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套充电桩自动化检定检测流水线、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车网互动平台”……昨天(5月17日),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探访了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目前,城市副中心正在加快推进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到2035年,外调绿电占副中心用电量比重将达到六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械臂检测充电桩/记者拍摄

在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一台台待检充电桩通过智能化运输机器人进入测试区,在机械臂的精准操作下,完成检测,合格后将进行市场投放。这是国内首条无人全过程充电桩检定检测流水线,实现了充电桩批量化、无人化测试,获得了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

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金渊介绍,相较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它的效率可以提升90倍以上。流水线整体并行有5个检测工位,一天的检测量能达到30台,包括安全性、电气性能、兼容、计量等共172项检测。人工的话需要耗费三天时间去测一台,等于大大地提升了检测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首套充电桩自动化检定检测流水线/记者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移动式充电桩/记者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充电15分钟行驶400公里的超级充电桩/记者拍摄

占地56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是国网北京电力以科技创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试验田”。

充电15分钟行驶400公里的超级充电桩、自动行走能一桩服务多个车位的移动充电桩……在实验基地,研制的全系列充电装备格外引人注意。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岩平介绍,移动式充电桩,把充电桩与行走机构进行了结合,可以支持按照设定的一个车位信息进行移动,比如说在这输入一个车位号,它可以自动移动到相应的停车位进行充电,这样解决传统油车占位的问题。在集中的大型停车场,需要配建很多充电桩,电能不足的情况,通过移动式充电桩的方式,也可以少建固定充电桩,支持多车位的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车网互动平台数据监控中心/记者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交全自动充电机器人正在工作/来自新华网

在实验基地,国网北京电力与北京华商三优等企业共同打造了面向北京市全域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平台。平台接入了全市10.4万个充电桩,可以根据充电负荷,灵活调节电网进行有序充电。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杜岩平介绍,比如,早上8点上班,好多人都开始给汽车充电,变压器已经快满了,最多能再接几十台桩。如果按照有序充电方式的话,大约能把充电负荷压降到30%,这样可能还能再接入180多台桩,接入能力提升3~5倍。

同时,车网互动平台还能通过调峰,转移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来助力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绿色电力的消纳。杜岩平举例,在中午12:00到下午4:00左右是光伏高发的时段,晚上更多的是风电高发的时段。在这两个时段如果我组织充电桩多充电,这样就能够助力绿电的消纳,如果车网不互动的话,很多光伏和风力发的电可能就浪费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副中心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记者拍摄

今年2月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获得批复。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创新中心负责人王雅群表示,目前城市副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推动电力低碳转型。城市副中心要建三个500千伏变电站,一南一北一中三电源支撑,到2035年规划新建“1+3+62”座变电站,实现新增设备容量翻一番,为未来有效承接高比例外来绿电、支撑本地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并网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城市绿心等一些示范项目,未来将会以点带面在整个副中心进行推广。

预计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外调绿电规模将达到80亿千瓦时以上,提升至现在的5倍以上,绿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将达到60%。

记 者 王琛琛 编 辑 朱艳婷 主 编 程 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