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拥有透视人心的本领,对工作和生活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如果不能够解析出一个人,那么就会处处为难;如果不知他人的所思所想,谈起话来可能会摸不到门路;如果没有掌握一眼看透他人内心的本领,工作或生活中也会遭遇到挫败等等。

这节课给大家讲,FBI总结出来的,如何通过他人谈话的方式、音调、口头禅、鼻子的变化等等识别人心。

一、观察对方鼻子的变化

鼻子是人类的身体器官之一,但是它在很多时候被人们忽视掉。但FBI认为,鼻子周围的神经组织虽然不像其他身体部位那样敏感,但是在某些时候还是会表现得非常敏感。比如:当人们对某件事情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持怀疑态度的时候,他们的鼻子会发出“嗤嗤”的声音,鼻子会向上提,不过这种动作非常细微,但这些信息已经说明这个人表现出轻蔑的态度。

有一些人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丝的不安,此时他们的鼻子也会发生变化。而当他们与陌生人交谈时,说话的声音会压得很低,很多声音都是通过鼻音发出来的,说明这些人都是一些思想保守、不敢突破自己的人。

有观察发现,人们的鼻子在受到外界气味或者心态影响的时候,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在一桌香喷喷的饭菜面前,鼻子会放松并伴随着伸缩动作;遇到不喜欢的气味时,鼻子会出现颤动,还会伴着打喷嚏的现象,甚至还会有人把鼻子捏紧,他们的这些表现都反映出这些人对该气味的厌恶;当人们对某件事情表示厌恶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用手捂着鼻子,这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表达出不满或者反感的情绪。

观察还发现,那些长着高鼻梁的人都有些清高,并感觉自己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这些人在社交中总是把鼻子挺得很高,以显示出他们傲慢的态度。

因此,建议大家,与陌生人交谈的时候,如果看出对方用手摸自己的鼻子,或者鼻子高挺,就要尽快终止和这个人的谈话,因为这个人对你的言论已经表现出不耐烦与傲慢的情绪,如果继续交谈下去,对方鼻子的动作会表现得更加频繁,同时也会影响到双方对各自的看法。与其破坏掉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还不如提前结束交谈,这样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二、喜欢把“我”挂在嘴边的人

这种人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类人。他们在与别人谈话的过程中,不会考虑别人说话的内容,更不愿意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在他们的谈话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我”,“这件事我不会去考虑”、“我喜欢的动物是猴子”等诸如此类的话,他们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想让自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谈话时声音低的人

这种人在与别人谈话的过程中,交谈声音非常低,很多人都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人。

他们在交谈过程中,声音压得非常低,也不正视对方的眼睛,而是把目光转向别处。他们的这种交谈方式与成长经历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这些人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始终提高不了声音,他们内心深处总是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没有自信。

四、交谈声音非常大,且节奏非常快的人

经常会听到一些人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声音非常大,大到从很远处就可以听到他的声音。这样的人一般是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烈的人。这种人与别人交谈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会把声音放大,而且讲话速度非常快,别人说话的速度一般不容易跟上他们的节拍。

通过对这些人进行过分析与研究发现,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能力非常强的人,其中以演说家、谈判专家和销售员居多。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的嘴是上帝赋予的,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他们一直认为,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不仅要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还要持续不断地说,这样才能让别人听明白自己谈话的含义,当然这样的人说话非常有感染力。

五、喜欢咬文嚼字的人

这样的人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为了显示自己深厚的内涵与修养,往往会借用名人或者伟人的话语,他们经常会用典故或名人名言作为和别人交谈的内容。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样的人有着非常高的文化修养,也是有深刻内涵的人。可是FBI却对此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无非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空虚,他们多半是一些没有文化内涵、喜欢炫耀、缺少自信的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掩饰自身的缺点,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这样的人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号:我是博学多才的,我的阅历也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人都不要藐视我。

六、迎合他人谈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