国家的肮脏与无耻,甚至有人认为这些国家是正义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伊朗总统直升机坠毁确实是一场阴谋,那么如何分析呢?

考虑到伊朗在中东的地位,它既是美国的打压对象,又是以色列的敌人。莱希上台后,伊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中东局势已经开始向伊朗主导倾斜,以色列的“强大”假象被揭露。

目前中东的反以武装大多与伊朗有密切联系,这些武装甚至连美国都无法对抗,更不用说以色列了。

只要对伊朗下手,反美以武装就会收敛,为美以争取时间。

以色列袭击了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伊朗进行了反击,虽然大规模战争尚未爆发,但美以不会停止对伊朗的打击。

伊朗虽然实行政教合一,但其内部并非封闭国家,被美国渗透的情况相当严重,内部存在着一些亲美势力,尽管它们鲜少公开露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前有关伊朗核武器的新闻传出,外界猜测伊朗可能已经拥有核武器,只是尚未公开宣布。

这则新闻并没有引起外界的高度关注,但我预感到了不祥之事的临近,没想到很快就发生了这起事件。

谁不希望看到伊朗拥有核武器呢?

除了美以之外,几乎找不出第三个国家。

面对伊朗的核计划,美以无法阻止,这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疯狂的阴谋行动。消灭一个伊朗高层领导人,可以起到震慑效果,但同样也会引发更加疯狂的反击。

只要你反对我们,我们就会让你付出代价。这种“斩首”策略会传递恐惧,如果对方示弱或感到恐惧,就可能改变局势,让某些国家继续获得利益。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强者侵略弱者,当强者习惯了霸权,发现形势不再受控时,就会采取疯狂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新洗牌的世界将会出现更多的黑天鹅事件,每个国家都无法幸免。

尽管历史已经有过类似事件,但人们却很少从中吸取教训。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百分之百安全,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百分之百忠诚。在大变局中,要确保安全,绝对不能认为有的国家是朋友,因为背后的勾当没人知道。

莱希刚访问完阿塞拜疆,就遭遇了这起事件?

莱希事件发生后,下一个目标是哪个国家?

看起来不难捋清楚,但即使事件调查结束,也不太可能公开宣布是阴谋事件,只能私下认定。其他国家只能从中吸取教训,可能会减少对事件的反对声音。

无论是谁,如果试图改变现有大国构建的“规则”,就会面临潜在的威胁,甚至可能遭到暗杀;即使对方感到恐惧,我们也会对其采取行动,除非我们彻底击败了掌握刀子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掌握阴谋的国家再不采取疯狂行动就为时已晚,因为他们不想失去控制权,也不想让其他国家知道真相,信息传播得越广,风险就越大。

我们很庆幸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家,但仍然有人在暗中搞破坏,认为我们的安保措施太过严密。如果我们不全力确保安全,那么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