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6日,数十万上海市民走上街头,手捧鲜花,欢呼雀跃的站在马路的两边,这里正在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

然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有一辆汽车横冲直撞,目标直指刚入城的解放军,还差点撞到了马路两旁的人民群众。好在这辆车及时刹住了车,否则肯定会造成人员伤亡。

负责维护治安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查看,发现这辆汽车竟是美国领事馆的车,而开车的也是一位外国人,工作人员顿感事态严重,立刻向上级汇报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一听这个消息,便知道这不是一般的交通事故,试问谁会在这大喜的日子开着汽车横行无忌?陈毅愤怒表示:“管他是哪国人,破坏了入城仪式,先抓起来再说。”

经过审问,这个外国人最终道出了事情的真相。那么这个人究竟是何来头?他为什么会在这个特殊时刻公然挑衅?

打赢上海攻坚战

1949年,我军势如破竹先后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之后我军乘胜追击,准备解放大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大上海

5月27日,解放军在杨树浦地区肃清所有残敌,上海市区响彻16天的枪炮声终于停息了,大上海在这天迎来了解放,然而解放上海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解放之前的上海曾是远东的第一金融中心,无论是股票还是黄金的市场规模在亚洲的排名都是第一。当时的上海被人们称为“东方的巴黎”,只要出得起价格,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而且在上海市内还居住着诸多洋人,各个国家的领事馆和租界也在其中,人口结构十分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引起动乱,为我军解放上海增加难度。

因此在解放上海之前,中央就多次下达指示,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再进军上海。上海与其他的城市不一样,其所代表的经济与政治都不可当做是一般的战争来对待。毛主席更是亲自发电给陈毅元帅,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要尽可能的保全上海整个城市,为未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

陈毅元帅将解放上海,形象的比喻成瓷器店里面打老鼠,既要捉住老鼠,又不能将珍贵的瓷器打碎。

1949年5月12日,上海战役正式打响。我军轻装上阵,使用步兵和轻武器攻击敌人,而蒋介石的计划则是利用上海空军的优势来打持久战,在上海坚守6个月,以期得到美国的援助。

因此国民党军队在上海大肆构筑了防守阵地,在所有的重要路口,桥面都设置了碉堡,甚至不惜摧毁上海外围的树木和房屋,来修建防御工事,同时还部署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重机枪等武器,我军的攻城难度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冲上去一批战士,倒下去一批战士,再冲再倒,这等悲壮的场面令人惋惜震惊,三野27军79师235团3营7连指导员迟浩田不禁发出痛苦的感慨:“我们就是在白白的挨打!”原来在三大战役中没有牺牲的英雄就这样牺牲了,苏州河的河水都被战士们的血液染红了。

饶是如此,我军依然没有退缩,因为我军战士们都知道我们是为了人民而战,为了保护上海市民的生命财产,我们必须这样战斗。时任第三野战军27军军长的聂凤智痛定思痛,想着我军战士确实不能白白送死。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他下令停止进攻,改变策略。

“我们到底是要无产阶级战士的生命,还是要资产阶级的楼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聂凤智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27军军长聂凤智,同时也困扰着很多个普通战士。但最后他们统一了思想,为了数百万的上海人民的安全,我们的选择肯定是正确的。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大批量伤亡,我军决定先从正面佯攻,然后主力部队迂回至外围薄弱处突破防线,同时联系中共上海局的地下党成员,安排他们从内部分化瓦解敌人,争取以最小的伤亡来解放上海。

1949年5月26日,聂凤智在陈毅元帅的指示下以及上海地下党的配合下,不顾个人安危,只身一人深入敌人内部,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国民党淞沪警备副司令兼51军军长刘昌义,参加了起义军,随后我军顺利突破苏州河,攻入了上海市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

与此同时,上海地下党正积极组织各大工厂的工人实施护厂行动,“不入民宅”更是成为我军的一条铁律。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画面,几百米开外的枪炮声不断响起,而市内的民宅里依然灯火通明,不断电也没有断水,基本上没有影响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而这正是我党送给上海人民最好的“见面礼”。

