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度媒体披露了一幅印度陆军“国产装备”的演示画面。画面中,一辆身披迷彩车衣和伪装网的农用拖拉机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画面来看,这辆“军用拖拉机”竖立了一部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车头还有4枚备弹。在给来访的高级军官做介绍时,乘员车组一脸认真的介绍该车的每一功能。分析人士表示,拖拉机在中国是民用品牌,三蹦子也是民用运输车辆。但是前者在印度军队中是既能下田也能登舰的“军用轻型大马力全地形通用载具”,后者则是在俄乌战场中,在俄军后勤部门扮演重要输送任务的“低成本大马力机动输送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拖拉机能有大作用,这在印度军队中屡见不鲜。无论是航母舰载机的牵引车,还是地勤的弹药车和牵引车,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此前曾有不少自媒体称中国舰载牵引车造价上千万,但印度海军只花了几万就搞定,其实这是一个认知误区。军队内的主流辅助车辆都是有制式规格的,民用拖拉机虽然造价低廉,但是体积太大,且拖拉机排出的烟尘废气可能对战机进气道造成损害,进而影响发动机,所以中美欧等国家的航母特种车,都是追求轻便小型和大功率。而印度之所以不采购这类车辆,原因就在于造价昂贵,超出了预算水准,即便是有心换装也无力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之相比,俄军也是如此。俄军的载具缺口也很大,无论是特种辅助车辆还是运输车辆,前线俄军都有刚需但无法满足。俄罗斯的汽车产业并不发达,在不对本国社会及民众生活起到影响的前提下,俄军采购的新车辆并不能跟上军队的需求。以后勤为例,载重量5吨级的卡车如果拉炮弹的话,连1个基数都不够。要想满足炮组的需求,一个炮营最少需要80辆以上的运输载具。全军满配的话,俄军最少需要2万辆以上的各类运输车辆,根本不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