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取得莱芜战役胜利,并俘虏了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李仙洲被押到华野司令部后,时任华野特纵司令陈锐霆得知消息后亲自上门看望他。

陈锐霆执礼甚恭,一进门就热情地打招呼:“军座,你受惊了!”

惊魂未定的李仙洲听到眼前这个军官模样的人竟然叫自己军座感到非常纳闷。他定睛扫了一眼,觉得似曾相识,但又记不起来到底是谁。

陈锐霆笑着说:“我是陈锐霆,不记得我了,军座?”

李仙洲再仔细端详了一番,半天才挤出一句:“你就是在我部下当团长的那个陈锐霆?”

确认陈锐霆身份后,李仙洲内心五味杂陈。当年自己是威风八面的军长,眼前这位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杂牌部队团长。如今他已经成了解放军高级将领,而自己却成了阶下囚。

李仙洲有些欣慰,自己被俘后解放军给予了优待,老部下还来看自己并且以礼相待,说明自己还比较重要。一方面他又有些害怕,因为他曾派人刺杀过陈锐霆并使其受了重伤,这是来报复的吗?

李仙洲的想法有些多余了,陈锐霆仔细查看了他的伤情,吩咐看管的战士要尽快为其治疗。李仙洲因失血过多怕冷,加上内心过于紧张,一直颤抖不止。陈锐霆见状还脱下自己的毛衣,双手递给他。

当李仙洲接过那件还带着体温的毛衣时,眼睛里闪烁出了泪花。这正是陈锐霆此行的目的,他来不是为了叙旧,更不是为了报复,而是要感化李仙洲,让他站到人民的立场上来。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陈锐霆是怎样从一个国军团长成为解放军纵队司令的,他与李仙洲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仙洲(右二,摄于1973年)

不忍同胞遭日军屠戮,投笔从戎

陈锐霆1906年出生于山东即墨一个农民家庭,8岁时日本和德国为了争夺青岛爆发战争。陈锐霆好奇跑到山上看放炮,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所幸他并未受伤。目睹同胞被外国列强的炮火轰炸,使他内心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1928年3月,陈锐霆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沧口当小学教员。正是这年5月,国军北伐经过济南并准备继续北进。日军为了维护其在华北和东北的利益,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济南惨案”,残忍屠杀万余中国军民。

陈锐霆的住所也被日军炮弹炸塌了一角,再次与死神擦身而过。看到同胞不断被日军屠戮,让陈锐霆感到十分愤慨。他决定投笔从戎,抗日救国。

年底,陈锐霆考入国民革命军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炮兵中队,毕业后被分配到商震的32军。在这里他认识了王兴纲,王毕业于一期,公开身份是32军副官处副官,真实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

陈锐霆与王兴纲都是热血男儿,有着满腔的报国热情,两人一见如故。陈锐霆常常参加王兴纲组织的各项活动,渐渐接触到一些进步思想。后来他从听王兴纲的建议,进入南京炮校继续学习,以便将来能有用武之地。

在南京炮校,陈锐霆结识了许多来自东北来的同学。听他们说了老蒋在南方大力“围剿”红军,未给东北必要的支持,导致东北军抵抗信心不足,进而丢失东北的情况。

陈锐霆对国民党高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到非常失望。尤其是1935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国军撤出河北省,等于将河北拱手相让。当时,中共主张坚决抵抗日本侵略,陈锐霆萌生了加入中共的想法。

事实上,陈锐霆早就听说王兴纲是地下党员。他找到王兴纲开门见山地说:“我想加入共产党。”王兴纲对陈锐霆的思想和品行早已了然于胸,很爽快地答应做他的介绍人。1937年3月,陈锐霆被批准为地下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准备杀戮的日军

抗战爆发后,陈锐霆担任32军124师炮兵营营长,先后参加过喜峰口战役、徐州会战。炮兵看似在后方,不需要上阵冲锋,但同样非常危险。

日军炮火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还可以利用飞机从空中轰炸,每次战斗打响炮兵阵地总会成为重点“照顾”对象。一次一发日军炮弹在陈锐霆身边爆发,他被气浪掀翻在地。

大家都为他惊出一身冷汗,上前检查时才发现一块10多厘米长的弹片已经深深嵌入他的皮带铜扣内,而他却毫发无伤。陈锐霆笑着对大家说:“我命大,日本人炸不死。”

让陈锐霆觉得最痛快的是赣北会战中的麒麟峰之战,麒麟峰是一个重要阵地,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安危,薛岳要求限期收复阵地。陈锐霆率炮兵营跟在步兵身后,直接瞄准日军火力点,抵近射击。

炮弹几乎发发命中,打得日军毫无还手之力。步兵在炮兵支援下,很快就拿下了麒麟峰。战后,陈锐霆登上麒麟峰阵地,发现满地的日军尸体,大多是被炮弹炸死,总算为自己几次被日军炮弹轰炸出了一口恶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锐霆(右)

师长令陈锐霆进攻新四军,他决定起义

1939年8月,陈锐霆接到师长的密令:该师已由32军拨归李仙洲的92军,前往阜阳集结整训准备山东,陈锐霆被提升为补充团团长。对此,陈锐霆是非常高兴的。

其一,陈锐霆本来是山东人,如能回到家乡抗日,也不负当年投笔从戎时的理想。

其二,陈锐霆虽然入了党,但难得有机会与组织联系。八路军在山东敌后战场占据优势,到山东之后就有机会与组织取得联系。

其三,32军为商震的嫡系部队,军官大多出自其创建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被其控制得很严。如果脱离商震控制,就有机会把部队拉到八路军。

1941年初,日军为了解除中国军队对信阳的威胁,调集重兵向豫南发起进攻。同时皖北、豫东日军分别向涡阳、黄泛区进攻作为策应。日军占领涡阳、蒙城、太和、界首等地后,驻扎在阜阳的92军不战而退。

此时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四师由西淝河西进,占领了国军丢弃的地区,与日军周旋。豫南会战结束后,阜阳周围的日军也开始撤退。在日军逼迫下不战而退的国军,却又跑回来与新四军抢地盘。

124师师长傅立平要求陈锐霆团作为前锋部队,渡颍河与新四军作战。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让陈锐霆非常为难,他不愿意与自己的同志交战,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地违背师长的命令,无奈之下只得使出一招“拖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