次日,杨树浦发电厂、自来水厂的守敌缴械投降,大上海随之宣布解放,持续了16天的枪炮声消失在空中。当天夜里便下起了绵绵细雨,寓意着经历了炮火洗礼的大上海重获新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来时,老百姓刚推开家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湿漉漉的马路两边,睡满了穿着黄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战士

原来我军将士为了不打扰到市民,拖着疲惫的身躯席地而卧,此情此景让上海的市民们震撼,饶是此后过了多年,这样的画面依然让亲历者们念念不忘。

进城仪式突遇拦截

解放后的上海百废待兴,工厂学校等大都处于停摆的状态,党中央考虑到上海内部局势比较复杂,决定任命文武双全的陈毅元帅担任上海市市长。

上海在陈毅元帅的领导下逐步走上了正轨,上海市民们无不称赞我党的政策方针。1949年7月初,为了庆祝上海解放,上海市民自发的涌入街头,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

陈毅看到上海市民如此热情,心里也十分高兴,他立即宣布将抽出一天时间,举行一次解放军入城的仪式。

1949年7月6日,这天阳光明媚,数十万上海市民纷纷涌上街头,这天正是举办欢迎解放军入城仪式的日子。

这时突然在欢呼的人群中出现了一辆汽车,这辆汽车横冲直撞,正对着解放军的队伍而来,在场的安保人员立刻将车拦截,才避免了人员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入城

随后从车上走下来一位叼着香烟的洋人,在场立刻有人认出来,此人正是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副领事欧立夫。欧立夫下来之后丝毫没有一点慌乱,反而对着军队指手画脚,嘴里还叽里咕噜拽着英文,甚至要出手攻击治安人员。

我军见状也不客气,三下五除二将欧立夫拿下,直接带到了警局。欧立夫被带到警局之后,气势依然不减,疯狂叫嚣着,但嘴巴里说的依然都是英文。

为了查清楚事情的真相,我军立刻找来一位翻译,但是当翻译员用英文询问欧立夫为什么要开车撞向我军时,他竟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大声说道:“我是美国领事馆的领事,你们敢抓我,我一定要控诉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听到欧立夫的回答,公安部门气愤不已,原来欧立夫是故意说的英文,目的是想给我军难堪。但是接下来无论我方问什么,欧立夫都是一句话:“我是美国人,快点放了我!”并且还起身将桌子上的笔录全部撕碎,将桌椅全部踢倒,甚至要动手打人。

公安部门无计可施,只能先给欧立夫带上手铐,然后再把这事报告给陈毅,陈毅听说拦车的竟是美国领事馆的副领事,顿时皱起了眉头。当时虽然我军已经解放了上海,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还在疯狂谋划着对上海的迫害活动,不仅大肆暗杀我党人员,还扰乱上海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很严重的通货膨胀。

此外国民党知道我党防空力量薄弱,为了破坏上海重要设施,轮番对上海进行空袭,企图让上海陷入动乱。即使上海的大部分工厂、企业、商店等恢复了正常运营,但经济的增长还是十分缓慢,特别是租界中的各国也对我党虎视眈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就在这个时候,美国领事馆的副领事公然挑事,此举到底有何用意?欧立夫的所作所为是他个人的意志还是美国的意志?陈毅也一时无法辨别。

更让人疑惑的是,大使馆的副领事被抓进公安局,这件事情已经轰动全上海,美国大使馆自然已经知晓此事,却没有派人与我方交涉,他们难道真的有什么阴谋?

