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上市以来,问界新M7累计订单超过18万辆,在竞争激烈的车市之中,缔造了独特的问界速度。

在问界新M7带来的强大上升势能中,鸿蒙智行4月全系交付新车29,632辆,蝉联中国新势力品牌月销量榜首,问界新M7的累计交付量更是已经超过14万辆。高速增长的销量和领先的成绩,并没有让华为鸿蒙智行以及问界品牌止步不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7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问界新M7 Max焕新版带来重磅升级的内外饰设计,而且还新增了星际蓝配色。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带来更强大的智驾能力、更舒适的驾乘体验,以及更丰富的舒享配置。”

在这条信息发布之前,余承东已经在网上进行了一番调研,用户对于问界新M7新版本车型的外观内饰的优化、智驾能力的提升都抱有极大的期待,问界新M7 Max焕新版的升级积极响应了用户的诉求。

根据业内消息,问界新M7 Max焕新版采用家族化前脸造型设计,新增星际蓝配色,更科技、更豪华。此外,业界普遍预测,问界新M7 Max焕新版会搭载问界M9同款的192线激光雷达,提升智驾感知能力;底盘方面则会升级CDC可变阻尼减震器,提高舒适性;升级家族化星环散射体,提升HUAWEI SOUND音响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去年9月发布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问界新M7以远超行业水平的速度,响应着用户的诉求和殷殷期待。而在这背后,展现的是鸿蒙智行将问界新M7打造为“现象级爆款”的决心和实力。

华为如何缔造“现象级爆款”


过去十数年的中国车市中,爆款热销车型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能够经久不衰,长期保持竞争力,最终成为用户热爱的产品却屈指可数。这些“神车”的一大共同点,是精准把握中国主流用户的核心诉求,这也让产品能够在多次迭代、焕新之后,仍立于不败之地。

智能新能源车时代的来临,这些传统街车开始遭遇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用户对于汽车产品的诉求,不仅要求外观很好、空间更大、配置更高,还要更便捷的智能化体验。当下,汽车智能化变革迈向深水区,智能化已然成为用户的核心需求。

2023年9月,问界新M7上市之后,初显“新能源SUV爆款”潜力。上市即爆火的盛况,交车周期一度长达数个月。2023年年初,中国新能源车市开启“价格战”,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鲜有车型能够复制一车难求的市场表现,而问界新M7无疑重新点燃了25万级市场,用户对于智能新能源汽车的热情持续走高。

从2030年9月开始,AITO问界的销量开始直线上涨,到10月销量过万辆,12月销量破2万辆,2024年1月破3万辆大关。相关数据统计,AITO问界系列的车主净推荐值(NPS)超80%,NPS值遥遥领先的背后,正是华为基于技术实力,以及对品质、安全和服务的坚定承诺,也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鸿蒙智行迈过高速增长拐点

截至今年4月22日,鸿蒙智行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05,000辆,同比增长近800%,毫无争议成为中国市场新势力销量冠军。五一小长假期间,鸿蒙智行大定破11,000辆,日均订单量约2,200辆。

在问界新M7、问界M9、智界S7等热销车型的助推下,鸿蒙智行已经进入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的通道。有分析师认为,预计今年鸿蒙智行销量为50万至70万辆,长期目标超过500万辆。

从市场上来看,得益于华为在技术上的积淀以及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鸿蒙智行已经占领了用户心智。在部分用户心中,鸿蒙智行已经等同于优秀的智能新能源车。此外,业界和用户还在殷切期待华为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以及与江淮合作的产品。

除了销量外,在持续的耕耘下,华为已经开始在汽车业务上,逐步进入了收获期和快速增长期。今年在华为年报中,智能汽车业务收入提升明显,成为华为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华为年报显示,2023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收入达到47.7亿元,与2022年20.77亿元相比增加了128%,在华为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022年的0.3%提升到0.6%。

在今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余承东披露华为鸿蒙智行业务已实现扭亏为盈。对于当前极度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鸿蒙智行无疑树立了一个“破卷”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拥有自主可控的硬核科技才能拥有才有定价权,打造销量护城河。

在汽车行业下半场的淘汰赛中,不少车企高管都表示,2030年前后中国汽车行业可能只会留下十家以内的车企,对于这十家车企会是谁,车企高管们各有见地,但鸿蒙智行能够进入终局之战,几乎是行业共识。

华为打破汽车行业旧格局


“中国要想造好汽车离不开华为公司,中国汽车想要从汽车大国变成世界强国,需要华为鸿蒙系统的加持赋能。”国内一家车企的掌门人这样说道。智能化的权重日益增加,软件能力、智能化水平等已经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车企需要大幅夯实的基础。

麦肯锡发布的《2024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偏好持续上升,其中智能化技术成为关键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肯锡《2024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

在智能化的浪潮之下,车市格局迎来了重塑的风口。目前市场中,单纯堆砌机械性能和配置,或者以高配低价追求性价比,已经很难复现燃油车时代的成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乃至软件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用户所关注;而对于整车企业而言,软件能力、智能化能力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下半场,将是智能技术大显身手的舞台。这不仅是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一次挑战,更是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而华为是中国最具实力的ICT企业之一,在软件、智能等多个领域拥有明显优势,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互补性”是华为能够帮助车企造好车的重要基础之一。

华为将自身在ICT领域的技术优势“迁移”到智能汽车核心软件和硬件系统中,这种技术转移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深入理解和创新应用,将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车控等方面的优势与合作伙伴相结合,打造出超越市场需求和期待的高品质产品。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华为在智能化方面秉持平台+生态的战略,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深度自研将为华为长期领先保驾护航。华为自身渠道+品牌力+营销等软实力也同样深厚,多年终端业务积累使得华为在消费者洞察、产品定义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而另一方面,华为彰显出远超传统车企的自我迭代能力。以问界M7为例,从2022年首次推出,到2023年推出问界新M7,再到如今的焕新版开启预售,短短2年多的时间,问界M7经历多次版本迭代,根据用户多方面诉求,持续优化升级。

从市场上来看,得益于华为在技术上的积淀,以及对于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在部分用户心中,鸿蒙智行已经和优秀智能新能源汽车产品绑定。另一个角度看,华为快速的需求响应,深厚的技术积淀,也加快了用户拥抱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速度,推动汽车智能化进程。

麦肯锡在报告中也提出,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与智能化上的“一日千里”,无疑正塑造并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的喜好;而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及行为变化,也在反向影响并敦促中国汽车工业更加紧密地拥抱电动化与智能化,并加速相关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