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和“艾润”是两只人工繁育的朱鹮,今年3岁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感情培养,它们即将结为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鹮是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世界级濒危物种,上世纪80年代,在即将被宣布灭绝时,中国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了四大三小七只朱鹮。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中国在这里成立了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生朱鹮进行巡视和保护。同时,这里还有一些朱鹮和“林德”、“艾润”一样,通过人工繁育并放归来壮大朱鹮种群。四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朱鹮生活得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元一是汉中市朱鹮保护局野外巡护员,他本次的第一个任务是观测在洋县生活了五年的朱鹮“谷谷”和“晓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谷谷”和“晓晓”的巢,建在了当地农民冉萍萍家院子里的大树上。五年前它们来到这里筑巢,此后每年它们都会飞来,现在“谷谷”和“晓晓”跟冉萍萍一家人早已成为了好邻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谷谷”和“晓晓”落户后,罗元一就开始观测它们,五年间从未间断。

罗元一(汉中朱鹮保护局野外巡护员)“朱鹮一旦成年后,整个活动范围基本就固定下来了,因为朱鹮它的习性是沿用以前的旧巢。野外的话,最多可能是有一窝朱鹮一个巢用了十几年,这是最大的一个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邻居,有朋友,“谷谷”和“晓晓”在这里的生活十分安稳。最近,它们产下了三枚卵,期待着新的家庭成员的到来。

与此同时,新婚夫妻“林德”和“艾润”也在为繁育做准备。

艰难的孵化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德”和“艾润”所在的朱鹮生态园隶属于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203只人工饲养的朱鹮,肩负着人工繁育并野化放归的重任。

朱鹮的寿命在二十年左右,两岁以后就可以进行繁育。4月,是朱鹮的繁殖期,“林德”和“艾润”开始备孕自己的第一窝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此时,这对新婚夫妻的爱情却遇到了挑战。另一只雄鸟衔着树枝前来向“艾润”示爱,好在朱鹮对爱情非常忠贞,即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不会再接纳新的配偶,所以“艾润”并没有理会第三者,而“林德”也冲过来驱逐第三者,以勇敢的实际行动捍卫了自己的小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后,“艾润”顺利产下了4枚卵。第一次做父母的小两口开启了“0经验的孵娃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德”和“艾润”弃巢

但很快就出现了问题,这对没有繁殖经验的小两口根本“坐不住”,长时间的弃巢导致其中的一枚卵死亡。如果这时不进行人工干预,所有的卵可能都将死亡。

洋县朱鹮生态圈人工繁育负责人刘义立即把剩下的三枚卵取出做了编号,然后放进孵化箱,期待以人工方式帮助它们孵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25天的孵化,朱鹮卵到了即将破壳的时候。这一阶段每隔两个小时,就需要将卵从孵化箱拿出来,放在室温下降温,此时也是对卵进行观察的好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将破壳的朱鹮卵

刘义(洋县朱鹮生态圈人工繁育负责人):“这几颗卵拿出来放在光滑的桌面上,就能看到它们一直在晃动,估计现在小朱鹮已经在里面啄了。”

就在所有人期待小朱鹮诞生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在一个雷雨夜里,刘义发现白天已经能滚动的朱鹮卵出现了异常,它安静地待在桌面上,一动不动。

刘义:“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也不动,死掉了。心里非常难受,在我们每年的孵化中,像这种马上要出壳前死了的几乎没有,这六年来这好像是第一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鹮的孵化无论野外还是人工,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孵化成活难,正是朱鹮种群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

人工繁育朱鹮卵的成功率相比野生的高些,但夭折的那枚朱鹮卵,还是让大家对剩下的卵能否顺利孵化多了一份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义倾听朱鹮卵的琢壳信号

在大家忐忑不安的等待中,“艾润”产下的另一枚卵终于发出了强烈的啄壳信号。好在这次的啄壳十分顺利,经过38个小时的努力,小朱鹮终于破壳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2024年陕西省内人工繁育的第一只出壳的朱鹮,它的名字也从一串编号变成了富有意义的“秦秦”。

“秦秦”的成长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是在孵化器里诞生的,“秦秦”没有办法跟自己的父母相认,所有的育幼都需要人工来完成。想要生存,“秦秦”先要过吃食这一关。

刘义用精心配置的宝宝餐来代替朱鹮妈妈的喂食。不但在外形上模仿野外亲鸟反刍后形成的粥状食物,营养也更全面丰富。

在野生环境下,幼鸟吃到的食物是带有母亲体温的,所以每次喂食前,刘义都会将冷藏的宝宝餐加热至自己的体温后,再喂给“秦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刘义的精心照料下,食欲旺盛的小“秦秦”很快适应了人工餐。“秦秦”出生后不久,它的兄弟也顺利破壳。在这一批新生的幼鸟中,“秦秦”是最能吃,也是最能抢的。

能吃能抢的“秦秦”一天天长大,为了让它接触自然,刘义给“秦秦”安排了一次日光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秦”的第一次日光浴

这是“秦秦”第一次来到室外晒太阳,但它显然还不太适应,午后便出现了感冒症状。雏鸟抵抗力弱,生病后一旦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死亡......

不久前,罗元一在野外发现了一对新落户的朱鹮夫妻,把它们的家命名为2号巢。最近有一只朱鹮窝在巢穴中,这会是孵蛋的表现吗?巡护员罗元一再次前去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元一发现的2号巢

2号巢的情况如何,是否会有小生命诞生?“谷谷”和“晓晓”的卵能孵化成功吗?“秦秦”的感冒症状是否有好转?它现在的状态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片人:唐大麦

编导:王鼎尧

编辑:于二丫 张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