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9.从郭柏荫与台湾事宜说起

我在《福州郭家五子登科》里谈及,道光十八年(1838年)闰四月六日,“御史郭柏荫奏《条陈台湾事宜》”得到道光皇帝批示。本文首先要补充的是,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郭柏荫就台湾事宜又奏一本,道光皇帝又有批示:“闽省械斗之风所在多有,泉、漳二府为甚。台湾地居海外,民情浮动,易生事端,必应预筹储蓄。着锺祥、魏元烺即将该御史等折内所奏各事宜体察情形,悉心筹画,妥议章程具奏”。有读者会问,看来郭柏荫相当熟悉台湾事宜,他到过台湾吗?我记得台湾学者王国璠请人从清末状元、闽人王仁堪《王苏州遗书》中,录得《亟请饷援台湾折(代)》《通筹台防敬陈管见折(代)》《请谕台绅片(代)》时,也回应了相同问题:“仁堪传曾游台,惟年谱不载。然关心台湾军政,则为事实”。台湾本属闽省,闽人“关心台湾军政”当然“则为事实”,闽人有“曾游台”一类台湾经验或同台湾有密切关联者相当多,当然也“则为事实”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一,郭柏苍像

图二,郭柏苍书法作品(来源:汪毅夫提供)

现在谈谈福州郭家同台湾的关联。据我所知,除了郭柏荫子郭宾石、侄郭咸熙曾经到台游幕,福州郭家至少有一门台湾亲家。郭柏荫弟郭柏苍有孙女嫁台湾进士、翰林黄彦鸿为妻,是即《光绪戊戌科会试进士齿录》里黄彦鸿齿录所记“元配郭氏”。黄彦鸿子黄浚称郭柏苍为外曾祖父,称郭柏苍孙郭春榆(曾炘)为舅父。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华书局2013年版)记:“外曾祖蒹秋先生(柏苍)以博学多能闻于乡,雅通诸艺,于山川形质,物产良楛,旁逮草木鸟兽之微,无不精究。使在今日,不为地质制造专家,亦当为农林牧艺大师矣。予六岁寄居外家,读书玉尺山房,所闻先生绝学轶事,不可缕记。其著述已刊者,如《乌石山志》《闽产录异》等,近年渐为人知”;又记:“时春榆舅父年近七十,而诗思益富,以樊山、闇公喜为七言绝句,故月为一集”。樊山即樊增祥,闇公即丁传靖,皆著名诗人和学者。黄浚也提及郭则沄(蛰云):“忆壬戌元夕居旧都时,宣南风物犹盛,既夕,方侍家燕(宴),而蛰云自东城促为钵集(汪按,击钵催诗之集会也)”。郭春榆(曾炘)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太子太保,郭则沄(蛰云)是郭春榆长子,光绪癸卯进士(同榜有台湾进士汪春源),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行尚书事。晚年入厦门鼓浪屿菽庄吟社,“台湾进士施士洁、许南英、汪春源皆其文酒交”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播讲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独立创作并播讲的评书作品有《海魂国殇》《血色苍穹》《铁流河山》《饮马天竺》《忠义沈炼》《荣华富贵》,并播讲经典评书《三侠五义(权谋版)》《水浒传》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联结两岸》,收录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2篇文章,是继其《话说两岸》《顾盼两岸》后的又一札记结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结两岸》延续作者一贯的“学术段子”写作风格,在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看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史学术中“掌故札记”体例的最好传承,并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之语评价:“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让我们通过单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韬的评书演绎,结合《联结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进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查看
顾盼两岸微信合集

点击查看
话说两岸微信合集