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一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航班从马来西亚国际机场起飞,原计划飞往北京。然而,命运却让人扼腕,这架飞机在途中失去了联系。乘客们的亲人再也没有等到他们的归来,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我们常常会惋惜生命的脆弱,但或许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乘客们没有选择跳伞呢?

当谈及交通安全时,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步行、自行车、火车或轮船等传统交通方式。然而,通过科学数据来看,最为安全的交通工具应当是飞机。

虽然空难经常成为报纸头版头条的新闻,但实际上,飞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非常低。

每年,全球范围内都会发生成千上万起的车祸,造成大量伤亡。而根据现有统计数据,汽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比飞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高出1000多倍。酒驾、危险驾驶等行为容易导致车祸发生。

与汽车驾驶员不同,飞机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在飞行期间坚决不能饮酒,并接受严格的训练。除非遭遇不明攻击,否则飞机几乎不太可能发生空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难给人们留下了极其危险的印象,主要是因为空难发生时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媒体也会大肆报道,使得人们误以为空难时常发生。

然而,空难并不经常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遇到安全事故,飞机上的乘客应该如何应对呢?虽然飞机上通常会配备降落伞,但实际上很少有乘客通过降落伞安全逃生的情况发生。

因此,尽管空难并不经常发生,但在乘坐飞机时,我们仍然应该遵守安全规定,听从机组人员的指示,以确保飞行安全。

飞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确实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飞机在高空飞行,一旦发生问题,从那样的高度直接坠落到地面,生存的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为了应对飞机安全事故,航空公司通常会在飞机上备有降落伞。乘客可以在座位下方找到这些降落伞,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以进行逃生。

然而,现实情况是,几乎没有记录表明有乘客通过降落伞成功逃生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客观上看,航空公司不愿意让乘客使用降落伞,主要是因为使用降落伞存在着极高的风险。高空气流、降落伞操作技能不足、着陆时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会增加乘客使用降落伞的风险,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亡。

此外,航空公司可能认为,即使发生安全事故,飞机上的其他安全设备和程序仍然可以提供更安全的逃生途径。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让乘客遵循飞机机组人员的指示,使用其他逃生设备和措施,而不是使用降落伞。

航空公司为每位机上乘客购买了相应的保险,这意味着一旦发生空难,即使所有乘客遇难,航空公司也不会承受过大的经济压力。所有赔偿几乎都由保险公司承担,这给航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底气,让他们尽量避免乘客使用降落伞。

当飞机遇到问题时,机组人员通常会尽力控制飞机降落,即使只剩下微弱的动力,也可能成功迫降在偏远地区。尽管飞机发生事故的概率很低,但每年仍有一些飞机发生空中安全事故,迫降在各种地方,包括机场周围的森林和海面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行人员接受过应对紧急情况的培训,因此在进行紧急迫降时,虽然存在风险,但并非不可能成功。他们会尽力保障乘客的安全,尽管迫降过程可能会有一些不确定性。航空公司和飞行人员的这些措施和准备,旨在确保飞机事故发生时乘客的安全和生存几率。

另一个考虑乘客使用降落伞逃生的现实问题是安全性。如果所有乘客都带着降落伞跳伞逃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隐患不是指乘客本身,而是指失控的飞机可能会撞向城市或人群。

在中国空军的实践中,战斗机驾驶员在飞机出现问题时通常会选择迫降,如果不能迫降,他们会选择与战机一同撞向大山,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人民和财产的伤害。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荣耀,体现了他们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高度责任感。

类似地,对于客机而言,如果失控的飞机撞上城市或人群,将带来巨大的伤亡。如果此时机组人员和乘客都已经跳伞逃生,那么谁来承担这种伤亡的责任呢?那些失去生命的人将永远无法复活,而幸存者也将因为这种内心的谴责而终生受苦。

因此,考虑到飞机失控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航空公司更倾向于让乘客遵循机组人员的指示,使用其他安全设备和措施进行逃生,而不是让他们使用降落伞。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害,保障乘客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使用降落伞逃生的生存几率。尽管飞机上配备了降落伞,这是在多次空难发生后设立的强制性规定,为乘客提供一定的保护,但实际上降落伞只是提供了一种虚拟的安全感。

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要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降落伞并安全着陆是非常困难的。降落伞并非一跳下飞机就能打开,必须在距离地面一两千米的高度才能打开,这样才能保证平稳着陆并避免被风吹走。

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很难准确判断自己离地面的高度,很可能会过早地打开降落伞,导致无法控制着陆点,可能会降落在海面或深山密林,增加搜救难度。

此外,即使成功打开降落伞,也不能保证在空中状态下能够正确操作,尤其是在高度上,人们的理智和判断能力会受到影响。如果降落伞没有正确打开,从上万米高空坠落将会导致严重伤亡。

因此,航空公司更倾向于让乘客遵循机组人员的指示,使用其他安全设备和措施进行逃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乘客在空中逃生过程中的风险,保障他们的生存几率。这也是为什么乘客通常不会使用降落伞逃生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发生空难时,航空公司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航空公司通常会购买大额的保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飞机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赔付数十亿元的确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这也是他们的商业风险之一。毕竟,保险公司是为了赚取利润而存在的,如果每起空难都造成巨额赔付,那么保险公司的经营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确实会面临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的风险。如果机组人员和乘客选择抛弃飞机自行逃生,而造成了更大范围的伤亡和损失,航空公司将难以摆脱责任。因此,航空公司通常会强调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在危急情况下应尽最大努力确保飞机安全着陆,并确保乘客安全撤离。

总的来说,航空公司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商业互动,双方都在努力平衡风险和利润的关系。航空公司希望尽可能避免空难,保险公司则需要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保险政策。在任何情况下,保障乘客和飞行安全始终是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关注的重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