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宋·辛弃疾的一首诗《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表达成年人的现状: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以前总以为长大是件很幸福的事,可以不用读书、不用被爸妈催着写作业,不用因为考试考砸而被父母指责批评。
等真正长大以后才发现,小时候才是最幸福的!
只需要好好读书,能考个好成绩就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真正工作之后才知道,生活有多苦,工作有多累。
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背井离乡出门打工,工作除了上班8小时之外,还要加班,每天坐地铁上下班,非常拥挤,不但身体累更容易心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拿着微薄的薪水重复着每天的工作。
工作没做好还要挨老板骂,受尽委屈,每天做着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枯燥乏味,实在别无选择。
有工作感觉烦恼事情一堆,没工作更麻烦,没有收入来源。
每个月被房租生活费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更焦虑更压抑。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进入而立之年,花钱开支最大,在30岁以前,总感觉人生很漫长,赚钱的机会很多,不急,学会享受生活才是重中之重,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
直到30岁以后才明白,原来人生赚钱的机会只有短短40年,如果60岁退休,进入工作年龄23~24岁本科毕业。
从24岁到30岁只有6年职场生活要经历成家立业之事。
刚毕业没工作经验,拿的工资待遇也不高,直到工作5年以后工资稍微涨点点达到1W+。
又要面临买房、结婚、生子和父母养老的压力。
正好面临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身体和精力完全跟不上。
30岁以后,身体素质大不如从前,人生本就没有容易的事。
30岁以前工作加班通宵,只要第二天休息一下完全能缓过神来。
30岁以后身体走下坡路,通宵一晚上,需花2-3天时间休养才能缓过神来。
到了35岁以后,人会面临中年危机,企业对35岁+的职场人非常苛刻。
第一,怕你身体不好,不能承担高强度工作;例如:加班不如年轻人。
第二,对薪资要求较高;
以前认为:人的经验越足越好,但资本家的目的是赚钱,如果招聘太多高级工程师,效率虽然提升快,但薪资要求高,所以企业对35岁+的职场人并不友好。
很多人以为人年龄越大,经验越足,能力越强越好。
殊不如,在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困难。
对企业来说,首要考虑因素是:如何对企业进行降本增效才是关键。
这次同学聚会发现:大部分35岁+的同学,有1/3的同学失业在家躺平。
还有1/3的同学转行做服务业,拿着3000~6000的薪水,例如:去麦当劳做服务员,或者去店里卖东西,或者卖保险、或者做自媒体兼职等各类工作。
有些同学老公工资高,直接失业在家带娃,感觉都退出职场了。
同学聚会也不像学生时代大家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如今已呈现两极分化,有做家庭主妇的,有做本职工作的,或者做工资低的工作。
还有一部分同学说,现在已经找不到工作了,因为从生孩子以后一直带孩子,脱离职场3~5年,生活跟不上市场发展,没有自信心,人工智能也替代一部分人的工作。
反正有老公养着,自己对生活要求也不高,感觉眼前的生活也还算满意。
环境内卷越严重,大家的心态越平稳,对自己的要求和家人的要求不会太高,只要有饭吃,房贷能正常付,孩子健康安全,一家人在一起就是福。
没必要太拼,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人生苦短,保持健康的身体比做什么更重要。
疫情之后,大家对高薪资的追求欲望也没那么大。
因为高薪背后意味着高压,同样如果没有了好的身体,就算赚太多钱也是白搭。
去一趟医院可能耗尽你打工十多年的积蓄,人生短短几十年,真的没必要活得太累。
最后比拼的还是生命的长度,一味扩展生命的宽度,最后没个好身体,赚再多钱也没用。
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才是重中之重,多注意身体健康才能让精神更健康。
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赚大钱,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