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180亿美元进口商品提高关税,涉及钢铁、铝、半导体、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14类产品。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电动车类目,将原有的25%关税税率提高到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世界新能源汽车老大,比亚迪可谓首当其冲,无辜躺枪。于是有媒体采访比亚迪对此事的看法。5月15日,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兼美洲地区总裁李柯表示,比亚迪没有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因此美国对中国制电动车关税提高至100%对比亚迪无影响。

实际上,2023年中国出口到国外的汽车总量高达491万辆,其中出口美国的电动汽车仅1万多辆简直不值一提。显然,这一措施难挡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加税政策等同于对中国电动车的“高级认证”

外界看来,美国向来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充满警惕,只要技术领先美国同行,美国政府就会出手打压。资料显示,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2018年4月17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提供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而且这个期限长达7年;2018年12月1日,华为CFO孟晚舟,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在加拿大机场转机时被非法拘留;2019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以所谓的安全名义,将华为打入“管制名单”。

如今拜登政府开始针对中国电动车,这无疑说明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已经领先美国。有人戏称,拜登加税政策相当于中国电动车技术领先美国的“高级认证”,最终会让美国汽车产业遭到反噬。这一事件将会扭转中国汽车技术落后的固有印象,从而促进中国汽车销量进一步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提高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最终后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提高关税的目的是阻碍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同行。然而,高科技行业却存在“鲶鱼效应”,过度保护反而适得其反。

由于我国在油车领域起步太晚,想要在油车领域全面赶超外国难度很大,大量技术专利给中国油车企业造成巨大负担。于是,我国很早就想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来实现汽车产业的“换道超车”。为此,我国政府出台大量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由于缺少外来竞争对手,当时很多相关企业只是想尽各种办法套补贴,并未全力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开始引入美国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2014年,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没有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反而极大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已经领先世界,仅靠中国市场,中国本土厂商比亚迪就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多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外国汽车厂商纷纷开始同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寻求合作,德国大众、美国特斯拉汽车纷纷在自家新能源汽车上引入比亚迪刀片电池,日本丰田、德国大众等外国厂商纷纷与华为合作,开发汽车智能驾驶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汽车产业已从燃油时代转入了电动智能时代,业界公认,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历史告诉我们,清朝的闭关守国政策不但没有保护清朝,反而加速了王朝的衰败。同理,拜登政府这一贸易保护政策非但不能保护美国的汽车产业,还会导致美国汽车厂商缺少强大竞争对手而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说白了,对中国电动车加关税最终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通过关税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实际上并不能阻止中国电动汽车技术进入美国,因为中国汽车厂商完全可以“曲线救国”。虽然中国汽车没办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但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仍然可以转口贸易,与外国厂商合资生产等多种方式,将领先的电动汽车技术出口到美国市场。例如,此前比亚迪已向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派出代表团,考虑在当地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工厂。只要贴上“墨西哥制造”标签,比亚迪的电动汽车仍然能够进入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