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战斗民族自居的沙俄,在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战败后,也一改常态,轻易不愿用武力解决问题,尤其是不愿和英法等国正面对抗。

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以后,沙俄的策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暂时放弃了在欧洲开疆拓土的计划,转而将目标对准了更好欺负的东方。

由于克里米亚战争,使得沙俄消耗过大,他们同时期又要吃掉中亚,所以根本没能力对清朝动武。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沙俄依旧能屡屡从东方获得大片土地,这是什么情况?

不得不说,沙俄这一时期的外交策略,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单纯在谈判桌上的三言两语,他们就获得了所有列强加起来也没有获得的巨大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局:1858年,穆拉维约夫对阵奕山。

奕山是当时的黑龙江将军,镇守瑷珲城,这地方位于精奇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下游,是当时黑龙江省的中心地区。

1857年年底,英法联军打下了广州城。沙俄鼻子灵得很,立马就闻到了创收的机会。于是他们开了个会,打算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拿下外东北的大片地盘。

那时候沙俄的东西伯利亚总督是穆拉维约夫,这是一个很有韬略的人。克里米亚战争时期,他镇守远东,不仅挡住了英法联军在远东的攻势,而且还保住了沙俄的远东舰队,的确是顶级军事人才。

谁也没想到,穆拉维约夫还是一个谈判高手。

  • 首先,由于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地广人稀,穆拉维约夫便偷偷送了一大批俄族移民到该地区定居。
  • 其次,1858年那5月,当时英法联军已经打到了天津,穆拉维约夫立马开着两艘炮舰,抵达黑龙江将军驻地瑷珲城。
  • 再者,双方开始谈判。穆拉维约夫上来就抛出了一个论调:沙俄可以帮助清朝对抗英军,但是有条件。
  • 随后,穆拉维约夫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中俄应该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划界,这样沙俄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地盘,也能帮清朝防备英军的入侵。

很明显,这是城下之盟,可沙俄并没有动手,纯粹是靠武力威慑再加上外交胁迫。奕山当然不可能轻易答应,于是他拿出了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你看看,咱们签订过边境条约,双方以外兴安岭为界。大家100多年来,井水不犯河水,这不挺好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方为此争论了很长时间,没谈出个什么结果。穆拉维约夫临走时,非常气愤,他直接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割地方案给奕山,要求第二天必须给答复,否则后果自负。

到了第二天,穆拉维约夫没有出面,奕山也没有出面。而是由爱绅泰代表清方将该方案退给了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

这么做的一个好处就是,既能够拒绝对方,又为下一次谈判留下了余地。沙俄这边也一样,如果穆拉维约夫还是亲自出马,那可就没有下一次谈判了,可能真的要动武。大老板总是要留着压轴的。

穆拉维约夫回去以后也没闲着,开始布局如何恐吓奕山。他很清楚奕山是不会轻易接受该方案的,于是在第三次谈判时再次亲自出马,向奕山发出了最后通牒。并且威逼道:和中国人不能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谈判。

言下之意很明白,这次要再谈不拢,那就只能动手了。当天晚上,穆拉维约夫让事先准备好的炮兵开始朝着瑷珲城方向放炮,打了一晚上的炮,奕山终于怂了。

因此1858年5月28日,奕山无奈与穆拉维约夫签订《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黑土地,都割给了沙俄。同时吉林那边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土地,则成了中俄共管地。

2023年5月28日,俄国在远东高调庆祝《瑷珲条约》签订165周年。说起来的确让无数中国人感到心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局:1860年,伊格纳季耶夫对阵恭亲王奕。

《瑷珲条约》签订以后,沙俄甭提多高兴了,穆拉维约夫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在整个沙俄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都堪称奇迹。因此他被俄族人奉为民族英雄,似乎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但是沙俄的野心可远不止于此,此前的谈判中,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土地,是中俄共管地,沙俄当然想要改变一下土地性质,将其彻底变成沙俄的地盘。毕竟吉林省的这片土地上,可到处都是沿海地区啊!

尤其是偌大的库页岛,足有宝岛2倍大,海参崴又是一个天然良港。这要不拿下来,都对不起孱弱的清朝。

为此,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之中。

1858年,英法联军正在攻打天津大沽口。这时候沙俄跑到这边表示要调停双方战争。那么他们是怎么调停的呢?

1859年,沙俄驻华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就曾经和清廷谈判过一次。当时清廷的谈判代表是肃顺。伊格纳季耶夫强调《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同时还要割走乌苏里江以东到图们江的地盘。

为了达到目的,伊格纳季耶夫甚至威胁道:中俄边境长达7千俄里,沙俄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在进攻中国方面,都要方便得多!

