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为教授在自己的头条号上,对前几天在马来西亚大学演讲,被学生问起如何办瑞士永居的事做了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说呢,我不确定这个内容是不是张维为本人写的,因为张教授在电视台中的形象一直是以“温文尔雅”的姿态著称的,这篇文字,倒像个檄文,比如里面用到了“弱智”“公知怨国群体”“第五纵队”“1450远程殖人”什么的,说实话,跟张维为教授一贯以来的形象,反差的有点大。作为一个顶级学府的教授,这么去用词,其实是多少有点不体面的。为了达到同样的说理,张教授完全可以用其它的语言形式,而他偏偏选择了扣帽子。

让我困惑不已。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张维为教授的另一面。姑且就当做张维为教授的肺腑之言吧。

对于张教授奇怪的用词,我还特意查了一下,原来《第五纵队》竟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在1938年出版的剧本,这个也是海明威一生中唯一创作的剧本。

所以“国内的第五纵队”,是指海明威的读者群吗?我不知道,还是感谢张维为教授推荐了海明威的这部著作,我会认真读一下。

另外就是这个“1450”。1450有网络水军的意思,但是它也有爱情的意思,谐音是“你是我的”,我不知道张维为教授想要指射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当然了,还有“养殖”,“养殖”我见过,一些司马南的粉丝经常骂人是“殖人”,翻译一下是被养殖的人,与“殖人”对应的是“狗粮”什么的,大概司马南粉丝这个群体都很有爱心,很关心鱼类和狗。

说这些,不是在跟张维为教授扯皮。此处是正儿八经的在指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其实很容易就可以为了达到一些说理,而组织编排出一套与之对应的语言的。而我国的很多网民,又有只看立场,不看论证的坏毛病。如果语言表达方式,还是先入为主,只看立场不讲逻辑,就会让网民们变得更加轻视知识,轻视逻辑,并且充满戾气。

他们会更加自信得认为,世界的玩法就是强者为王败者寇,就是只看屁股是歪是正。所以网络上的二极管才这么多。

身为知识分子,尤其是复旦这样顶级学府的教授,我认为不应该助长这种网民的二极管趋势,反而应该帮助他们学会逻辑,懂得了解世界的多面。这个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以及底线,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复旦中文系的严锋教授这样的,我认为才是真正为复旦兜住体面的人。

张维为教授在文章中,将“中国公知”与“境外反华势力”并列,并认为“中国公知”恼羞成怒了什么的。这是很不体面的说法。

“公知”本身是个中性词,不应该是褒义词,更不应该是贬义词。我们关心的不应该是哪个人,而应该关注他说了什么,他的论证逻辑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网上搜一下,就有一大把的知识,那么对于一个希望关心公共事件的普通人来说,他围绕一些事件,来组织一些“知识”,他算不算的上是“公知”呢?“公知”又不是职称,又不是几级正教授,拿着个说事,其实挺没劲的,我并不明白张教授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但是从通篇怒气冲冲的言论来看,张教授是生气了,那么张教授自己才是那个恼羞成怒之人啊。不是吗?

其实我之前写瑞士永居的事的文章中就说了,拿瑞士永居,这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张维为教授在瑞士求学,又在那工作过几年,这东西不算什么槽点。不拿,也很正常,说明张教授看不上这个蕞尔小国的永居。

张教授的问题在于,对于所提出观点的随意以及轻率。

张维为教授在马来西亚的事被热议之后,编剧汪海林为张维为说了几句话,言语之中,也是有扣帽子的意思。我不同意汪海林对张维为批评者的判断,更不同意他对张维为的辩护。

我给汪海林回复的是,张维为教授在仅百分之十的民意支持乌克兰上面,缺乏论证和依据。而张维为这样的学术判断,还有很多。(比如“清场式遥遥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本文,张维为教授拿没拿瑞士永居,这事一点都不重要。瑞士是不是“欧洲某小国”,这个也见仁见智。但是从张维为教授的这篇怒气冲冲的文章中,却可以感受到,张维为教授是生气了。盛怒之下的张维为教授,暴露出了自己另一套“语言习惯”,这让我很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