陈毅找到公安部副部长李士英,两人经过分析,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是美国一手策划的,毕竟蒋介石与美国一直交好,如今国民党战败,美国就安排欧立夫公然挑衅我军,想试一试我党对美国是什么样的态度,是不是与国民党一样,对他们言听计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而上海解放前被划分成一块又一块租界,外国人在上海享有很大的特权,他们住在公共租界里,像在自己家一样,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无论上海是经历了战争还是受到了炮轰,上海市市长换了一个又一个,都不会影响到外国人在租界中的日常生活,租界内始终是一片祥和。

欧立夫作为美国领事馆的副领事,他在中国自然也是过着人上人的生活。在欧立夫看来,中国的法律是无法制裁外国人的,因此无论我军怎样审问他,他始终就那一句话,他是美国人,让我们善待他。足智多谋的李士英心生一计,决定顺着欧立夫的话说下去。

“我知道你是美国人,但是你现在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挑衅我军,扰乱社会秩序,已经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所以我们要对你进行拘留。”这时的欧立夫肉眼可见的慌了,但他还是强装着镇定:“我是领事馆的副领事,你们就不怕美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李士英闻言轻笑了一声:“现在是新中国,与美国并未建交。你的副领事身份我们是不承认的,你现在违法了新中国的法律,我们将你抓起来,美国也没法救你。”

欧立夫闻言立刻慌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我党竟直接与美国划清界限,这样一来,他副领事的身份也成不了他的护身符,他本以为共产党与国民党一样,只是将自己带回警局做做样子,谁知我党是真的要将他抓起来。

欧立夫越想越害怕,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表示自己看到解放军的队伍进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因为之前他在国民党的庇护下,在上海过着耀武扬威,呼风唤雨的生活,如今他就想要试一试我党对他的态度,看看自己之后能不能继续在上海胡作非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军入城

我党当然不会相信欧立夫所说的话,但当时的中国局势还未稳定,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在与我军对峙,我们并不能与美国彻底撕破脸,最终也只能当这件事情当成个人案件来进行审理。

对挑衅者的审判

待在监狱里的欧立夫以为自己说出来这些之后,我军就会立刻将他放出来,但事实上我军并没有打算让他立刻出狱。美国领事馆迟迟没有主动与我军交涉,李士英决定不再等了,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将他们的副领事欧立夫被抓进公安局的事情正式通知了对方。

直到第二天,美国领事馆的人才姗姗来迟,李士英精神饱满,正准备与美国领事馆的人唇枪舌战,谁知对方的工作人员竟一脸微笑的表示该咋办就咋办,他们愿意全力配合我方的工作,这倒让早就准备好的李士英有些“措手不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最后双方经过谈判,针对欧立夫故意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为,我方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要罚款,二是要拘留三天,第三点就是欧立夫出狱后要公开发表声明,向解放军道歉。美国领事馆对此毫无异议,全都点头答应了下来。

陈毅元帅得知美国领事馆的态度后,笑着表示:“美国还挺有眼力见的,眼看着国民党大势已去,美国想要再次插手中国内政,也要看看国民党还有没有这个价值。”

当李士英将处罚结果告知欧立夫时,欧立夫非常气愤,大叫道:“你们怎么敢让我坐牢,我要联系美国领事馆。”李士英听到后觉得有些好笑,便笑眯眯的告诉欧立夫,这正是我军与美国领事馆共同商讨后的结果。欧立夫听了后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低着头一言不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本来他还寄希望于领事馆能够立刻将他接出去,但现在领事馆将他这颗棋子弃之不顾,他想如果他不愿意配合的话,可能真的就走不出监狱了。

之后美国领事馆担心欧立夫不愿意配合我方,还特地安排人到监狱里面警告欧立夫,让他不要再掀风浪,三天后就会来接他回领事馆,欧立夫最终也只能乖乖的待在监狱中。

三天之后,在欧立夫离开之前,我方拿出纸笔让欧立夫写了一封道歉信。不久之后,欧立夫的道歉信与对他的处罚措施一起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从此站起来了,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欺辱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所讲述人物无关

陈毅元帅的高瞻远瞩和李士英同志的审时度势,圆满解决了上海解放后的第一起涉及外国人的案件,让我们向陈毅与李士英同志致敬!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每一位战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