很明显,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武力威胁了。肃顺倒是没被吓倒,而是依旧以《尼布楚条约》作为两国边境的根据。很明显谈不拢了。伊格纳季耶夫便开始想坏招了。

他们摸清楚大沽口的防守布局后,立马派人跑到英法联军那儿,将所有布防都告诉了英法联军,导致他们顺利攻克大沽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还没完,那时候英法联军已经打算停下来和清廷谈判了,可沙俄不断怂恿他们攻打京城,他们表示只有打下京城,才能从清朝攫取巨大的利益。为了便于他们打下京城,伊格纳季耶夫又为他们提供了京城周围的布防信息。

就这么着,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京城,火烧圆明园,咸丰帝带着老婆孩子撒丫子跑了,把个烂摊子留给了他的六弟恭亲王奕。

这个时候沙俄的驻华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又跑出来作为以中立方的身份,担任起了调停的工作。恭亲王奕早就被吓破了胆,许诺只要英法退兵,他会答应沙俄提出的一切条件。

其实英法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有没有调停人,《北京条约》都得签。沙俄等于是做了个顺水人情,从而开始攫取自己的巨大利益。

中英、中法之间的《北京条约》签订结束以后,伊格纳季耶夫立马找到恭亲王奕,要求他必须对中俄谈判内容保密。为啥?因为俄国的胃口太大,他们担心其他列强会出面阻挠。

恭亲王奕手里根本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只有认命的份了。就这么着,清廷不仅承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而且还将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土地,都给了沙俄。

最要命的是,吉林一寸出海口都没有,全都给沙俄给占了。这直接影响到中国东北此后若干年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局:1881年,吉尔斯对阵曾纪泽。

中俄之间的《北京条约》,还留了一件麻烦事,那就是西部的边境线问题。此前中俄已经将东部、中部都签订了边境条约,唯独西部还没有。

为此在《北京条约》中,对西部的边境划定有如下注释:

以17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为基础,以中国常驻卡伦(边防哨所)为界,一直到浩罕汗国边境为止。

其实西部的卡伦,虽说是边防哨所,可哨所之外的广袤地区,也是清朝的统辖范围。这就好比一个地区的县衙,总不能设立在县城边境上吧?自然是设立在这一地区的中心地段才是。

为此,沙俄在《北京条约》中这么一说,就在无形中埋下了一个坑,直接导致1864年双方勘测以后,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一炮未放,就从咱们西北割走了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伊犁原本是新疆地区的中心,也是这里的首府所在地。结果这份条约签订以后,伊犁直接成了新疆的边境城市了,你上哪儿说理去?

果不其然,1871年,沙俄便趁着阿古柏之乱,强行霸占了中国伊犁。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后,不惜一战,也要夺回伊犁,沙俄这才骂骂咧咧地要求谈判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9年,清廷脑抽,派了个不懂外交的完颜崇厚前去和沙俄谈判。在沙俄的威逼利诱之下,崇厚不经清廷允许,便擅自与沙俄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该条约的大致内容如下:

伊犁九城归还清朝,但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部特克斯河流域、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等地,都要划给沙俄。此外,清朝还得赔偿沙俄500万卢布的军费。同时,俄国商人在新疆、蒙古贸易,不允许收税。还得在西北各大城市开放各种贸易点给沙俄。

这条约太苛刻,崇厚回来就被抓了。当时张之洞甚至坦言:这条约要是不修改的话,那国将不国。

因此清廷拒不承认,双方一时间剑拔弩张,差点又要开打。左宗棠倒是很牛,已经打算兵分三路,强行收复伊犁全境了。

关键时刻,战斗民族终于服软,双方得以再次回到谈判桌上。这回沙俄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与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经历了多次谈判,这才有了《中俄伊犁条约》。

谈判之初,沙俄这边直接拒绝接见曾纪泽,并且威胁清廷,必须要释放崇厚。同时沙俄还扬言出兵9万前往伊犁,不惜一战。

好在曾纪泽还算有耐心,连续被冷待了几次以后,总算得到了和吉尔斯谈判的机会。再加上左宗棠的神助攻,这场谈判才有了结果。

《伊犁条约》比《里瓦几亚条约》算是有所改善了,比如说特克斯河流域的2万多平方公里,又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这样伊犁南部就有保障了。但霍尔果斯河以西、斋桑湖以东等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依旧划归给了沙俄。

至于沙俄为啥又会愿意谈判呢?其实1878年他们刚刚打完第十次俄土战争,虽然打赢了,可沙俄也是损失惨重,根本无力再和清军打一场大战。一旦开打,英法等列强完全可以趁虚而入,到时候沙俄可就完了。由此可见,沙俄的谈判技巧,一向以虚张声势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次谈判,清朝丢了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所以我说,外交谈判人员的水平至关重要。沙俄就是在谈判桌上,完全没有动手,靠威逼利诱、武力威慑、虚张声势等策略,从清朝夺走了至少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相比较而言,英法等列强可就弱爆了,和清朝谈了那么多年,也打了若干仗,他们才得到了个啥啊?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这就是沙俄如此看重土地的原因。钱没了可以再挣,但是土地没了,那么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可就彻底被压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