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在渝机构成果转化论坛”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成功举行。11个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创新项目先后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雷键 摄

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为科学家、项目团队与投资机构搭建沟通桥梁,在专业思想碰撞的同时促进更多优秀科研项目产业化转化落地,为加速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注入新动力。

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金石,以深邃的洞察力与前瞻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并重点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他表示,“大模型”专指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目前,大语言模型像一个“小孩”,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的发展路线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培养AI成为能力强的“成年人”,另一条路是借助一些辅助工具,使大语言模型创造新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雷键 摄

在路演环节,11个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创新项目纷纷亮相。其中,大语言模型售前售后客服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创新药成药性预测平台、基于AI的新药发现和工艺改进等项目,无不彰显了上海交通大学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大实力与卓越成就。

近年来,随着“兆言”大模型、多体智能软件“微著”、ADMET成药性预测平台等一批创新成果涌现,科学城正在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只是科学城人工智能产业“智库”的一个代表。在科学城,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金凤实验室、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重大类脑感知与普适智能科学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先后落地,并已完成如北太天元等多个技术成果转化

此外,记者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在渝机构已形成,重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沪渝人工智能研究院三大实体构成的联合体,结合重庆研究院院内智能制造创新研发中心、双碳创新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全面的业务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